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综述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责任感中国梦心理学

李 静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综述

李 静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本文论述了社会责任感的定义并对目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分析,以为今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提出参考建议,为未来社会责任感的理论发展提供借鉴或参考。

中国梦;社会责任感;综述

社会责任感关乎国家的进步和民族的命运。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梦”的实现与每位公民的成长发展紧密相连,每个公民既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也是“中国梦”的享有者。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向来是不同学科关注的热点。

一、社会责任感的概念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良好社会风尚的保障,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论探讨不仅有助于个体成长,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学者Wray lake等人(2011)认为社会责任感是一种超越个人欲望、需要和利益的价值观,驱使个体无私地给于他人帮助或奉献于社会。任亚辉 (2008)认为责任感是在血缘亲情的条件上形成的。黄四林等人(2016)认为社会责任感是个体主动帮助他人或承担起社会责任的稳定心理品质。张晓星等人(2016)指出社会责任感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由于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热爱而积极地承担起相应社会责任的高尚品德。胡海山等人(2017)认为社会责任感是从人类社会的高度出发所形成的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并切实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综上,因为各学者的学科领域不同,对社会责任感含义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作者认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社会责任感应是种心理品质,所以本研究认同黄四林等人关于社会责任感的概念界定。

二、社会责任感的测量

纵览以往研究成果,西方学者对社会责任感的关注较早,理论体系较为完善,测量工具也出现的较早。John等人(1991)编制了大五人格问卷,其中的“尽责性”分量表是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社会责任感测量工具。刘海涛等人(2011)认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从社会责任的动机、态度、策略与内容四个方面进行考察;胡保玲(2015)认为社会责任感应可以从对自我的责任感、对集体责任感和对环保的责任感三个方面进行衡量。从以往研究来看,学者们对社会责任感的具体维度划分尚未达成同一的认识。作者认为既然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心理品质,从心理视角出发开发相应的测量工具很有必要。

三、社会责任感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社会责任感的研究有很多,但多是从社会责任感的概念、特征、培育对策等层面进行探讨,而具体社会责任感的心理学视角的探讨还属于刚起步阶段,相关的实证探讨也较少。陈志绯(2012)的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感水平与志愿者活动显著相关,同时责任感的得分不会因为定期参加志愿者活动而提高,也不会因为参加活动次数的增多而上升。魏海苓(2014)认为目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水平尚佳并就如何提升社会责任感水平进行了详细地探讨。杨丽娟(2015)的研究发现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体是乐观的,只有少部分个体存在社会责任感淡薄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缺乏目标、价值错位、过强的自我意识与人格品质匮乏。黄四林(2016)等人的研究认为人际关系中的“情”与“利”共同正向预测社会责任感且共情在人际关系与社会责任感之间起中介作用。魏进平等人(2016)认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可以从政治、生命、学习、学校和网络五个方面考察其社会责任感总体状况,其研究发现虽然大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责任感,但与实际生活中的责任担当存在脱轨的问题,并从学校、家庭、网络媒体以及自身等角度对“知行不一”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尽管目前国内外有大量关于社会责任感的理论研究,但多停留在社会责任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培育对策等层面,而对社会责任感心心理机制的研究还有待更深层次的探讨。

四、展望

纵览以往文献,本研究认为今后可以从以下几点对社会责任感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第一:尝试借助心理学领域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开发相应的测量工具,不仅可以了解研究对象社会责任感总体水平,还可以获得研究对象其社会责任感在认知、情感或行为层面的具体状况。

第二,扩展社会责任感的研究范畴。以往理论研究多以大学生、青年等为被试群体。而近几年出现的虚假新闻、假冒药品等现象也相应地反映出了新闻记者、药品等行业存在的社会责任感危机问题。未来可针对这些危害人民群众利益、引起社会不必要恐慌等的一些失范行为背后的社会责任感状况进行研究。

第三,丰富培育对策。目前关于社会责任感的对策研究重在教育和监督,均属于被动式的应对管理,作者认为从主动性入手来提升社会责任感的状况更为有效,如对大学生群体可以进行精神层面的激励和帮扶等。

[1]Wraylake L,Syvertsen A K.The developmental root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J].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 Adolescent Development,2011,2011(134):11-25.

[2]任亚辉.中国传统儒家责任心理思想探究[J].心理学报,2008,40(11):1221-1228.

[3]黄四林,韩明跃,张梅.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48(5):578-587.

[4]张晓星,张力学,刘奇.“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6(2).

[5]胡海山,杨爱东.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实践养成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3):84-88.

[6]John O P,Donahue E M,Kentle R L.The Big-Five Inventory[J].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1991,18(5):367-385.

[7]刘海涛,郑雪,聂衍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3(3):35-39.

[8]胡保玲,戴吉亮.“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结构的实证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6):110-112.

[9]陈志绯.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4-87.

[10]魏海苓.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高校的实证调查[J].现代大学教育,2014(1):80-86.

[11]杨丽娟.“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J].长春大学学报,2015(2):100-103.

[12]黄四林,韩明跃,宁彩芳,等.大学生学校认同对责任感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16,48(6):684-692.

[13]魏进平,刘泽亚,杨易.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全国54所高校5237名大学生样本[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2):299-303.

李静(1987-),女,汉族,河南商丘人,心理学硕士,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猜你喜欢

责任感中国梦心理学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责任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