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西式商业花艺伴手礼中融合中华传统插花文化的构想

2017-04-15王汐龙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花材西式花器

王汐龙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现代西式商业花艺伴手礼中融合中华传统插花文化的构想

王汐龙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花卉行业无论从原材料供应,到运输、仓储、分销、制作、展览等各个环节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发展。就我国来说,花材种类的丰富程度已经解决了花艺设计环节中“等米下锅”的局面,因此,设计灵感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花艺的设计,从中式到西式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对西方来说,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探索是广大花艺从业者与爱好者在现代花艺设计中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对中国来说,对西方花艺的理解与吸收是让花艺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如今,在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的商业花艺伴手礼中,却尽是西式花艺的文化底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商业花艺伴手礼这一细化领域,也理应有中式花艺的一席之地。该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插花在商业化、生活化设计中的文化对比,浅论我们在这一生活化场景中,将商业花艺伴手礼融入中华文化元素的可能性,使我们能够在花艺领域博采众长,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让中式花艺,也能在商业花艺这一能开遍世界角落的领域大放异彩。

插花;商业花艺;伴手礼;中西方文化对比

一、现代西式商业花艺伴手礼简介

现代商业花艺伴手礼,也叫做现代西式商业花艺伴手礼,是西方花艺这个大文化体系下非常小的一个分支,现代商业花艺伴手礼是基于西洋插花的设计理念的一种便携性的花艺表达形式,其优雅精致,简洁明朗,便于携带,是现代社交活动中不可多得的优质的传情达意的随手礼物。因此了解整个西方花艺的发展历程,对促进整个花艺文化的进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中华传统插花文化简介

(一)中华传统插花文化的起源

中华传统插花文化时间跨度久远,至于源起目前有两派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源起于佛前供花,且受印度影响较大,僧侣及教徒将插花供于道场,焚香礼佛。第二种说法是源于民间习俗与生活场景,笔者赞同第二种说法,从出土的夏商周时期的陶土器物、还有青铜器物上就可以看出,距今5000多年的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将花卉的团纹路绘制在这些器物上了。自此,花卉开始承担一种社会功能,也就是人与人的社交功能,由植物本身的美观渐渐与各类美好事物与美好寓意挂钩,变成了一种十分鲜明的表达情感的符号。

(二)中华传统插花文化的特点

讲究对称。多用于体现规整严肃之感,融合了山西民间大院的建筑特色,严整而有层次感,体现出整个作品的肃穆端庄大气。

强调自然美。中国传统插花一直以来贯彻的原则与中华传统园艺的原则相同,即“虽为人做,浑然天成”,强调整个作品的自然协调,线条流畅而不做作。与中国画相通的是,在中国传统插花中,也十分注重“留白”,没有西方花艺几何形状般的层层填充,中国插花作品时而盛大,时而寂寥,时而浓艳,时而平淡,

注重作品的引伸含义。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如“岁寒三友”,在作品中仅需寥寥数枝松竹梅错落插制,就能用来表现文人墨客的高风亮节。

(三)当前中华传统插花文化面临的尴尬

第一,难以发展与传承。其中最为显著的原因,就是中华花艺的商业化进程停滞不前。我们的邻国日本,从中国引进花艺,融合日本本土文化后衍生出自己的“花道(华道)”,发展至今仅花艺流派就号称三千家,其中以日式花道的开山流派,也是皇家御用流派池坊流、以规整严谨和生产知名花剪等插花器具著称的金田流,擅长使用竹子制作大型花艺作品的草月流等流派比较出名。其中草月流便是将日式花道进行商业化推广最为成功的一家流派,其作品除了精致可人的小型花艺,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大型花艺,大到甚至一间屋子都盛放不下的盛装花艺,在满足艺术鉴赏的同时,也满足了各类商演、展会、甚至婚礼等商业化需求,而该流派所代表的日式花道本身,也因为商业利润的激发、资本的催生得以更好地传承、推广、发扬光大。

第二,花器与花材的开发。西式花艺花器与花材的种类丰富而完善,线性花材、块状花材、填充花材、异形花材等分类明确,具体花材如玫瑰、百合、栀子叶、巴西叶、绣球、刚草、红掌、满天星、天堂鸟等等等等,品种繁杂众多。花器的种类和材质也琳琅满目,其中以玻璃质、塑料质与纸质应用最为广泛,且不断追随潮流,更新迭代。

三、中华传统花艺和现代西式花艺伴手礼的相通之处

(一)中西方在设计过程中都会坚持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

西式花艺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着严格的与建筑学相关的设计原则,即草图、框架搭建、填充、精细修改,在伴手礼的设计中也有着颇具共性的技法流程,如花束中的设计构思、选材与处理、螺旋式搭配花束、保水处理、外包装、修改与善后,无不遵从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

中式花艺以意境为中心,弱化了严格的技法流程,但也遵循着从大体构思,到从枝干到末端的插制,画龙点睛(即重点强调),善后修改的整体思路,整体设计思路可参考水墨画绘画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二)中西方在设计过程中都会坚持层层构架的原则

花艺并不是单纯的花材的堆叠,不论是中式花艺还是西式花艺,都要遵从层层架构的原则,轮廓构架为一层,内容填充为一层,善后修改为一层,每层中每次都尽量使用同种材料、同种色调进行制作或微调,方可使得作品最为贴近最初设计思路。

(三)中西方在设计过程中都会坚持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论是西式还是中式,在伴手礼的设计过程中都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礼物对象的性别、年龄的大小、会见的地点以及周边的环境氛围,每种因素都对设计思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假设对方是位二十岁上下的姑娘,会见地点是茶馆,会见时间是傍晚,所坐的位置靠窗,窗外的景色是园林绿景,灯光亮度中等,所选择的花材就应该避免色调过重的类型,同时避免过于张扬的设计理念,选用素净明亮的色点,干净利索的提篮就要明显好于四四方方中规中矩的西洋花盒,花艺造型也应避免平面化,免得在灯光照射下与周边颜色的映衬下像一张纸一样单薄。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所处的季节,以及所选取的每种花材的保鲜度以及保存方法,以便及时调整,避免使用当季难以找寻的花材以及因不便保存导致快速枯萎的尴尬。

四、将中华传统插花文化融入现代西式商业花艺伴手礼的构想策略

(一)花器的进步与革新

中华传统插花如果以所用花器来分,则有号称瓶、盘、碗、缸、筒、篮、盆七大花器以及对应插花之分;不同阶层的插花形式渐成定式,各具特色。除寺庙外,宫廷和民间插花极为盛行。宫廷插花极显豪华隆盛、富贵典雅之气,注意容器和花材的选择,以上乘的白瓷和铜器为宜。以格高韵盛的牡丹、兰、莲为主要花材。插制时非常讲究排场和程序,力求整体环境的完美无瑕。而民间插花相对则比较自由活泼,不拘一格。

在商业花艺伴手礼中,繁盛的几何形西洋花艺与中国传统宫廷插花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对于中国人来说,瓶、盘、碗、缸、筒、篮、盆传统七大花器,无论是造型上的典雅,还是意境上的凝练含蓄,都在世界花艺领域中始终拥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但其在便携性考量上的差强人意使得中式花艺的推广进步始终缓慢,作为伴手礼,精巧、稳定是制作层面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中国的传统花器对于表达作品情感有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感官造型上需要多多吸收融合这些优质元素,并在尺寸上做出改进,以求更加精巧便携;在材质的选择上,在吸收与借鉴的基础上,不应拘泥于传统的花器材质,尤其是陶土泥瓷一类的花器,其易碎的特性不符合商业推广的要求,可借鉴纸质花盒、塑料质印花型材、金属类及亚克力等各类新型材质,以增强伴手礼的稳定性。

(二)改进传统花材供货渠道

西式花艺的供货渠道完善,从种植、采摘、打包、运输、一二级批发商交易、零售、仓储等各个环节已经十分完善,但中式花艺花材由于其种种特殊性,无法完全借用传统花材的供货渠道,以中式传统家具为例,沿用取材地、制作工坊、脱身于市集与古玩城的新型市场或许是一种更为方便的可以参考改进的渠道。除了在材料上进行打磨,向现有的供货链上靠拢外,参考中式传统家具、茶具、民间工艺品等行业的供货链条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三)发掘与创新东方传统手工艺

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传承着许许多多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如草编、藤编、竹编、陶瓷、镂雕,景德镇的瓷器、窑变的工艺、书法的技巧等等等等,相比起西方传统花器、花材等用具上琳琅满目的选择种类,中式各类花材用具市场化与商品化率并不高,但这些纷繁复杂的传统手工艺为花艺伴手礼在花材用具的开发、创新与进步上,提供了非常雄厚的技术支撑与生产基础。

伴手礼也是一样,从这个方面考虑,在融合了中式插花文化的伴手礼中,就可以不拘一格地使用各类适合的花器或者承载物,运用各种优秀的东方传统手工艺,全方位地提高作品质量。

[1]陈智娟.现代花卉艺术应用研究[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12.4

[2]苑金海.基于遗传算法的插花艺术设计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1.6.16

[3]杨帆.论室内软装中花卉的美学表达[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4.3

[4]田野.成功源自最精确的判断[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10:12-13

[5]杜军华.论插花花艺之学术地位与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6/07:4-6

[6]张洁.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产业化的技术和市场初探[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3

[7]王莲英.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简史[J].中国园林 2016/06/20

[8]刘燕.中国花文化与花卉产业[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1

[9]朱迎迎.中外插花艺术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3

[10]段云思.中国插花艺术文化价值探析[J].学园.2014/6

[11]徐莲.浅析中国古典文化在现代花艺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3/12

[12]陈佳瀛.浅论我国现代插花花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5

[13]罗春妮.中国传统插花和现代花艺对比分析[J].现代园艺.2016/12

[14]王存周.中国花艺必须具备中华民族的特色[J].改革探索.2015/6

[15]江志清.同享插花之美[J].园林绿化.2014/5

[16]向莉.中国古代插花技艺研究-以中国传统的文化品格花艺为例[J].绿色科技.2016.5

The Conception of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lower Arrangement Culture with Modern Western Commercial Floral

Souveni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the flower indus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all aspects,from raw material supply to transportation,warehousing,distribution,production and exhibition.For our country,the richness of the types of flowers has solved the situation of “waiting for the pot” in the floral design.Therefore,the design inspir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The design of the flower arrangement,from China to West,both common and different.For the Westerners,the profound explor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s the key point which the flower arrangement workers and lovers must understand and master;For Chinese,the understanding and absorption of Western floral art is the only way to spread traditional Chinese floral culture to the world.Today,the popular flower arrangement known to thousands of households is full of Western cultural background.Chinese culture is broad and profound with a long history,so Chinese flower arrangement should have its special role in the modern floral business.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mpare the cultural contrast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lower arrangement in commercialization and life-oriented design,and 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incorporating commercial floral souvenir with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so that we can learn widely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 to promote the exchange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enhance the blooming of Chinese flower arrangement.

Flower arrangement;Commercial flower arrangement;Floral souvenir;Contrast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该文章是2014年河南中医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10471051)的研究成果”

王汐龙,男,汉,河南省开封市,本科,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猜你喜欢

花材西式花器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国际学校:留学无需“小别离”
压花法的花材保存
有趣的西式餐具
家庭版西式料理
插花欣赏
插花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