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X”类连词的语法化比较

2017-04-15王用源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语素连词句法

王用源,靳 敏

(1.2.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天津,300350)

语言·文学

“不X”类连词的语法化比较

王用源1,靳 敏2

(1.2.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天津,300350)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不X”格式的连词经历了或正在经历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文章从现代汉语中选取8个有代表性的“不X”类连词作为研究对象,梳理这些连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历程,发现它们的语法化来源、语法化历程和语法化结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连词;语法化;词汇化

语法化是语言演变中的常见现象,是指语言系统中一些非语法性的成分变为语法性的成分或语法性较低的成分变为语法性较高的成分。[1]自语法化概念提出以来,学者们利用语法化理论分析、解释语言演变现象,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一些连词的语法化个案研究相继问世,如马清华(2003)[2]、曹秀玲(2009)[3]、姚双云(2010)[4]等,但基于个案研究的同类连词语法化比较研究还不多见。

连词又叫连接词,“是连接句法单位即词和比词大的单位(词组、分句、句子)或连接句组、段落并表示它们相互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的虚词。”[5]现代汉语中有一类“不X”格式的连词经历了或正在经历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共收录“不X”类连词17个[6],从结构上可分类如下:

“不+动词性语素”:不管、不论、不过、不拘、不料、不图、不惟、不想、不意

“不+副词性语素”:不单、不但、不独、不特、不只、不仅、不光

“不+代词性语素”:不然

我们从中选取8个有代表性的“不X”类连词“不管”“不论”“不过”“不光”“不单”“不但”“不独”“不然”作为考察对象,梳理“不X”类连词的语法化历程,并对其来源的异同进行比较,探索“不X”结构词汇化进而语法化为连词的共性与个性,以期为某一类型连词的产生和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一、“不X”类连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不X”类连词的语法化过程常常伴随着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亦即先是“不X”结构实现词汇化,进而在特定的句法位置发生语法化。

(一)“不+动词性语素”类结构演变为连词

1.“不管”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管”在周朝时用作名词,表示一种乐器。例如a本文语料来源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http://ccl.pku.edu.cn/corpus.asp.:

(1)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诗经·静女》)

“管”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动词用法。例如:

(2)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荀子·乐论篇》)

(3)升歌《鹿鸣》,下管《新宫》,笙入三成。(《仪礼·燕礼第六》)

在例(2)中,“管”后有介词“乎”引出宾语“人心”,“管”为动词。例(3)中,“管”活用为动词,表示“用管演奏之意”。

“不管”最初是偏正结构,是“不”对动词“管”的否定,义为“不管理、不治理”。唐朝出现了“不+管”连用形式,用例较少。例如:

(4)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薛涛诗《鸳鸯草》)

在例(4)中,“不管”与“但娱”形成对仗,“不”对“管”进行否定。

五代时期,“不管”的连词用法出现,但用例较少。北宋时期,动词“不管”仍然存在,动词用法和连词用法共存。

(5)若是教顺之男,直申心中所原,财物库藏,任意般将,不管与谁,尽任破用。(《敦煌变文选》)

(6)若截然不理会者,虽物过乎前,不识其名,彼亦不管,岂穷理之学哉!(《朱子语类》)

(7)如何说既得同心同德之人而任之,则在上者一切不管,而任其所为!岂有此理!(《朱子语类》)

例(5)中,“不管”的句法位置发生变化,后续小句出现,被重新分析为连词,与其后的“尽”相呼应。例(6)和例(7)“不管”仍然为动词。

2.“不论”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不论”最初是“不”对动词“论”的否定,表示“不议论、不考察、不评论”。“不+论”组合在战国时期已见,用例较多。

(8)见权亲势及有富厚者,不论其材,不察其行,驱而教之,阿而谄之,若恐弗及。(《吕氏春秋·孟夏纪》)

六朝时期,“不论”的句法环境开始复杂化,“论”不再是句中主要动词,“不论”小句不能独立成句,只有和其后小句的动词结合起来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7]这为连词功能的出现提供了句法环境。

(9)报之所加,不论豪贱,将相、晋王不二矣。(《全宋文·卷二十一》)

唐代佛经中出现了连词用法,五代之后,“不论”的连词用法逐渐成熟。

(10)蠢动含令(情)皆利益,不论胎卵尽沾恩。(《敦煌变文集新书》)

(11)不论高下皆如一,此个名为真道场。(《敦煌变文集新书》)

以上两例中,“不论”作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与其后的“尽”“皆”相照应。

3.“不过”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不+过”在先秦时期已出现,最初是偏正结构,否定副词“不”对动词“过”进行否定。

(12)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周易·系辞上》)

先秦时期,也有“不过”凝固成词的用例,但数量不多。至汉代,副词“不过”大量出现,表示“仅仅”。

(13)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庄子·盗路》)

(14)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史记·淮阴侯列传》)

两宋时期,副词“不过”进一步语法化,出现转折连词用法,义为“但是、只是”。例如:

(15)使贼闻我西而还,武阳自解也,不过,我能败其本屯,虏不能拔武阳必矣。(《资治通鉴·卷六十》)

(16)不过如今之史书直书其事,善者恶者了然在目,观之者知所惩劝,故乱臣贼子有所畏惧而不犯耳。(《朱子语类·卷五十五》)

(二)“不+副词性语素”类结构演变为连词

1.“不光”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不光”最初为偏正结构“不+光”,在战国时期已见,表示“不光明”“不光彩”,是否定副词“不”对形容词“光”的否定。例如:

(17)其日有斗蚀,有倍僪,有晕珥,有不光,有不及景,有众日并出,有昼盲,有霄见。(《吕氏春秋·季夏纪第六》)

偏正结构“不+光”在句末不易发生词汇化,之后,“不+光”的句法位置发生变化,此时“光”虚化为副词,“不+光副词”属于跨层结构。到了唐代,跨层结构“不+光副词”开始发生词汇化,出现副词“不光”的用法,但用例较少,表示“不仅、不只”。例如:

(18)弈叶承家,沦澜浸远,莫不光被金简,炯(缺)夫兴叹,当俟雄飞;萧何以刀笔见称,初犹雌伏。(《唐文拾遗·卷十七》)

到了清代,副词“不光”进一步语法化,“不光”的连词用法出现。

(19)不光慌急,跌的跌,跑的跑,伤筋动骨,如今两个头儿害病。(《东度记(上)》)

(20)也不光我是这样,或是上头制台,亦何尝不同我一样呢。(《官场现形记(下)》)

赵雅婷认为,例(19)中的“不光”可作两种分析,“不光”可以分析为副词,表示“不仅、不止”,也可分析为连词,因为“慌急”与其后的“跌的跌,跑的跑,伤筋动骨”形成逻辑上的递进关系。[8]例(20)的“不光”与其后的“亦”相照应,表示递进关系,可分析为连词。

2.“不单”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东汉时期,“不+单”连用形式出现。例如:

(21)是以圣主不遍窥望而视已明,不单顷耳而听已聪。(王褒《圣主得贤臣颂》)

例(21)中“单”为副词,表示“单独、一个”,修饰“顷耳”,“不”对“单倾耳而听”进行否定。可见,这一时期“不”“单”并不处于同一层次,只是在线性序列上相邻,为跨层结构。

明代时期,“不+单”结构词汇化,副词“不单”出现,表示“仅仅”。

(22)晁源道:“我已就是这幅喜神!也不单少了老陈光顾。但志铭上石刻木刻俱已完成,已是改不得了。(《醒世姻缘传(上)》)

到了清朝,副词“不单”进一步语法化,“不单”的连词用法出现,表示“不但”,表示递进关系。例如:

(23)他奉命来山东,不单是做学院,还带上要观风整俗,办办地方上正事。(《侠女奇缘(下)》)

(24)他们说,这座牧羊阵如能百日内打破,不单送出飞云、清风、焦家二鬼四个贼人,而且年年纳贡,岁岁称臣。(《彭公案(四)》)

3.“不但”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战国时期“不+但”连用形式出现。

(25)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楚辞·天问》)

例(25)中,“不”否定“但还来”。这一时期,“不”和“但”只是相邻,并不处于同一层次。

东汉时期,“不但”用例增多,大多作副词。同时,“不但”的连词用法开始出现。例如:

(26)良得黄石公不死之法,不但《兵法》而已。(《抱朴子·内篇·至理》)

(27)诚如之,不但饰言也,宜疾效之。(《太平经·卷九十八》)

(28)不但自孝于家,并及内外。(《太平经·卷第一百十四》)

在例(26)中,“不但”作副词,义为“不止,不局限于”。例(27)的“不但”单独使用,可分析为副词,表示“不仅、不只”。同时,“不但”也可分析为连词,“饰言”与“疾效之”存在逻辑上的递进关系。此时,“不但”处于副词到连词的过渡状态。例(28)“不但”作连词,与其后的“并”相照应。可见,连词“不但”是由副词“不但”进一步语法化而来。

六朝以后,“不但”的连词用法日臻成熟,表示递进关系。

(29)俗谛不但参差,亦是虚妄,何故解参差而不解虚妄?(《全梁文·卷二十一》)

4.“不独”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不独”与“不单”“不但”类似,同样经历了由跨层结构词汇化为副词,再语法化为连词的过程。“不+独”的连用形式周朝已见,例如:

(30)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周易·第九卦》)

(31)此四士者之议,皆多故矣,不可不独论。(《吕氏春秋·有始览》)

例(30)中,“不”修饰“独富”,例(31)“不”修饰“独论”,“不”和“独”为跨层结构。

东汉时期,“不+独”词汇化为副词,但用例较少,表示“不仅”。

(32)《易大传》曰:“诬神者殃及三世。”恐其咎不独止禹等。(《汉书·郊祀志下》)

副词“不独”进一步语法化,至五代时期,出现连词功能,表示递进关系,义为“不但、不仅”。例如:

(33)不独当初为目连,兼为今朝座下人。(《敦煌变文集新书》)

(三)“不+代词性语素”类结构演变为连词

“不+然”连用形式出现较早,周朝便有用例。

(34)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诗经·大雅·板》)

例(34)中,“然”为形容词,表示“对的”。“不+然”结构是“不”对“然”的否定,表示“不对,不合理”。之后,“不+然”结构还出现了其他用法。

(35)穆子曰:“不然。天子有虎贲,习武训也;诸侯有旅贲,御灾害也;大夫有贰车,备承事也;士有陪乘,告奔走也。”(《国语·鲁语下》)

(36)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国语·周语中》

例(35)的“不然”仍表示“不对、不正确”。例(36)的“不然”表示“不是这样”,是“不”对代词“然”的否定。

表示“不正确、不合理”的“不然”通常位于句末,句法位置相对稳定,不易发生词汇化;而结构为“不+代词性语素”的“不然”出现的句法环境则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后续成分,促使其进行语法化,被重新分析为连词。至唐代,“不然”的连词用法出现。例如:

(37)男子无兄弟者,则与他人结为昆季,方始得妻,不然终身无妇矣。(《通典·边防典》)

(38)战日有罪须罚,有功须赏,依名排次,甚为省易。不然推逐稍难,争竞不定。(《通典·兵典》)

以上两例,“然”所指称的意义虚化,“不然”作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句子,表示转折关系,表示如果不是上文所说的情况,就发生或可能发生下文所说的情况。

二、“不X”类连词语法化比较

(一)“不X”类结构连词的来源异同

在考察“不X”类连词语法化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动词性语素”最初为偏正结构,是副词“不”对单音动词的否定;“不+副词性语素”最初是跨层结构,是“不+副词性语素及其所修饰的成分”;而结构为“不+代词性语素”的连词“不然”则比较特殊,“不”对代词“然”进行否定,“然”指代上文提到的某个事件。可见,三类结构不同的“不X”形式连词的来源是不同的。

那么,“不X”类连词中的“X”语素是否有形容词性语素或名词性语素的情况呢?这就涉及到“不X”类结构的成词问题。据包艳利(2011)[9],“不+形容词性语素”多词汇化为形容词。例如,“不满”最初表示“不充满、没有达到”,后词汇化为形容词。至于名词性语素,现代汉语的“不”不能修饰名词,除去“不男不女”“人不人”“鬼不鬼”外,“不”放在名词前的情况极少,甚至一个词前面是否可以加副词“不”“没”成为判定一个词是否为名词的重要依据之一。“不+形容词性语素”和“不+名词性语素”后一般没有其他成分,而“不+动词性语素”后可以有其他成分。由此可见,“不X”类连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受到了“X”语素句法位置和后续句法成分的影响,并不是偶然的结果。

(二)“不X”类结构连词语法化过程的异同

“不X”类结构经历了词汇化和语法化后,大多数形成连词。经历词汇化历程的“不X”类结构存在差异。“不+然”经过词汇化和语法化,语义进一步虚化,形成连词“不然”。“不+副词性语素”的连词“不光”“不单”“不但”“不独”都经历了跨层结构词汇化为副词,再进一步语法化为连词的过程。而“不+动词性语素”的连词“不管”“不论”“不过”都是由偏正结构先词汇化,再进一步语法化为连词。不同的是,偏正结构“不管”和“不论”词汇化为动词,而“不过”由偏正结构词汇化为副词。这可能是由语义条件和句法位置的不同造成的。“不+过”结构在发展过程中,其后出现谓语核心成分,施事性减弱,被重新分析为副词,之后语义进一步虚化,出现连词用法。“不+管”和“不+论”语义上具有较强的施事性,仍然是谓语核心成分,词汇化为动词。

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语义接近的“不X”连词完成词汇化和语法化所经历的时间存在差异。例如,“不光”“不单”“不但”和“不独”这4个连词均有“不仅、不止”之义,我们暂且称它们为“不但”类连词。连词“不但”在东汉时期便已有用法,而“不光”“不单”和“不独”的连词用法出现时间较晚。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断效应的影响[10],即汉语词库中已经出现了“不但”来承担“不但”类连词的功能,阻碍了其他承担此项功能的连词的产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排挤或延缓了“不光”“不单”“不独”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历程,即使它们发生词汇化和语法化,也会因为同义而发生竞争。

此外,“不X”类结构的语法化还受到使用频率的影响。“词汇的高频率常常是诱发词汇语法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那种涉及到两个成分融合的语法化过程更是如此。”[11]对比北京大学语料库中“不光”“不单”“不但”“不独”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可以发现,“不光”“不单”的使用频率明显低于“不但”“不独”的使用频率。这也是造成连词“不光”“不单”出现的时间晚于“不但”“不独”的原因之一。

(三)“不X”类结构连词语法化结果的异同

语言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历时演变往往体现在语言共时层面的差异上。“不+动词性语素”中,“不管”“不论”由偏正结构词汇化为动词,再语法化为连词;“不过”由偏正结构先词汇化为副词,再语法化为连词。在现代汉语中,“不论”仍然可以作动词使用,“不过”仍然可以作副词使用,但是“不管”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用作动词,这可能是由于单音节动词“管”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可以独立成词,“不+管”在现代汉语中可以被分析为词组。

“不+副词性语素”中,“不光”“不单”“不但”“不独”都是由跨层结构词汇化为副词,再语法化为连词。在现代汉语中,“不光”“不单”仍然可以作副词使用,而“不但”和“不独”只能用作连词,不作副词。这些差异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语法化程度不同造成的。语法化较快或发生语法化时间较早的词,如在东汉时期便已出现的“不但”和“不独”的副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不但”和“不独”彻底虚化为连词,而一些语法化较慢或发生语法化时间较晚的词,如在唐代出现的副词“不光”和在明代出现的副词“不单”在现代汉语中仍有副词用法的用例。

三、结语

通过对“不X”类连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历程的梳理和比较,我们发现,“不X”类连词的语法化来源、语法化历程和语法化结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同时,我们推测,现代汉语中一些尚未出现连词用法的“不X”格式的副词,如“不必”“不待”“不妨”“不免”“不枉”等,其中一部分将有可能发展成为连词。但是,由于语义条件、句法环境以及使用频率等方面的差异,一部分副词也有可能永远不会发展成为连词。

[1]董秀芳.汉语的句法演变与词汇化[J].中国语文,2009,(5):399-409.

[2]马清华.并列类连词的语法化轨迹及其普遍性[J].民族语文,2003,(1):24-33.

[3]曹秀玲,张磊.“否则”类连词的语法化梯度及其表现[J].汉语学习,2009,(6):11-21.

[4]姚双云.连词“结果”的语法化及其语义类型[J].古汉语研究,2010,(2):61-66.

[5]邢公畹.现代汉语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256.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7]王淑华.晚唐五代连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8]赵雅婷.“不光”的词汇化及语法化微探[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8):121-124.

[9]包艳利.“不X”类短语的词汇化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1.

[10]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6.

[11]石毓智.语法化理论——基于汉语发展的历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13-14.

(责任编辑 杜生权)

Abstract:A series of"bu(不) X"conjunctions in the Modern Mandarin have undergone or have been undergoing grammaticalization.This dissertation compar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grammaticalization sources,processes and results by illustrating the lexicaliz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course of eight sorts of selected "bu(不) X"conjunctions in Modern Mandarin.

Key words:conjunctions;grammaticalization;lexicalization

Study of Grammaticalization on "bu X" Conjunctions

WANG Yong-yuan1,JIN Min2

(1.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Literature,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300350,China)

H146

A

2095-2082(2017)04-0083-08

2017-05-26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天津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056076);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2016XSC-0007)

1.王用源(1980—),男,四川资阳人,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比较语言学博士;

2.靳 敏(1996—),女,山西晋城人,天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

猜你喜欢

语素连词句法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因果复合词
句法二题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