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我国企业年金参与率的策略研究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5期
关键词:参与率年金企业

(西华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提高我国企业年金参与率的策略研究

李珍珍

(西华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我国企业年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企业年金基金存量、参与企业年金的企业数量和职工覆盖率均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近两年企业年金参与率增速放缓,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本文首先概括了我国企业年金建设、管理及年金待遇支付方面的规定,并呈现了近十年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的情况。然后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主体层面分析企业年金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企业年金参与率的建议。

企业年金;参与率;税收制度

一、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始于1991年的补充养老保险,于 2004年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并出台相关法规和运营条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企业年金的建设、运营管理及待遇支付相关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企业年金市场也初具规模。

1.我国企业年金的设立、管理、支付概述

(1)我国企业年金的设立。我国企业年金的设立具有条件性和自愿性。首先,我国企业年金设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企业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时缴纳保费、企业具有一定的经济负担能力、企业已建立完善的集体协商机制。其次,企业自主选择是否参与企业年金计划。最终由企业上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备案,监督管理。

(2)我国企业年金的管理。我国企业年金采用信托管理模式。随着养老金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养老金入市,养老金融发展如火如荼。信托模式有利于企业年金管理的安全和效率,但也存在委托—代理风险。为了规避风险规定:受托人与托管人、托管人与投资管理人、投资管理人与其他投资管理人的总经理和企业年金从业人员,不得相互兼任。

(3)我国企业年金的待遇支付。我国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需等到职工退休后或者满足其他支付条件才能领取,不能提前领取。一般可选择一次性领取和分期领取,其主要区别在于支取的金额和需缴纳的税收不同,分期领取有利于减少个人纳税额。

2.我国企业年金的市场规模

近十年来,企业年金市场规模整体呈增长趋势,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其规模与基本养老金市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且近两年企业年金参与率增长速度大幅下降,这是一个重要的讯号,年金市场发展即将进入瓶颈期。

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低已成为我国企业年金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我国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率波动较大,整体投资收益率不高,尤其是与国外企业年金收益率高达20%的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投资收益率的低位波动会严重影响年金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我国的企业年金虽进入市场化运作,但其投资渠道较窄,集中于收益稳定的国债和银行等领域。

二、近年我国年金市场增速放缓问题的分析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我国企业年金覆盖率低,与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的地位不相匹配。并且从2015年开始,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参与率出现断崖式下跌,这将严重影响年金市场规模和覆盖率的扩大。究其原因可概括为三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的指导政策和发展规划进程处于探索期,还未完善和稳定。二是企业层面的参与企业年金将给企业带来的利弊博弈。三是个人层面的参与企业年金能给个人带来的长期和短期利益的权衡。

1.国家层面的问题分析

首先,我国企业年金起步晚,发展规模较世界主要经济体差距大,且地区间发展不均。其次,指导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政策、制度不健全。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可概括为三类:企业年金建立和管理方面的核心制度,企业年金相关的财税制度和其他配套制度。

2.企业层面的问题分析

企业作为建立年金计划的主体,对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年金参与率归因于企业建立年金计划的客观能力和主观愿望。

企业建立年金的客观能力,主要决定于企业的基本经济状况。企业建立年金的主观愿望,主要受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决策机制,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薪酬福利制度以及企业的参与意愿,企业已有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综上,影响我国企业年金参与率放缓的企业方面的原因可归纳为:一方面,我国大部分有能力建立企业年金的国有企业和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已建立年金计划,而大批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无法达到国家制度规定的建立条件;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年金政策的不稳定性,使中小微企业对企业年金的认识不够以及认可度不高,保持观望态度。

三、提高企业年金参与率的策略思考

1.国家应发挥顶层设计和指导的作用

目前,国家正致力于改革企业年金管理,《企业年金规定》在原来的试行办法上做了修正,正处于征求意见期间,但企业年金规定里的条款是比较宏观的条例。在具体的实施中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在扩大年金参与率方面也没有明确的措施。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扩大年金参与率具有一定的作用。目前正在探索适合我国年金发展的新的配套措施。根据国外英、美发达国家年金改革的经验,国内相关专家指出扩大年金应采取五项核心举措和五项辅助措施。

企业年金建立和管理的核心制度完善,主要包括企业年金管理中运作主体的权责划分和监控,使管理年金各方能各司其职,以提高企业年金管理效率,实现年金的保值增值。加强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的建设,发挥税收优惠的力度,同时要注意:当前我国企业年金的参与企业多为国企和效益好的企业,因此在税收优惠上可能造成企业间的不公平和国企的不合理避税,应此要兼顾公平和效率,防范企业建立年金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风险。

2.企业应发挥参与主体的引导作用

企业年金由企业主导建立,满足条件的企业应积极参与企业年金,充分利用企业年金带来的积极作用并承担建立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社会责任。对于已建立年金计划的企业,应提高企业内部职工参与年金的比率。企业年金实践中由于职工工作年限和职位区别,同一企业内不同职工的年金待遇差距较大,因此对于这种区别待遇的要合理调节,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和效率,并促使员工对企业年金有更充分的认识。

对于还未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要积极把握制度变革中带来的机会,“零售年金”是指由法人受托机构发行的适合自雇型企业和个人加人的标准化集合年金产品,既适合社会大众,也适合中小微企业,通常采用“捆绑型”“一站式购买”服务。

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应避免以企业年金为手段套住人才的消极做法,否则在激励和留住人才的同时会带来弊端,即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和竞争力减弱,减弱企业发展内动力。

3.个人应积极了解企业年金,履行自己的权责

员工个人应积极了解企业年金相关制度和作用,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不成熟,需要社会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提高社会养老保障福利和应对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同时,企业年金与职工个人利益息息相关,了解企业年金是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在了解企业年金后应发挥个人参与主体的责任,对于有机会参与企业年金的,应作为企业年金的委托人,应充分监督企业年金的管理和运作。对于目前还未参与企业年金的员工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企业相关计划,推动企业年金的建立和普及,是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更是广大人民社会福利的保障。

[1]郑秉文.扩大参与率:企业年金改革的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17,(01):2-20+126.

[2]宣华,郑晓瑛,赵晨.企业年金与老年健康产业良性互动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9(10):72-78.

[3]宣华,赵晨.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06):91-97.

李珍珍(1993.10-),女,汉族,四川人,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金融。

猜你喜欢

参与率年金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其他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我国生育率的变动对劳动参与率影响分析
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的协调发展
我国劳动参与率的对比与分析
退休领取年金时该如何计税
我国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超过5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