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风险控制导向的境外业务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3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国有企业企业

(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00)

基于风险控制导向的境外业务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张培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南京210000)

随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区域的不断扩张,有关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入,本文通过对境外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风险控制以及境外业务审计三方面的已有研究文献进行分类梳理并对其进行述评。

境外投资;风险因素;风险控制;境外业务审计

目前,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由吸收外资为主逐步转向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而在中国企业快速增长的海外并购和投资中,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国企境外投资亏损的案例已存在许多,加强对境外投资业务审计的研究具有非常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境外投资业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调整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境外投资呈现项目逐年增多,金额不断扩大,境外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特点。但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对于在境外投资方面尚处于姗姗学步阶段的国有企业来说,风险是巨大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进而表现为哪些形式,一直是理论界及企业界关心的议题。

赵曙明(1998)根据风险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将企业国际风险划分为政治风险、外汇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和技术风险六大类,而每类风险又可分解为若干子风险。岳鹏(2007)认为我国境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水平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我国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和经营经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情况;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政策和体系尚不完善。梁媛(2010)认为我国国有资产境外投资风险在目前的投资现状下,呈现五个方面:投资行业分布风险、投资区域分布风险、经济效益和收益来源风险、海外投资战略风险、投资主体结构风险。张鹏(2011)在综合分析已有研究基础上将我国境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分为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宏观风险主要指投资所在地的国家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微观风险主要指境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的定价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投资后产生的整合风险。刘澄、王大鹏(2011)认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风险有:体制束缚和运营风险,其中运营风险中包括了一系列的风险:国家政治风险、外汇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徐莉(2012)经过归纳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可划分为宏观层面、行业层面和特定企业层面等三个层面,并对每个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闻晓宇(2012)认为对央企境外投资风险分类时除了Miller的一体化风险管理模型中的指标中的一般环境、行业、公司的不确定性以外,区别于国际上其他跨国企业的特点在于:央企自身性质的影响,应加入政治风险中;央企投资行业集中于能源和矿产,应加入行业风险中;央企投资集中于亚洲、拉丁美洲,加入政治风险;央企境外投资的战略意义,本次投资是否属于贯彻国家战略意图。李碧莲(2013)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分析阐述了境外投资过程中收购方自身面临的财务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支付方式风险、融资工具风险、交易价格风险、监管机构审核风险。姜华欣(2013)总结认为中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有: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仍极度虚弱、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处于低迷、全球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抬头的趋势、跨国并购企业整合难度大、中国国有企业境外经营安全受到多重威胁。孔德海(2013)借鉴了主流的风险源分类法,将中央企业的国际化风险分为以下六类:国家风险、自然灾害风险、金融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和文化风险,并认为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央企业面对的风险应对要复杂很多,不能简单地采取一种方式来处理,而应采取外部机制与内部机制并重的方式,才能有效控制风险发生。袁敏(2013)通过对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失败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种境外投资存在的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韩师光(2014)在综合世界银行、联合国贸发会议组织以及一些投资风险防控专家观点的基础上,将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总体归纳为国家风险和企业风险两大类,并最终构建了一个具有不同赋权的风险评估体系。继而通过对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现状以及构建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量化模型分析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级别,在借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验的基础上,从国家宏观层面和企业内部风险治理机制两个角度提出了中国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的建议。徐德建(2014)认为国有企业境外资产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政治风险、文化习俗冲突风险、汇率风险、融资渠道单一风险、管理落后的风险。

经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本文将境外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归纳得出主要有以下几种:政治因素、外汇因素、文化因素、法律因素、其他因素。根据已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看出,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境外业务风险现状以及规避研究,理论层面与宏观层面较多,但是研究成果虽多其实际应用性却不强,虽能起到指导作用,却无法解决境外投资业务中风险问题。

二、境外投资业务风险控制

近年来我国国企境外投资产生重大损失的案例已有许多,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能否跟上不断加快的“走出去”的步伐,能否化解一路前行的风险困阻,将企业真正做大做强,能否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这些都需要企业强化风险控制意识,提高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水平。

岳鹏(2007)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阐释了委托代理理论对于我国境外国有资产进行监督,杜绝资产流失的意义,并从公司的角度和政府的角度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严重的境外国有资产流失情况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意见。刘澄、王大鹏(2011)认为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首先需要建立健全中国企业对外的法律体系和管理体系,其次还需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通常包括识别、评估、预警、防范四个组成部分。张鹏(2011)提出了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管理与决策的两阶段评价框架,第一阶段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将境外直接投资风险进行量化从而判断风险的总体水平,第二阶段在传统的折现估价模型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后的净现值估价方法(ANPV),并在考虑实物期权的基础上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为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风险管理与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张路(2012)对建立完善境外投资的风险控制机制进行了基本阐述,并对建立国有资本境外投资的风险控制流程、设计风险指标,构建风险评价体系提出了新的思路。其中从政府、国资监管部门、出资公司和境外运营公司等四个层面设计相应的风险指标,并以此层次结构构建相应的风险评价体系。徐莉(2012)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入手研究如何防范和控制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策略,并针对每一层面可能面临风险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邱立成、赵成真(2012)基于研究的结论,针对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中的东道国制度风险的防范提供了一定的指导:重视并加强对东道国制度环境差异的针对性研究;推进双边乃至多边投资保护协定框架和体系的建立,强化国际投资合作与协调;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唐玉阳(2012)对近年来我国国企境外投资失败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并且就如何提高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水平提出建议。周煊(2012)认为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的监管能力本质上是境外子公司的内部控制能力问题,应借用内部控制现有成熟理论,系统提出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监管的内部控制具体目标,进而找出中国国有企业当前境外监管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针对性地系统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卢碧、彭珍(2013)认为我国跨国公司境外投资面临的政治风险主要包括:政策干预风险、当地民族主义风险、劳工权益风险、恐怖主义风险,通过分析现今境外投资政治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ERM框架构建了政治风险管理体系,帮助了我国跨国企业应对境外投资实践过程中所遭受的政治风险。李碧莲(2013)认为收购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收购决策的内部控制管理、收购实施的内部控制、收购后运营的内部控制。SI Yuefang,Ingo LIEFNER,WANG Tao(2013)认为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密不可分的,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演进和发展过程出发,分析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指出了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内部控制综合风险管理的新机制。韩师光(2014)通过对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现状以及构建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量化模型分析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级别,在借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验的基础上,从国家宏观层面和企业内部风险治理机制两个角度提出了中国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的建议。徐德建(2014)针对提高国有企业境外资产风险管控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加快国有企业境外资产风险控制的相关立法、落实国有企业境外资产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手段、企业自身层面构建“三维一体”的风险管控体系。

总体来看,经过几年的发展,有关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特别是境外投资风险管理体系、境外风险控制机制的构建己经有了一定的研究,目前已不只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并积极向着实践领域延伸。而且针对境外投资风险的研究,不只是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也逐渐采用定量研究,丰富了境外投资风险控制的研究方法。但是,目前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但是实务中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且如何完善境外投资风险控制体制及机制的研究不够充分等。

三、境外投资业务审计

近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境外资产由于监督不力出现了大额损失,导致国家经济安全受到了重大威胁。为此,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必要的境外国资监管措施但效果尚不明显,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关注境外资产和投资的权益和安全情况,监督国有资产境外投资的相关情况,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已成为企业审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岳鹏(2007)从公司的角度和政府的角度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严重的境外国有资产流失情况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意见。公司角度:注重对企业经营人员的分类教育、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监督管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在实施的方式手段上的相互借鉴、建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部门之间的三位一体风险管理监督机制、引入企业预警机制、对境外子公司经营责任人进行绩效考核评价。政府角度:逐步减少国有资产在境外投资中的比重、国家近期应重点抓好境外企业的所有权管理、建立境外国有资产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境外国有资产监管的法律体系。刘峰,赵友贵(2012)认为制约国有企业境外业务审计因素有三:审计区域范围受限、审计风险控制困难、人员素质适应难。袁敏(2013)通过强调内部审计在境外投资中的作用进而指出了境外投资内部审计开展的必要性,并针对境外投资面临的风险,分析得出境外投资内部审计的内容、重点以及方式。单淑敏(2014)提出要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国有企业境外业务审计新路径——关注投资风险点的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来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刘彦军(2014)认为境外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有: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审计项目的有效实施;现行境外审计体制的欠缺,制约了审计项目的广泛开展;境外风险及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影响了审计效果;涉外审计人才短缺,难以适应境外风险管理审计要求。进而从审计环境、审计机制、审计方式方法、审计人才、部门合力监管方面提出了开展境外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对策。张龙平、李淼(2014)从政府机关对国有企业的审计职责安排和国有企业境外审计制度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制约国有企业境外审计的瓶颈因素,并对国有企业境外审计的改进提出了建议:完善政府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的法律制度、建立境外离岸区域的审计合作制度。

以上这些对于境外投资审计的研究虽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较侧重于境外投资审计的面临的困境及给出相应的建议,而这些意见偏重于理论而没有与近年来国际大环境与国家发展政策的相结合,因此对于现有问题的解决不够有效。

[1]刘峰.国家治理视角下开展国有企业境外业务审计的思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2(1)

[2]刘彦军.境外项目风险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4(1)

[3]张龙平,李淼.国有企业境外审计的制度瓶颈及其修正创新[J].商业会计,2014(13)

[4]唐玉阳.国有企业境外投资风险控制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2)

[5]袁敏.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内部审计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3(16)

[6]卢碧.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外汇风险管理研究——基于ERM框架的视角[J].会计师,2013(11)

[7]徐德健.国有企业境外资产风险管控研究[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4(2)

[8]刘澄,王大鹏.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研究[J].特区经济,2011(6)

[9]李碧莲.浅议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8)

[10]周煊.中国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监管问题研究——基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1)

[11]单淑敏.基于境外投资风险点的国有企业境外业务内部控制审计新路径选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2)

[12]SI Yuefang,Ingo LIEFNER,WANG Tao.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 Middle Path Between Ownership-Location-Internalization Model and Linkage-Leverage-Learning Model[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3(5)

张培(1993-),女,汉族,江苏徐州,硕士,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方向。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国有企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