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临床探讨

2017-04-15王淑环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阿替普溶栓脑梗死

王淑环

黑龙江省八五一一农场医院,黑龙江密山 158300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高发的神经科疾病,近年来我国脑梗死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防治形势十分严峻。该类患者梗死部位脑组织处于缺氧、缺血状态,因而神经内科多采用溶栓治疗手段,以恢复局部血供[1]。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近年来神经内科常用的脑梗死治疗手段,为进一步探明该溶栓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该次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比分析了该药物溶栓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行MRI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未见颅内出血)。两组患者均符合静脉溶栓指征,已排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出血倾向者、心肺肝肾功能严重衰竭者,动脉穿刺史,近半年内脑梗死病史,合并颅内肿瘤者,血压控制不佳者、动静脉畸形者。观察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 51~78 岁,平均(64.34±13.56)岁,病程 8 h~4 d,平均(2.13±1.92)d,梗死位置:9 例脑干,8 例一侧颞顶叶,7例丘脑,7例内囊,3例一侧额颞叶。对照组中,男21 例,女 13 例,年龄 52~78 岁,平均(65.13±13.04)岁,病程 10 h~4 d,平均(2.07±1.86)d,梗死位置:8 例脑干,9例一侧颞顶叶,7例丘脑,8例内囊,2例一侧额颞叶。两组患者在年龄、梗死位置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J20080078,100 mg),200 mg/次,1次/d;血栓通注射液(国药准字Z44023081,每支装 2 mL:70 mg),500 mg/次,静脉滴注,1 次/d;注射用尤瑞克林(国药准字H20052065,0.15PNA单位/瓶),0.15PNA单位/次,与100 mL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成,1次/d;颅内压过高或脑水肿患者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阿替普酶治疗:仅在治疗第1 d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册证号:S20110051,20 mg/支),总剂量为 0.9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 90 mg,首剂量(10%)在确诊后静脉推注(2 min内),剩余90%的剂量采用静脉泵入,1 h内完成。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密切监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2]评估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评分0~45分;评分分值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性。同时,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3]:显效:治疗后NIHSS评分减少70%以上,肌力显著改善或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NIHSS评分减少30%~69%,肌力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NIHSS评分减少不足30%,肌力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样本数-无效)/样本数。

1.4 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用(±s)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死亡者,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为(22.28±3.58)分,对照组为(21.79±3.9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NIHSS评分为(12.37±5.12)分,对照组为(17.45±4.7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 79.41%(27/3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情况监测

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出血者,胃肠道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3/34);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出血者,收缩压升高2例,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5/3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1%)高于对照组(8.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分为脑血栓、脑栓塞两类,其病因主要为局部脑血管梗死,导致梗死部位血供不足或障碍,进而形成脑组织损伤,需尽早恢复梗死位置血供,避免形成大面积脑梗死。脑梗死发病后进行准确诊断,并采取对症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较为有利。

当前,急性脑梗死的保守综合性治疗以支持性治疗和静脉溶栓为主,而静脉溶栓是最强有力的治疗手段,治疗效果较为显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临床较为认可的溶栓剂,其中阿替普酶临床应用相对较多,但是我国相关临床研究起步晚,尚存在一定不足[4]。阿替普酶相关文献报道显示,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预后较好[5]。该次研究也发现,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12.37±5.12)分,对照组为(17.45±4.7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32/34)显著,高于对照组(79.41%,27/34),可知其静脉溶栓效果可靠,有效改善了患者预后。此外,该次研究监测了阿替普酶溶栓的安全性,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1%)高于对照组(8.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阿替普酶相对安全可靠,但是仍需做好出血等不良反应监测。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积极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脑神经功能,提升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高效、安全、可靠。

[1]李明,孙大勇,韩杰,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致舌血管源性水肿一例[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4):435-435.

[2]杨璐萌,程忻,凌倚峰,等.华山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依从性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10):845-849.

[3]王凤,郑周,王莹,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溶栓致过敏2例并文献复习[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7,17(1):66-68.

[4]鲁文先,苏毅鹏,陈金波.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出血性转化影响因素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25(1):29-33.

[5]李振环,张斌.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79-80.

猜你喜欢

阿替普溶栓脑梗死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机制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