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云”影共徘徊
——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探微
2017-04-15陈海
陈 海
(三明市第六中学,福建 三明 365000)
“天”光“云”影共徘徊
——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探微
陈 海
(三明市第六中学,福建 三明 365000)
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美术校本课程,能带来更大的教学空间。教师用好教科书的同时又能局限于教科书,应得“地”利、偕“人和”、顺“天时”、激“灵感”,给学生更多展示的空间。在“熔炼家常艺、善用白描法、讲求韵律美、寻找艺术源”中,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也使美术课堂更加精彩。
美术教学;校本课程;地方资源;开发与实施
目前大部分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教师都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教学活动过程。由于国家课程下的美术教材整齐划一,若按部就班必然缺少创新与思考。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难以理解美术技能技巧,更无法发挥美术课程独特的育人作用。
因此,深入挖掘校本课程资源与当地文化传统资源之间的联系,凸显美术特征、地域特征,整合本校的课程资源,能弥补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激活美术课堂,同时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那么,如何整合国家课程这一“天”光与校本课程资源这一“云”影,让他们更好地融合以服务我们的美术课堂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地利、人和、天时、灵感”四方面谈谈对美术课堂融入校本课程资源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一、得“地”利:与地方传统特色文化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熔炼家常艺
笔者所在的三明市第六中学地处梅列区陈大镇,竹类资源丰富,竹林面积大,竹制品在农村随处可见。岁时节日各村均有舞龙活动,“龙”大多是用竹、木、布、纸等扎成的,最有特色的是碧溪村的“板凳龙”,行进在田埂之中,弯弯曲曲,十分壮观。得此“地利”,学校开展的美术教学工作就可贴近学生生活。围绕地域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形式进行制作,体验美术活动乐趣。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可以把所有的教学方法归为两类:一类是使学生初次感知知识和技能;另一类是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发展和深化的方法。”[1]为此,学校组织美术教师编写了一套以“竹文化”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包括《竹编织》《竹工艺制作》《竹与中国诗画》等。
在七年级上册《漫画》一课教学时,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平时学生喜欢小制作),不局限于手绘的方式,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竹子,来塑造立体的漫画形象。学生兴趣盎然,表现欲望强烈。在学生的造型活动中,许多同学大胆地改变了原来物象的形状和结构,运用夸张的手法进行创意并对材料手绘上色、拼接雕刻,设计出有主题、形式多样、有自己个性的立体形象。其中,有一小组学生利用竹节为身、竹枝为手足,经过折、弯、粘组合成运动的人形,接着用丙烯画颜料给制成的模型上色,完成一组运动人形后,组合出一幅踢足球的场景,还有一组学生利用粗大的毛竹,在上面描绘漫画脸谱并切割细小的竹节制成装饰品,用之与染色的竹叶一起对脸谱进行装饰。课堂上,学生在玩中学又在学中乐,一件件具有欣赏价值的作品在学生手中诞生。
这样的一堂课,学生不仅能动手制作、动脑思考、立新创意,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家课程下改变课堂形式,利用地方资源,让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到了乐趣,启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学生们才智的发展。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三明市第六中学对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在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兴趣的基础上,以满足学生合理需要为前提,将学生的知识经验,与地方传统特色文化这一地利相融合,结合地方特色,在题材、形式的选择上留给学生自由空间,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于家常艺相融合。
二、偕“人和”:与学校文化建设相融合、激发学生的感悟力——善用白描法
三明市第六中学以竹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并依此提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品竹魂·育真人。校园中还设立了一个百竹园供师生观赏,所以,学校全体师生对竹有着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丰富多彩、蕴意深刻的校园竹文化是学生创作的源泉。让校园文化与国家课程的功能、内涵相结合,就能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学习活动,最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美的指引与熏陶。
在指导学生学习《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多视角表达》中,笔者不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完成对物象的平面、正视、侧视的讲解,而是充分利用学校百竹园,在自然环境中,从不同角度对竹子进行观察,让学生能在现实环境中观察事物的本身。同时,也要帮助学生理解竹子的精神内涵,理解学校文化的真正意义,以便在画面中更好地表达竹的精神。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对竹子的认识,对学校文化的理解,还通过观察实践,运用平面、立体的表现手段进行制作或描绘。学生的作品虽千姿百态,但都蕴含着生命力,都表达出学生的心意之灵,将竹之精神表现淋漓尽致,学生获得了成功体验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然美、创作美,在思想上也是一个升华过程,做人也应像竹一般有志、有节、有责。
实践证明,这样结合学校文化的“白描式”教学环境,使学生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体验和感悟,从而获得学习美术的更持久兴趣。
三、顺“天时”:与现代技术手段相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讲求韵律美
如今的时代更新速度快,特别是现代科技。因此,若把现代科技密切相关联的科技信息融入美术校本教学内容中,通过声音、图像、音乐调动学生多方位感官,将大大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让学生把作品上传至网络,展示自己的成果,不仅能让学生对美术的保持兴趣,还能让学生们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在交流中成长。
利用视频辅助。七年级中国画校本课程及八年级下册《色彩静物画》《色彩风景画》的教学内容,因为教室条件限制,教师示范不易实现,而且大部分学生也不容易观习。于是,在上这些内容时,笔者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通过网络下载作画过程视频,先让学生先欣赏作品,再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为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材料。二是把教师示范改成帮学生改画,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的作品中,教师逐一进行评价和讲解。
利用网络共享。例如,在上校本课程《石刻字》时,笔者先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风景区,拍摄风景区中的石刻字。回到学校后,再拍摄校园内的石刻字。然后要求学生在电子阅览室中,从网络中找石刻字。即课前先把探究对象确定,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实地考察、搜集、整理资料,网络中收集丰富的素材资料。学生汇总了篆刻艺术中的阴刻阳刻法,大理石刻字、玉石刻字、校园文化石等,在资料汇总的过程中拓宽了知识面。课堂上,各组派代表展示“石刻字”实地考察、网络查阅的结果,最后学生动手以肥皂替代石头进行雕刻,完成课堂教学内容。
课后,利用学校自主开发的学生“美育”评价系统软件,学生将自己的所有成果上传到个人中心,展示到自己的好友圈,在其中进行交流学习和相互鼓励,并通过手机软件让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在保持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同时,也保留学生学习美术的成长足迹。
顺大数据时代的“天时”,美术课与现代技术手段相融合,使学生宽阔的视野中施展创造力与想象力。
四、激“灵感”:以生活和自然环境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寻找艺术源
艺术来源生活,生活来源自然。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寻找、收集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可以利用的废弃物品,比如:易拉罐、一次性纸杯、废旧毛线纽扣、用剩下的卡纸等,在课堂上废物利用,使之成为创作源泉。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发现与创造》、八年级的《墙壁小装饰》的教学中,教师将变废为宝与校本教材《竹编织》《竹工艺制作》相结合,将废旧的纸杯与竹节相结合,将易拉罐变形与竹节相结合,对竹叶拼贴、竹烫画、快乐折纸这几方面进行分析讲解。对这两课的教学,笔者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废旧材料给我们带来的美,能够把生活中的废旧物品用人工的方法进行创造,充分利用材质创作出有个性的工艺品和装饰画,美化环境。
授课前,先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废旧物,摸一摸感受它们的材质,并通过文字表述出来。想一想如何和我们的竹子相结合,并在课堂中谈谈体会。其次让学生思考怎么用好手中的材料,怎样利用辅助材料,怎样与媒介物组合,最后形成自己想象中的美术作品。第三是欣赏优秀作品图片,使学生对要形成的作品有个定位。也就是说用什么样的材料,做什么东西,达到什么效果。使学生在一种期望的心态中,将教学任务完成。如有的学生想在竹片或竹节上画画,来美化装饰作品。笔者就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烫画,教会学生使用不曾使用电铬铁,电铬铁在烫画的过程中,由烫画温度的调节后产生温度的高低、刻画力度的大小、电铬头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与学生手绘的效果完全不同。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课后布置拓展作业,鼓励学生,思考废旧物品可通过与什么东西结合创造生活中的美。以学生生活和自然环境为背景,寻找艺术源,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从学生生活走进美术课堂,又从美术课堂走近学生生活。
总之,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美术校本课程,能带来更大的教学空间。让教师们用好教科书的同时,又不局限于教科书,得“地”利,偕“人和”,顺“天时”,激“灵感”,给学生更多展示的空间。在“熔炼家常艺、善用白描法、讲求韵律美、寻找艺术源”中,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让美术课堂更加精彩,真正带来“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妙境界!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76.
[2]黄德明.基层教育管理理论探究与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38-161.
[3]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19-21.
G633.95
A
1673-9884(2017)09-0088-03
2017-04-10
陈 海,男,三明市第六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