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医学史初探
2017-10-11董科
董 科
(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社会·文化
琉球医学史初探
董 科
(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琉球开化很晚,未能形成自身的传统医学。直至16世纪末开始,才通过招聘外国医师及向中国和日本派遣医学留学生等方式学习医学科技,逐步建立起了自身的医学体系。琉球医学的内容为汉方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诸如独立实施全麻兔唇修补术、编纂本土本草学著作、实施人痘和牛痘接种等标志性成果,这些成果多建立在直接吸收中国医学的基础上。琉球医学虽然受到过来自日本的影响,但与日本医学没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是独立于日本医学之外的医学体系。
琉球医学史;吴继志; 吕凤仪;《质问本草》;《琉球百问》
一、前言
琉球是一个开化很晚的部落国家,社会发展程度与文化都相当滞后,直到藩属中国以前,几乎还处在蒙昧状态。[1]在此背景下,琉球地区可能未能形成自身的传统医学a《自然科学学科辞典》载:“医学,狭义可视为医学科学的同义语,广义则应理解为医学科学和医疗保障事业的综合称谓” 。(参见张大庆:《医学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页)。本文中“医学”概念取广义定义,即“医学科学和医疗保障事业的综合称谓”;“琉球医学”的定义则为“琉球地区的医学科学和医疗保障事业的综合称谓”。:嘉靖十三年(1534)抵达首里的琉球册封使陈侃在《使琉球记》中说,琉球“国无医药,民亦不夭札(折)”[2],同一时期的学者郑若则在《琉球图志》中说,琉球“人无贵贱, 皆矫健。善走耐劳, 苦饥寒, 不知医药,而无疾疫”[3]8叶下。直至16世纪末开始,琉球才在向中国、日本等国家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自身的医学体系。[4-6]
关于琉球医学史b张大庆将“医学史”定义为“研究医学演化过程的科学”(参见张大庆:《医学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页),约翰·伯纳姆则提出医学史的研究内容包括“治疗者”“病人”“疾病”“知识的发现与传播”“医学和健康与社会的互动”(参见约翰·伯纳姆:《什么是医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五个方面。综上所述,本文将“琉球医学史”定义为“研究琉球医学科学和医疗保障事业的演化过程的科学”,其研究内容为琉球地区“治疗者”“病人”“疾病”“知识的发现与传播”“医学和健康与社会的互动”的历史。问题,我国及日本学者均有较多考述,但我国学者在研究方向上侧重于研究中国医学、医药文化对琉球医学的贡献,几乎不论及来自日本的影响;在研究层面上重视微观研究而缺少宏观的通史性研究。日本学者在研究琉球医学史时则多将琉球医学作为日本医史的一个分支进行论述,这与史实相背离。c该领域中国方面的代表性成果有:谢必震、傅朗:《清代中国药材输入琉球考》(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冯立军:《浅谈明清时期中国与琉球中医药交流》(载《历史档案》2007年第1期)、廖肇亨:《从〈琉球百问〉看清代中叶琉球贵族的疾病与社会生活》(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何兰萍:《从〈琉球百问〉看清代中医在琉球的传播》(载《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何兰萍:《清代中国培养琉球医学人才的个案研究——以〈琉球百问〉为中心的考察》(载《中医教育》2014年第3期)等。日本方面的代表性成果研究成果有:东恩纳宽惇:《医学论考》(《东恩纳宽惇全集(9)》,第一书房1981年初版,2001年再版)、金城清松:《琉球医学史概说》(载《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杂志》第11号,1963年)、稻福盛辉:《冲绳医学史——近世·近代编》(若夏社,1998年)、高津孝:《博物学と書物の東アジア——薩摩·琉球と海域交流》(榕树书林,2010年)。以上成果均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重要线索(其中部分资料由孙文副教授及陈维、曾昭骏两位博士提供),匿名审稿人为本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因此,有必要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史料重新宏观审视、客观评价琉球医学史。本论文将主要论述琉球地区医疗活动的起源与发展、琉球人的医学知识来源及琉球医学取得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考辨琉球医学的特征及内涵,以求教于方家。
二、琉球医学发展史略
(一)琉球地区早期卫生状况及医疗活动(?—1608)
由于史料的限制,仅能从零星的史料及考古、民俗学研究成果中管窥琉球地区早期的卫生与医疗情况。琉球国史《球阳》卷一“往古俗习与今大异”条描述了往古琉球的丧葬习俗:
其病死者气将绝,举至庭;气绝则亲族哭泣相吊后。俗(浴)其尸,去腐收骨,以布缠之,裹以苇席,亲土而殡,上不起坟。[7]12叶上d这段史料绝大多数文字引用自《隋书·流求国列传》,而《隋书》中原文所描述的究竟为琉球地区还是中国台湾地区,抑或是两者的混合体,目前尚存在争议。。
郑若曾在《琉球图志》中亦云:
人死,以中元前后日浴尸溪水,去腐肉,取骨缠以布帛,裹苇席埋土中。[3]7叶下
《冲绳文化史辞典》载,在琉球地区,无论是在拥有宏伟龟甲墓、破风墓的那霸和首里,还是在相对传统的风葬地带,均曾经盛行上述史料中描述的“洗骨”习俗。其法:先将遗体停放于墓地,经数年后再进行洗骨、改葬。洗骨仪式一般由死者家属、近亲举办,清洗遗骨的工作则一般由女性用手进行。[8]218-219龟甲墓无疑是由中国福建传入的,而闽西某些地区至20世纪90年代仍然流行洗骨改葬的风俗。据现地调查和研究,琉球文化圈最早的墓葬形式是遗弃式的风葬,洗骨改葬仪式的出现则相对较晚。[9,10]然而,无论是风葬还是洗骨,无疑均存严重的卫生问题。尤其是洗骨,洗骨人直接与腐尸接触,且需要在溪水中洗去腐肉,可能造成接触感染和水体污染。
早期琉球可能也有过传染病流行。《球阳》卷一义本王十一年(1259)“以饥疫并行,让位英祖”条载:
王就位后,饥馑频加,疫疬大作,人民半失。王大惊,召群臣曰:“先君之世,国丰民安,今予无德,饥疫并行,是天之所弃也。予要让位于有德而退”。[7]18叶上
该史料基于儒家的“天人感应”思想,刻画出一个因饥疫交加,深感自己不德而让位于他人的琉球王——义本的形象,意在说明王统更迭的正当性,但其可信度无从考证。尽管如此,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琉球地区可能曾有传染病流行。
与琉球医疗相关的最早记载见于《球阳》附卷一尚质王四年(1651)“始置御典药官”条:
洪武年间,察度王常登高楼以为游观焉。一日,有王左手为毒蛇所咬而其手遂断。近习奏曰:“愿进臣手,以续王手。”遂割其一手以献上之。则令良医续疗。故曰王左手与众体相异,色黑多毛。以是观之,往昔之世有良医无疑矣。已历数世,医术寝衰,无人敢为者。[11]20叶上
相传洪武年间(1368—1398),琉球王察度的左手被毒蛇所咬而断,侍臣献手,“良医”成功为察度实施了异体手移植手术。可见后来的琉球人相信古时琉球曾有过医术高超的医师,但在察度王时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琉球医学传统断绝。异体手移植手术异常复杂,世界首例成功于1998年,[12]因此这一传说无疑是美好的想象。
琉球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医师是山崎二休。《球阳》附卷一尚宁王二十一年(1609)“日本山崎二休克操忠义以累重罪”条中有:
山崎二休,名乘e“名乘”,即“名乗り”,自报姓名之意。称守三,日本越前之人也。其为人也,生资纯粹,学彻精蜜(密),而自幼少之时忠于医术,游于他方。兹闻球邦往来中华历年已久,意想有扁鹊妙法遗在球国,乃辞去故里来到本国而居住那霸,效力于国王。即擢御典药,赐姓叶字。己酉年,萨摩州军兵来伐我国之时,守护王城岛添阿佐那f岛添阿佐那:王城内的高地。,副将法元氏军兵攀上石垣,守三乃投身命,励勇防战。彼军已败,而退去焉。守三倍奋威力,固为护守。时我圣君深恤万民之战死而请降投诚,即守三自城中退回私宅。步行途中,副将召集守三,兵卒大喜,即捕搦之。问之曰:“汝日本之人也,何为忘本而防战我军乎?”已议定重罪,将加死刑时,守三曰:“予慕仁政化淳风,来成王臣,厚沐恩泽,顶踵难报。今也不幸为兵被掳,坐罪就死,而予心何恨之有?”翌日,上达王听,即以金银珍宝送军兵,以赎守三之罪也。当我圣君到萨州之时,守三请乞扈从而将以赴萨州,圣主留居之于中山而守护王城也。[11]6叶上-6叶下
山崎二休是日本越前人,自幼学医,后云游四方。他得知琉球与中国交易繁盛后,认为琉球应当有中国的医术流传,因而远赴琉球求学,不想却因自己的医术被拔擢为御典药。己酉年(1609)萨摩入侵琉球,二休作为守军英勇奋战,击退萨摩军队的进攻。尚宁王投降后,二休被俘,在即将被处决之际为尚宁王赎回,后被委以留守王城的重任。山崎二休作为医师在日本名不见经传,本欲远赴琉球学习中国医术,却立即被作为医师重用,印证了前引《球阳》尚质王四年(1651)“始置御典药官”条中所载琉球在察度王时代之后“已历数世,无人敢为(医师)者”的记录。
(二)萨摩入侵与琉球医学的独立(1609—1651)
萨摩入侵以后,琉球医学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前引《球阳》尚质王四年(1651)“始置御典药官”条继续写道:
乃请萨州医生而令治疗人民疾病焉。崇祯丁丑,那霸叶自意(俗名休意)随尚亨(具志,川王子)朝盈往自萨州以赴京都,时从寿德庵玄由法眼悉学医道焉。至庚辰年,尽传精奥而归国。是年,王深宠爱之,擢为太医官(俗称御典药官),遂赐茅宅于山川邑而移居焉。自此之后,人民或入闽州,或赴萨州,皆学医道,而其术愈精,至今相继不敢少绝也。[11]20叶上
可见琉球主要通过招聘医师来琉及派遣人民赴海外学习两种方式吸收医学科技,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医学水平。
招聘医师方面,萨摩入侵之后,萨摩医师随萨摩所派的奉行来到了琉球。尚宁王二十五年(1613),琉球王府开始主动招聘两名萨摩医师常驻。[6]596尚丰王二年(1622),世子浦添王子尚泰病,琉球遣使赴萨摩求医来国医治。[5]43上述萨摩医师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琉球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留学方面,正如前引史料所述,琉球第一位医学留学生是叶自意,即山崎二休之子山崎守庸(山崎休意,通称山崎,1611—1662)。他于崇祯丁丑年(1637)经萨摩赴日本京都,随从名医寿德庵玄由学医,至庚辰年(1640)学成归国。山崎守庸医术高明,得到了琉球王的宠爱。尚质王四年(1651),琉球王府初设“御典药官”g前述山崎二休就任的“御典药”与此处的“御典药官”不同,前者是侍奉国王的临时官职,后者则是常设官职。,任命山崎守庸担任该官职并赐与家宅。由于萨摩奉行认为山崎守庸的医术已不逊于日本医师,琉球王府于同年停止招聘萨摩医师,历时38年的萨摩医师招聘制度宣告终结。[6]597
停止招募萨摩医师、设置“御典药官”由琉球人担任以及派遣琉球人留学中国和日本学习医学,标志着琉球医学实现了相对的独立。
(三)独立后的琉球医学(1652—1872)
自1652年开始,至日本吞并琉球的1872年为止,是琉球医学相对独立的发展的时期,其内容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第一是医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在1651设立“御典药官”之后,琉球王府根据本国需求,陆续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医官制度(括号中数字为初设年份):在王城中,设置主要为国王及其家人服务的“御典药官”“御医者”(?)“御典药相付”(1715)“御医者相付”(1715);为最高级神女服务的“闻得大君加那志御医者”(1732);为王子服务的“王子附御医者”(?);为三司官服务的“三司官医役仪者”(1736?);负责城内城外诊疗、急救等医疗活动的“纳殿诘医者”(1743)“下库理御番医者”(1750)“下库理御番医者寄役”(1766);负责王家御药园草药栽培管理的“御药园挂医者”(1769);为外国人服务的“夷国方系医者”(1802);负责为朝贡冠船提供医疗服务的“冠船御用闻方系医者”(?)负责推广牛痘的“牛痘系医者”(1860)等医官。而在八重山、宫古等离岛地区则设置驻岛医官“诘医者”(1744),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这些官职全部由琉球人担任。[5]46-58
第二是医师的培养。如前所述,自17世纪上半叶起,琉球人不间断地远赴中国(主要是福建)、日本(主要是萨摩)留学,学习先进医学及医疗技术,据稻福盛辉统计,在1637—1872年间赴中国、日本留学的琉球医师多达88人,这些医师回国后或成为驻守王城的中央医官,或成为王府派驻宫古、八重山等地的驻岛医官,亦有自行从事医学事业之人。[5]65-106不仅如此,为了鼓励人民从事医学,无论是士族还是平民,琉球王府均允许其行医,对于医术高明者,王府会给予高额奖励甚至晋升身份:例如从平民晋升为士族,或由较低的等级士族晋升为较高等级士族。[13]
第三是医学科技方面的成就。琉球医师在向外国(主要是中国,见本论文第三节)学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了全麻状态下的兔唇修补手术以及人痘、牛痘的接种等,并著有以琉球群岛物产为研究对象的本草学著作《质问本草》《御膳本草》,此外还留下了向中国名医求教医学问题的《琉球百问》。
在这一时期,琉球医学系统依靠本国人才实现了正常运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直到日本吞并琉球之后,琉球医学才逐渐被日本所引入的近代医学所取代。[5]109-135
三、琉球医学科技来源考辨
如前节所述,琉球医学主要受到来自中国和日本两方面的影响。那么,来自哪个方面的影响更具有决定性作用?琉球医学是不是日本医学的一个分支?针对这一问题,本节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琉球医师的留学经历
琉球医师获得医学知识的最重要途径是留学,通过对琉球医师留学、任官经历进行分析,可以考察琉球医师留学背后隐含的意义。现参考稻福盛辉《冲绳医学史——近世·近代编》相关章节,将琉球赴中国、日本留学医师及其留学、归国年份列记于下表。表中医师官至御典药、御医者等高级中央医官者以◎标识;官至下库理御番医者等一般中央医官者以○标识。对琉球医学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标志性人物以粗体标识。
表1 琉球医师留学一览表h本表参考稻福盛辉:《冲绳医学史——近世·近代编》第65~106页制作,数据经考证后略有修正。
续表:
由表可知,1637—1872年的235年间,琉球至少有88名医师远赴中国或日本留学,比例如图1所示。其中仅具有中国留学经历者24人,仅具有日本留学经历者54人,同时具有中日两国留学经历者10人。从留学国别来看,日本占比远大于中国。稻福盛辉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前往萨摩的海路较前往福建的容易,且留学萨摩的费用低廉。[5]67
若统计这些医师的留学年限,则可知留学年限合计1年的有10人,2~3年的26人,3年以上的38人,留学年限不明的14人,比例如图2所示。按时间序列来看,随着时代的推移,琉球医师留学年限呈降低趋势:17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医师的留学年限以3年以上为主;18世纪下半叶降低,留学2~3年的医师占比提高;而到了19世纪,留学1年的医师大量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琉球早期医学水平较低,医师需要从到国外零开始学习,经过长期积累才能掌握医疗技术,因此留学年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琉球医学有了一定的积累,医师可先在本国接受医学基础教育,之后再出国留学,因此留学年限缩短。
图1 琉球医师留学国别比例
图2 琉球医师留学总年限比例
分析琉球医师留学回国后的去向可发现,中官至中央高级医官者达23人,官至中央一般医官者达25人,比例如图3所示。不仅如此,根据史料来看,绝大多数担任中央医官的琉球医师具有留学经历。[5]65—106由此可见海外留学经历对琉球医师来说是成为中央医官的重要条件之一。
图3 琉球留学归国医师最高官职比例
单从医师留学国别分布来看,琉球医学受日本的影响大于中国。然而事实是否如此?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进一步就琉球的医学典籍进行考辨。
(二)琉球医学实践中使用的医学典籍
医学典籍是医学知识及医疗技术的载体,通过研究时人所阅读的医学典籍可以得知其医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关于琉球医学实践中所使用的医学典籍,《球阳》卷十三尚敬王二十四年(1736)“颁赐《普救类方》医书诸郡检者”条中有:
自古球阳有人罹病,皆用中和(华)i《球阳》筑波本作“和”,《球阳》校订本(伊波本)“华”。药疗治。诸病到于诸郡,无用医药类方。以《普救类方》授诸郡检者j检者:琉球王府派往地方诸郡间切(村)负责凋敝村落重建的官员。,眼前许多以草木,人间日有欲救疾病焉。[14]24叶上
可见,直至1736年为止,由于缺乏对本国本草药用价值的了解,琉球人在治疗疾病时仍然依赖中国药物,在地方诸郡无人使用医药类方。因此,琉球王府将《普救类方》赐予地方诸郡,让国人识别身边草药以作治疗之用。《普救类方》成书于1729年,是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吉宗命医师林良适、丹羽正伯撰写的针对庶民的汉方药书,书中以绘图的方式向读者提供了识别身边药草的方法,并提供了主要使用这些药草的各类药方,其中部分药方引用自《本草纲目》。[15]《普救类方》的引进为琉球医学实践提供了参考,亦为此后琉球医师撰写《质问本草》和《御膳本草》k见第三小节“琉球医学科技杰出成就及其来源”。提供了本草学知识基础。
琉球人在医学实践中也使用过《普救类方》以外的医学典籍。日本学者高津孝在近年的调查中发现,琉球久米岛的与世永家、上江洲家以及吉滨家文书中均有琉球王国时代的医书留存。
与世永家文书现寄存于名樱大学,其中有一个专门收藏医书的木箱——“医书入箱”,上书“咸丰九年己未 六月吉日 全 与世永记”,箱内有一份藏书清单,内容为:
《大成论》壹册;《医方集解》六册;《寿世保元》拾四册;《古今方汇》壹册;《疮疡经验全书》四册;《黄帝内经素问》壹册;《伤寒舌鉴》壹册;《医学发明》壹册;《溯洄集倭语钞》壹册;《张景岳新方汇》壹部;《疮痘麻疹方》壹部;《引痘略》壹部;《汤液本草》壹部;《增订本草》上下卷弐册;《御膳本草》壹册;《麻疹疱疮养生传》九册;《诸病养生传书》四册;《卷怀灸镜》壹册;《汉字未详万类》壹册;《药种代附张》壹册;《脉》;《黄帝大成论》壹册;《寿世保元》之内辛集八卷壹部。[16]74-75
清单所载书籍中,《御膳本草》为琉球人渡嘉敷通宽所撰,《卷怀灸镜》《普救类方》《古今方汇》为日本人撰,《疮痘麻疹方》《麻疹疱疮养生传》《诸病养生传书》《脉》作者未详,《药种代附张》及《汉字未详万类》并非医书,其余均为中国人所撰医书。清单上的书籍多已散佚,现在的与世永家文书仅存《医方集解》三卷,阙下卷二,清汪昂撰,为和刻本;《疮疡经验全书》十三卷,存一、三、七、八卷,元窦默撰,浩然楼刊中国刊本;《疮疡经验全书》残叶,中国刊本;《医学发明》一卷,金李杲撰,中国刊本;《普救类方》,日本林良适、丹羽正伯撰,和刻本;《溯洄集倭语钞》十卷,存卷九,日本冈本为竹撰,和刻本。[16]75-78l关于这些书籍的内容可参看马继兴:《日本历史上保存与发现的中医药古文献》(载《中医文献杂志》2009年第5期)。
上江洲家及吉滨家文书中所藏书有:请何钟台撰《达生篇》,明汤处士撰《保产机要》,《灸法》多本;琉球金城元顺(即金城纪嘉,1716—1782)撰《大医元顺疱疮传书》;琉球渡嘉敷通宽(1794—1849)撰《御膳本草》《疱疮传》《麻疹传》;琉球渡嘉敷通起(?—1866)撰《好生要传》;写有“琉球笃肇绪”署名的《卫生便览》。[16]78-79
这些文书曾经的收藏地——久米岛位于琉球本岛以西约90千米的位置,面积约为琉球本岛的1/20。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岛上所藏的这些医书中,包含了医经、诊法、方书、内科、妇·儿科、外·伤科、针灸·推拿以及综合性医书[16]76-79,可谓门类齐全;文书中医书大部分为中国或琉球人的著作,仅有的三部日本医书《卷怀灸镜》《普救类方》《古今方汇》也均为传统的汉方医书,未发现江户时代盛行于日本的荷兰医学相关著作。
琉球医典多用中国典籍和汉方医学,看来受中国医学的影响更大。然而日本江户时代虽然荷兰医学盛行,但医学的主流还是汉方医学。那么琉球的汉方医学受中国汉方医学影响更大还是受日本汉方医学影响大?它一个独立的医学体系还是日本汉方医学的分支?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通过琉球医学科技的杰出成就进行考辨。
(三)琉球医学科技杰出成就
在琉球医学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全麻兔唇手术的实施、人痘和牛痘的接种、《质问本草》和《御膳本草》的编纂等标志性成果。这些成果是在一批杰出医师的推动下实现的。考证这些成果的来源以及取得这些成果的杰出医师的学医、从医经历,有助于理解琉球医学的知识来源。
1.高岭德明(魏士哲)与全麻兔唇手术
高岭德明(1653—1738),11岁时随金正春赴福州学习语言,三年后的尚质王十九年(1666)归国。17岁时,由于闽人三十六姓中的魏氏子嗣断绝,高岭德明便受王命入籍继承了魏氏香火,称魏士哲。尚贞王二十年(1688),高岭德明作为副通事与毛起龙等人搭乘贡船来到福州。次年二月,他向云游至福州的中国医师黄会友学习了兔唇修补术,并获赠医学秘籍一卷,同年五月回国。十一月,高岭德明为王世孙尚益成功实施了全麻下的补唇手术。萨摩奉行村尾源佐卫门听说此事后,向高岭德明索要去了其带回的秘籍。[5]101-102
与手术本身相比,兔唇修补术成功的关键还在于麻醉。日本首例全麻手术是华岗青洲于1805年实施的乳癌摘除手术,晚于高岭德明的兔唇修补术116年。而日本首例兔唇修补术是由岚山浦安于1687年实施的,采用的是荷兰医学的方法,与高岭德明所用的中国医学方法完全无关。[6]599
2.岛袋宪亮(晏孟德)与口舌疮治疗秘方
岛袋宪亮(1700—1769),唐名晏孟德,尚敬王四年(1716)随琉球医师楚南安忠等学医,尚敬王十二年(1724)留学中国,在福州随王允理学医3年,又赴北京太医院受教于御医霍桂芳、沈宏审等。他于返回福州的途中,在浙江钱塘县得到口舌科名医沈汝梅的秘传后,于尚敬王十五年(1727)归国。萨摩藩得知岛袋宪亮得传口舌疮治疗秘法,便邀请他传授这一医术。岛袋宪亮于尚敬王二十二年(1734)赴萨摩传授医术,由于成绩斐然,于翌本(1735)归国之际得到了萨摩藩主岛津家的嘉奖。归国后的岛袋宪亮或任中央医官,或任离岛的地方医官,为琉球的医学事业奉献终身。[5]90
3. 岛袋宪纪(晏承烈,吴继志?)与《质问本草》
如前所述,琉球曾因没有自己的本草知识,而在1736年将日本本草书《普救类方》颁布于地方。改变这一状况的是琉球本草学著作《质问本草》的问世。《质问本草》是一部优秀的本草学著作,1984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将中医研究院藏日本天保八年(1837)本《质问本草》影印出版后,该书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重视,出现了诸多相关研究成果。中医古籍出版社的出版前言叙述了该书的作者内容及编纂过程:
本书作者吴继志,字子善,琉球中山人,业医。乾隆中叶,吴氏采集琉球本土及土噶剌夜久诸岛所产的药用植物数百种,将其根株枝叶花萼果实等生长情况绘图详注,或制成标本,甚至以盆栽生物通过琉球来华的贡使及琉球在华游学者,与我国各省精于医药者往复考证,经过十二年的长期钻研,不懈努力,共考订药物一百六十种而成本书。[17]前言1
这段描述是根据原书中藤原高猷、菅原利保所撰写序言写成的,对该书内容及编撰过程叙述到位,但未考证吴继志究竟为何人。嗣后,我国学者提及琉球医学时,亦仅参考《质问本草》本身的内容论述中琉医学交流,[18]未考证其作者。其实日本学者东恩纳宽惇在《医学论考》中已详细考证了该书作者吴继志的真实身份:他很可能就是岛袋宪亮的养子岛袋宪纪。岛袋宪纪(1738—1808),唐名晏承烈,取自《诗经·毛序》“宣王承厉王之烈”,意在继承其父岛袋宪亮之志,因此吴继志可能是他的另一个架空名。他于尚穆王十八年(1769)赴萨摩留学时受萨摩之命,携带琉球群岛所产本草交予萨方收藏。他在萨摩留学时向石神元哲、阿野道恕、图师长益、宫内享节等学习医术,向伊地知有苏等学针,尚穆王三十二年(1783)回国,翌年成为御典药,于尚灏王五年(1808)年去世。[5]90[19]129,111-134
岛袋宪纪虽然在萨摩留学长达十五年而从未赴华,但是其著作《质问本草》所采的植物均来源于琉球群岛,且该书编纂过程中主要咨询的对象是中国的专家,故可认为该书是在吸收中国本草知识的基础上,对琉球地区的本草进行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4.上江洲伦完(陈开基)与人痘接种术
上江洲伦完(1732—1812),唐名陈开基(行一),尚穆王十五年(1766)赴萨摩留学,随野吕玄龟学习医术。留学期间琉球天花流行,他便向长崎医师学习中国鼻干苗法人痘接种术,随后回国种痘,是为琉球种痘之开始。此后,一旦发生天花流行,上江洲伦完就为人民实施种痘,其功绩得到琉球王府的认同,被赐姓为新嘉喜,其家族此后世代为医,成为琉球著名的医学世家。[5]87-89
鼻干苗法人痘接种术早在1744或1745年便已由杭州医师李仁山传至日本长崎,载有人痘接种技术详解的《医宗金鉴》亦于1752年传至日本。然而由于鼻干苗存在一定的风险,传入日本之初医师多不敢使用,直至1790年才由秋月藩医绪方春朔实施大规模接种。而上江洲伦完在1766年便通过日本医师学到这项技术并立即归国实施接种,体现了琉球人民对我国医术的巨大信任。[20]
5.渡嘉敷通宽(吕继续,吕凤仪?)与《琉球百问》《御膳本草》
《琉球百问》是中琉医学交流史的重要文献,该书长期以来都是中琉文化交流史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然而,国内学者多数仅知该书为琉球医师吕凤仪针对琉球病人的医疗方案向江南名医曹仁伯的提问以及曹仁伯的相关答复,而对吕凤仪何许人也一无所知。据高津孝等学者的研究,吕凤仪极有可能就是琉球御医渡嘉敷通宽,而《琉球百问》中的某些病例可能就琉球国王尚灏的病症。[16]56-72
渡嘉敷通宽(1794—1849),唐名吕继续(行一)。尚灏王十四年(1817)赴中国福州,向诸汝乡、黄荣秋、施天铎学习内科、外科及眼科,翌年随毛安度到北京,随太医院张垣学医。尚灏王十六年(1819)回到福州,翌年归国,随后被任命为中央医师。尚灏王二十一年(1824),渡嘉敷通宽再赴中国留学,向周宗起、陈元犀、刘济川学习内科,向端木良学习外科,向叶炳南学习妇科,向陈士渤学习儿科。在留学期间的尚灏王二十三年(1826),渡嘉敷通宽被任命为御医者,尚灏王二十五年(1828)归国效命,从医终身。[5]97-98、[16]56-12
渡嘉敷通宽著述颇丰,有记录供应琉球国王餐桌的约300种食材的特性及禁忌的《御膳本草》,也有关于传染病的著作《疱疮传》和《麻疹传》。[16]78、[21]
6.仲地纪仁(松景慎)与牛痘接种术
仲地纪仁(1789—1859),名医金城纪昌之子,唐明松景慎,幼年时随父亲学习医术,尚灏王二年(1815)赴中国留学,向石家辰学习内科及外科,向石联魁学习眼科。尚灏王五年(1818),仲地纪仁在回国途中遇台风漂流至萨摩,滞留期间向越山玄悦学习内科,向宅间瑞庵学习外科,次年归国。此后仲地纪仁行医数十载,在尚灏王二十一年(1824)因治疗漂流至琉球的中国人而得到琉球王府的褒奖。仲地纪仁对琉球医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学习及推广牛痘接种术。1846年,仲地纪仁向来访琉球的传教士伯德令学习该技术,并在本地母牛乳房上找到了痘种,成功实施了人体接种。迅速掌握了牛痘接种术的琉球王国甚至于1853年派遣医师渡嘉敷通起向曾经的老师萨摩传授牛痘技术,标志着琉球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领先于日本的地位。[5]84[20]
通过以上可知:为琉球医学做出过标志性贡献的医师大部分具有留学中国经历,而这些标志性贡献大部分是在学习中国医学的基础上实现的。不仅如此,从以琉球地区本草为研究对象的《质问本草》《御膳本草》的编纂,到针对琉球人所患疑难杂症向中国医师提问的书信集《琉球百问》的成立,再到琉球医师对中国人痘技术毫无置疑地信赖,均体现了琉球医师不仅具有强烈的琉球国家意识,而且对中国医学表现出巨大信赖。
四、结论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对琉球医学作以下总结:琉球医学的成立,建立在向日本汉方医学学习的基础之上,它的发展是不断向中国和日本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自身医学体系的过程。然而,琉球医学发展史上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大部分建立在对中国医学的学习的基础上。借助新学到的先进医学科技,琉球医学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越了日本,成为了日本的老师。就连琉球医学史研究的大家金城清松也不得不承认:“在日本,也有南蛮医学m南蛮医学是指16世纪后传入日本的西班牙、葡萄牙医学。及荷兰医学的移入,但是它们均未传至琉球。自山崎二休渡来起,至琉球‘废藩置县’n1872年日本为吞并琉球,强行将琉球王国改为“琉球藩”,封琉球国王尚泰为“藩王”。1879年,日本政府废“琉球藩”,设“冲绳县”,完成了对琉球王国的吞并。为止的约300年间,都是汉方医。”[6]601因此,可以认为琉球医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医学体系,对这个体系起到决定性影响的是中国传统医学,它不是日本医学的一个分支。
[1]韩结根.从现存琉球王国汉文文献看中国文化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2.
[2]陈侃.使琉球录[M].台北:大通书局,1984:30.
[3]郑若曾.琉球图志[O].康熙癸酉重镌本,1693.
[4]冯立军.浅谈明清时期中国与琉球中医药交流[J].历史档案,2007,(1):65-73.
[5]稲福盛輝.沖縄医学史——近世·近代編[M].若夏社,1998.
[6]金城清松.琉球医学史概説[J].東京女子医科大学雑誌,1963,(11):595-602.
[7]郑秉哲,蔡宏谟,梁煌,等.球阳(卷一)[O].筑波本,出版项不详.
[8]真栄田義見,三隅治雄,源武雄編.沖縄文化史辞典[M].东京:東京堂出版,1973.
[9]下野敏見.琉球文化圏の墓制と祖霊祭[J].日本研究,1999,(12):101-119.
[10]蔡文高.福建省西部地域の洗骨改葬:沖縄との若干の比較もかねて[J].比較民俗研究,1996,(13):12-42.
[11]郑秉哲,蔡宏谟,梁煌,等.球阳(附卷一至二)[O].筑波本,出版项不详.
[12]裴国献,顾立强,于立新,等.异体手移植二例报告[J].中华医学杂志,2000,(6):416-421.
[13]安藤奈々.近世琉球の身分制と身分上昇―医者の事例を中心に―[J].学習院史学,2012,(50):86-102.
[14]郑秉哲,蔡宏谟,梁煌等.球阳(卷十三)[M].筑波本,出版项不详.
[15]佚名,医薬知識の普及(『普救類方』)[EB/OL].山口县文书馆.[2017-05-10].http://archives.pref.yamaguchi.lg.jp/user_data/upload/File/ags/3-3-3-020.pdf.
[16]高津孝.博物学と書物の東アジア——薩摩·琉球と海域交流[M].宜野湾:榕樹書林,2010.
[17]吴继志.质问本草[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4.
[18]陆臻杰.《质问本草》——中琉医药交流的结晶[J].文史知识,2016,(7):103-106.
[19]東恩納寛惇.医学論考[G]//琉球新報社.東恩納寛惇全集9.东京:第一書房,2001.
[20]董科.近代以前琉球地区的天花疫情及防治[J].三明学院学报,2016,(3):78.
[21]渡嘉敷通寛.御膳本草(中城本)[EB/OL].(2015-03-31)[2017-04-18].http://manwe.lib.u-ryukyu.ac.jp/d-archive/s/viewer?&cd=00063390.
(责任编辑 王 珑)
Abstract:Ryukyu didn't form its own traditional medicine as its civilization started very late.It was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e 16th century,Ryukyu medical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recruiting foreign doctors and sending students to China and Japan to learn medical science.The main content of Ryukyu medical science 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ts symbolic achievements,such as surgery cleft lip surger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independently;compilation of local materia medica;variolation and vaccination,are directly based on Chinese medicine.Ryukyu medical science does not have a clear inheritance relationship with Japanese medicine and it is a medical system independent of Japanese medicine.
Key words:medical history of Ryukyu;Wu-Jizhi;Lv Feng-yi;Zhiwen-Bencao(Questions about materia medica of Ryukyu);Liuqiu-Baiwen(100 medical questions about Ryukyu)
A Brief Review of Ryukyu Medical History
DONG Ke
(Faculty of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18,China)
R-09
A
2095-2082(2017)04-0066-12
2017-05-26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3YJC770009);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C类项目(浙人社发[2015]99号)
董 科(1983—),男,四川广安人,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化交涉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