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近代景德镇瓷业衰落原因
2017-04-15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22)
试析近代景德镇瓷业衰落原因
徐恩伟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2)
景德镇陶瓷业闻名于世,是中国传统手工业发达的象征。但到了近代,景德镇陶瓷业慢慢落后于世界。本文将从社会背景、外来因素、内在因素三方面对景德镇瓷业发展进行分析,力求发现阻碍景德镇陶瓷业发展的原因。
近代;景德镇瓷业;衰落原因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陶瓷业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汉代开始,景德镇陶瓷业生产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到了唐代规模进一步扩大,宋代是景德镇陶瓷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宋景德年间,昌南镇改名景德镇,从此景德镇成了中国陶瓷业的中心,也成为世界著名的“瓷都”。在此后近千年的时间里面,景德镇一直引领世界陶瓷业发展的潮流。但到了近代,作为民族象征的陶瓷业逐步衰落下去,景德镇也不可避免的衰败。
从18 世纪末开始,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景德镇的近代瓷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几乎是每况愈下,景德镇瓷业难以再有辉煌。造成景德镇瓷业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近代社会的背景
1.政局动荡、战争频繁。近代以来,虽然景德镇陶瓷业的生产没有间断,但由于受战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景德镇陶瓷业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景德镇处于江西和安徽的交界,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曾发生多次的战争,官窑业的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大量杰出的工匠要么死于非命,要么出逃,战争结束以后,生产一直没有回复到战前水平。辛亥革命爆发以后,江西省再次成为各种战争的焦点,整个江西的发展都陷入停顿,陶瓷业的发展也无从提起。民国建立以后,整个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各方面建设也迅速开展,陶瓷业的发展也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但1931年爆发了日本侵华战争,此后日本展开了大规模的侵华,国土大量沦陷,各方面都无从谈起。日本把中国作为他们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陶瓷业也受到日本陶瓷业的严重挤压,根本没有发展空间。
2.封建剥削、税收繁重。中国自古以来对手工业征税都非常重。从瓷土、松材的使用、瓷器生产、运输都需要各种税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洋瓷在中国的销售关税却要少的多。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劣势造成了景德镇瓷器的销售受到极大的影响。据《景德镇陶业纪事》描绘当时的情况说:试观今日镇瓷,其出口也,本镇有出口税,中逢所过古县渡饶州二道口各处,则有查验费或补抽税,及至湖口,则有出口正税,此江西一省之厘金也,至是而后,其所至之地,而逐处增加,……所经各处,无不有税。按其税率,各有不同,大体在百分之十以上(江西税章订为值百抽十二),且每经一关,无不有一日或半日之留滞,虽欲顺风扬帆,不可得也,故商人办货,凡运出者,除实际成本外,合厘金运费二者,例须加入百分之六十于成本中,而各种营业杂费不舆焉①。由此可知,国货并没有享受值百抽五和2.5%的子口税的优惠,洋货与国货并不是在同等状况下竞争的。
二、外来竞争的冲击,国内市场的丧失
17、18 世纪,欧洲人先后利用先进的技术烧制出各种各样的硬瓷、骨瓷,并迅速在欧洲传播。陶瓷生产领域也慢慢由日用瓷到艺术瓷和建筑用瓷的转变。反观景德镇,虽然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技术分工的核心没有改变。随着近代社会,列强的入侵,外国机械瓷进入中国市场,其凭借有利的特殊待遇,制作精美,价格实惠等优势,逐渐占领中国瓷业的国内市场。据《景德镇陶业纪事》描绘当时的情况说:近年风气渐开,奢侈日甚,人民喜购外货,如中狂迷。即如瓷器一宗,凡京津沪汉以及各繁盛商埠,无不为东洋瓷之尾闾。如蓝边式之餐具杯盘及桶杯式之茶盏,自茶楼酒馆以及社会交际场,几非此不为美观。以至穷乡僻壤,贩卖小商,无不陈列灿烂之舶来瓷,可知其普及已至日常用品,为珐琅瓷(亦系东洋产,于中国独占霸权,每年入口额约六七百万元)所独占者,则如澡堂之浴具,旅行之食盒,家中之面洗漱盂,此品之来,不过数十年,而昔日之瓷盆遂绝迹矣②。从《景德镇陶业纪事》描绘当时的情况可以看出外国瓷器占据着中国的大部分市场,国内瓷器的市场失去。
三、景德镇瓷业内在因素
近代景德镇陶瓷业之所以衰落除了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外来竞争的影响之外,景德镇瓷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其衰落的重要原因。
1.瓷业产业组织的落后。景德瓷业到近代一直延续农业时代的产业组织结构,即以家庭手工业作坊为主,规模相对较小,分工很细。当时景德镇制瓷业可细分为8业36行,包括掘土业、匣钵业、烧窑业、制瓷业、彩户、看色业、瓷行、瓷店、黏灰行、白土行等等。由于分工过细,且以家庭作坊为主,其弊端正如《景德镇陶业纪事》描绘:合观镇陶之组织,其弊在于能分不能合,能散不能聚,有劳力之利用而无资本之利用,以故不能积小体以为大体,由个人的竞争而为协力的竞争。可见,以小规模的传统家庭手工业作坊为主的手工瓷业,显然无法适应近代产业商品竞争的需要③。
2.运输条件存在弊端。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景德镇瓷业的发展也不例外,然而,在近代景德镇的运输条件存在以下三个弊端:“客商办货,不能陆续寄运,须专雇船只,或亲自押运,此其一也;外埠缺少瓷品,无代办机关,不能随时转寄,此其二;帆船濡滞,由镇至汉,需时月余,此其三。④由此可知,景德镇瓷业的衰落与运输的弊端是存在联系的。
3.从业者思想观念落后。景德镇多小资本的窑户,小资本的窑户多半不会深谋远虑地扩张资本投入再生产。而作为普通生产者,派系划分严重,都是只认同乡,任人唯亲,且对新业务、新技术持非常严重的排斥态度。近代景德镇瓷业从业者在外部条件发生变化之时,在世界机械化大生产普遍推广之大环境下,墨守成规,思想保守。
4.工人工时长而工资少。工人的工作时间的长短和工资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工人从事陶瓷业的积极性和陶瓷业的发展。而近代景德从事镇陶瓷业的工人则是劳苦利少,如《景德镇陶业纪事》中记载,工人工作时间每日长达十多个小时,而且没有星期日休息:“春分至秋分每日午前六时起,午后五时止,夜工以十时为限。秋分至春分,每日午前七时起,午后六时止,夜工以十一时为限,夏秋之间,每日午后可休息时许,此惟坯工,画工则然,窑工烧窑,日夜不息,惟更番替代,无所谓例息时间也,至于年节休息,则端午之初五、初六。七月半之十五、十六,中秋之前后二日,均依例休息,以外节候,则无之。”⑤为了生存,陶业人们在恶劣的环境下承受着繁重而超时的劳动,这就不利于景德镇瓷业的发展。
景德镇陶瓷业近代发展的历史,也是近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历史,也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景德镇陶瓷业的衰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社会背景而言,主要是近代社会政局动荡,政府剥削、税收繁重;从外来因素而言则是商品倾销,占据中国市场;从景德镇自身原因则是产业组织落后、运输条件差、从业者思想观念落后、工人工时长而工资少。从景德镇瓷业衰落的原因中我们应得到教训,从而更好地促进现代景德镇瓷业的发展。
【注释】
①向焯:《景德镇陶业纪事》第十一章瓷器纳税之手续
②向焯:《景德镇陶业纪事》第八章瓷业销场之情状
③向焯:《景德镇陶业纪事》第七章镇瓷业之状况第一节组织
④向焯:《景德镇陶业纪事》第七章镇瓷业之状况第三节运输
⑤向焯:《景德镇陶业纪事》第九章工作时间及工赀
[1]向焯《景德镇陶业纪事》
[2]何一民《兴盛与衰落:明清四大名镇在近代的舛变》
[3]熊微《论近代景德镇瓷业困境中“瓷画”兴起的必然性》
[4]李松杰、刘红娜《困境中的近代景德镇瓷业》
[5]陈立立《景德镇千年瓷业兴衰与崛起的思考》
[6]范 瑛《近代中国传统手工业城市衰落略论——以景德镇为例》
徐恩伟(1990―),男,汉族,江西上饶人,研究生在读,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