APP下载

儒商思想与日本企业家涩泽荣一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5期
关键词:儒商相济论语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22)

儒商思想与日本企业家涩泽荣一

郭晓琳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2)

儒商思想是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经济方面的体现,传入日本后,与日本本土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变异”的儒家思想,体现在经济上即为日本特色的经济思想。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实现近代化;二战后,实现现代化,在仅仅数十年间创造了“世界的奇迹”,从最贫国到发达国家,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基于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扬弃而形成的特色的儒商思想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

儒商思想;日本;企业家;涩泽荣一

日本企业家把儒商思想运用于实业创办与企业经营管理,是儒商思想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作用的最大体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日本的实业家涩泽荣一(1840—1931)。涩泽荣一是一位日本近代化之初奠定日本工业化基石的伟人。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儒家资本主义的代表”。他不仅在实业创办领域成就卓越,在企业管理方面也独树一帜。涩泽从小熟读《论语》,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把《论语》看做是商业圣经,将自己毕生的实践经验总结为“论语与算盘相济”,并著书《论语与算盘》、《经济与道德》。涩泽荣一的儒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新诠释孔子的“义利”观

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1]一般人认为这句话有轻视富贵的意思,而涩泽荣一指出这实际上是片面之论,这句话并没有轻视富贵的意思,它旨在告诫人们不要沉迷于富贵。涩泽荣一对孔子的“义利”思想,尤其是对长期以来被中、日历代思想家曲解的“利”,作出了新的诠释,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他通过对《论语》的新阐释,破除了日本人忌谈财富的传统观念,为当时的日本企业界与商业界树立了追求利润的信念。

二、提出“论语与算盘相济”的企业文化论

涩泽荣一以实业家的身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经验向大家解释《论语》与企业发展(即算盘)相协调的重要性。他在自己的著作《经济与道德》中说到:“《论语》和算盘,换言之就是道德与经济的合一”,亦即“义”与“利”的合一[3]。所以只有《论语》与算盘相互补充相济,企业才能得到真正的持续发展。

关于论语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涩泽荣一有三点想法。首先,众所周知《论语》讲了很多修身养性之道,特别是“义利”关系的处理问题,所以熟读《论语》有利于提高商人或企业家的才干。涩泽荣一在《论语与算盘》中也曾写到:“至于商才的培养之道,亦全在《论语》之中。有人以为道德之书和商才并无关系……商才不能背离道德而存在,因此论道德之《论语》自当成为培养商才之圭臬。”[2]其次,企业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指导思想作为精神支柱和行动标准。涩泽荣一也曾说到“我之所以爱读《论语》,是因为原本商人是争铢锱之利的,贤者如有一步失误的话,是为利而失道的,更何况商人生活在世俗社会之中,若没有防止失误的规矩准绳,是很危险的。”“若没有仁义道德、正义道理之富,其富便不能持久。”[4]再次,《论语》与算盘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涩泽荣一指出:“道德和经济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换言之《论语》和算盘并不是对立的,可以左手拿《论语》讲之,右手把算盘计之,退则可利家、富国,进则可理天下之经济。”[4]由此可见涩泽荣一深深领会了《论语》的精髓。

三、把“论语与算盘相济”思想实践于企业管理

在日本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史上,涩泽荣一确实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创办了近500家公司和企业,所涉及的范围全又广,而且都是“日本株式会社”的代表公司和企业,许多都是世界500强的奠基企业。由此可见涩泽荣一“日本实业师父”的称谓名副其实。此外,他也热心于公益事业,一生赞助的公益事业达600多项,包括国际交流、社会事业、福利设施、文化团体、教育设施等等。总之,在他所做的这些行业与企业当中,涩泽荣一一直把《论语》视为其“精神支柱”。涩泽荣一说:“我常把《论语》看做是商业上的圣经,在经营时,绝不敢逾越孔子之道一步。”[2]他在总结自己经营企业的经验时说,“我力量微薄,未干成什么大事,但我坚定地相信孔子的思想,并体会到它与商业、工业、矿山业、制造业及所有事业毫不抵触。”[4]

涩泽荣一除了以“论语与算盘相济”的思想指导其企业管理之外,他还竭力培养把孔子思想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人才。他坚持多年亲自向企业员工讲授《论语》,以自己撰写的《论语加算盘》、《经济与道德》、《论语讲义》等作为教材,使孔子思想深入到他所领导的企业的每位员工心中,让“论语与算盘相济”的思想化为全体员工的实际行动。因此“在涩泽荣一身边及其后,受他感化和影响,不断涌现了一大批能干的‘小涩泽’式的企业家。”[5]由此可见,涩泽荣一的“论语与算盘相济”思想的影响,不仅仅是存在于一批企业和一代人当中,而是伴随着整个日本经济现代化的过程。

四、结语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伊藤肇曾说:“日本实业家能够各据一方,使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儒商文化功不可没”。由此可见在日本现代化过程中,日本企业家基于儒家思想所创立的日本特色的儒商思想,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反观中国,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人民生活水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也浮现出许多问题:商业道德败坏,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商人唯利是图等等。面对这样的情况,2016年12月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的儒商大会上孙震教授强烈呼吁儒商的现代使命,朱杰人教授也大喊“该中国儒商登场了!”。时代在召唤我们重温儒家传统,而中国作为儒商思想的发源地,更应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的儒商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注入正能量。

[1]刘德润,刘淙淙编注《论语》[M].商务印书馆,2014,(5)。

[2]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M].东京忠诚堂发行。

[3]涩泽荣一.《经济与道德》[M].涩泽翁颂德会,昭和13年。

[4]《涩泽荣一传记资料》41 卷。

[5]杜冰.试析儒家文化对日韩经济增长的影响[J].《理论界》,2009(8)。

[6]林智鑫.试论日本企业文化的儒学情结[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4)。

猜你喜欢

儒商相济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儒一儒商—儒商文化的精神
儒商益宝 挺起民族脊梁
学者儒商吴炳新
着眼小事干细活 宽严相济铸班魂
海之圣开启直销儒商时代
学校管理要“宽严相济”
《论语·为政第二》
监狱行刑视角下的宽严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