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酒店文化建构的借鉴与启示
2017-04-15王泽光
王泽光
【摘要】酒店的竞争最终是酒店文化的竞争,我国现在的酒店文化建设中存在种种的问题,在根本上是因为没有自己的特色,本文力从文化作用于经济的角度出发,从“以人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人合一”、“忠君爱国”等方面论述了传统的精髓对中国酒店文化建设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酒店文化;建构;传统文化
现代酒店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文化。优秀的酒店究其本质在于现代化管理有着潜在的凝聚力量,它体现为酒店及酒店成员中长期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就是酒店文化的作用。现代酒店文化是支持酒店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酒店实施酒店文化战略,依靠强有力的酒店文化获得成功。但是优秀的酒店文化不是自然生成的,其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待于对它的精心培育和长期建设。根据本民族、本行业、本酒店的特点培育独具特色而卓有成效的酒店文化,是现代酒店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一
自八十年代酒店文化问世以来,它在中国也有了长足地发展,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中国酒店文化的建设也存在着种种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色彩的酒店文化。该观点认为酒店文化单纯就是在新时期酒店的政治思想工作,完全以贯彻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指示精神为主。在某些国有酒店中,酒店文化工作者必须是具有较强党性的党员干部,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个别人把讲奉献、学雷锋时刻挂在口上,并不考虑实际工作的效果。酒店的政治就是管好酒店,创造效益;酒店员工要讲奉献、讲艰苦奋斗,但更要讲价值的回报,要讲激励机制,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口号化了的酒店文化。有的酒店,你走进大门,就会发现从走廊、办公室、到各车间的墙上四处可见形形色色,措词铿锵的标语口号,如“团结”、“求实”、“拼搏”、“奉献”等。这本无可非议,但它是否能真实地反映本酒店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管理风格;能否在全体员工中产生共鸣;能否真正地起到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是否有本酒店的特色,恐怕连酒店的决策者本身都说不清楚。有人张口就讲“以人为本”但怎么叫以人为本呢?这是把酒店文化空泛化、形式化、口号化的典型现象。
3、酒店文化认同化。认为只要一个公司内的大多数人认可一种价值观,它就是酒店文化。取得大多数人的认可只是建立酒店文化的第一步,酒店文化还必须形成酒店的行为准则,并被所有人遵守。也就是说,员工认可的价值观和员工必须遵守的价值观不一定是一致的,而只有从员工身上体现出的价值观,才能说是酒店的文化。
4、酒店文化的文体化。有的酒店把酒店文化看成是唱歌、跳舞、打球。于是纷纷建立舞厅,成立音乐队、球队,并规定每月活动的次数,作为酒店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客观来说,这些对酒店来说是必要的,它能增进友谊、沟通感情,但这些可能是部分文体爱好者的事情,不能靠此去挖掘人才、发现人才和留住人才,因为酒店毕竟不是专业文体团体,这是对酒店文化的浅化。
5、酒店文化的表象化、僵化。有人认为,酒店文化就是创造优美的酒店环境,注重酒店外观色彩的统一协调,花草树木的整齐茂盛,衣冠服饰的整洁大方,设备摆放的流线优美。有人认为,酒店文化一旦制定就长此以往,百年不变等等。殊不知酒店文化也需要创新。对酒店文化认识的曲解或片见,主要表现以上几方面。除此之外,还有的认为是酒店的规章制度,酒店员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酒店的知名度等种种错误的看法,这些都是不全面、不科学、不深刻的。文化是要有底蕴的、有根基的。每个酒店都有自己不同的创业和发展的轨迹,由此而形成不同的酒店文化特色。笔者认为,中国酒店文化要有发展的根源,这种根源就要从传统文化精髓中汲取营养和动力,所以我们引进酒店文化管理方式有意识的建立中国酒店文化,必须充分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为建立有中國特色的酒店文化而服务。
二
传统文化是发端于历史、流传于现代的文化,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它是一座价值无与伦比的伟大文化殿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酒店文化的心理价值,已经被国内外许多事例所昭示。日本学者伊藤肇曾经指出:“日本酒店家只要稍有水准的,无不熟读《论语》和《道德经》,孔老的教训给他们的激励,影响至巨,实例多的不胜枚举”。(引自《东方人的智慧》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被人们称道的所谓“松下精神”,主要来自中国儒家传统中的和谐、内省、律己、忠诚、献身等价值观。日本许多著名酒店家把中国古代的格言警句,作为自己的经营座右铭和处世为人的准则,特别是强调管理者修养的,比如“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论语·子路篇》),“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盐铁论·疾贪》),“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贞观政要·君道》)等,对日本的酒店家来讲,都是十分熟悉的。被西方人士成为东南亚地区经济“命脉”的一些著名的酒店家,如印尼的林绍良,新加坡的郭芳枫,香港的李嘉诚、霍英东、包玉刚,台湾的王永庆,泰国的陈弼臣等,无不是饱受儒家文化熏陶者,他们的名言就是把经营的基点放在“《论语》加算盘”之上,注意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于管理实践之中。
传统文化作用于经济,转化成有中国特色的酒店文化,最基本的方式是文化作为经济运行的环境和背景,特定的国民心理积淀、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传统、民族风习等一系列文化因素构成了经济活动的文化背景,它们通过影响经济活动主体的精神状态、思维习惯、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这种影响是潜在的、间接的,同时又是既定的、自发的,因此,在经济运行中,每一个活动主题都无可回避的感受到文化背景的深沉力量。也即是传统文化对酒店文化、酒店经济运行的深沉力量。文化背景的差异,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反映出来,换言之,酒店经济活动、酒店文化总是程度不同地接受来自传统文化背景的作用力。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是西方学者重视文化背景分析的代表人物。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等一系列著作中,系统的讨论了宗教、哲学对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影响。他认为,新教伦理孕育了勤奋、节俭、善于创造和积累的资本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恰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发挥效率的哲学前提。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可作为一种文化理念,被管理者加以改造、加工、选择,用以资源的开发、塑造、控制,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它们提高了酒店职工的热情和责任感,继而转化为一般的、无差别的物理力量,耗费在劳动过程中,以至于我们在看到日渐递增的商品体积外,再也找不到文化的蛛丝马迹了。至此,文化已成功的转化成为一种经营理念。
三
正因为传统文化可以成功的转化为一种酒店的经营理念,所以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酒店文化,就必须从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当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决不是食古不化,而是要立足于实践,古为今用,赋予时代生机,把现有的传统文化融合与现代文化之中。
1、现代酒店文化的“以人为本”和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贵”
两千年前的大军事家孙膑,在《孙膑兵法·月战》就指出:“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以人为本的酒店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通过对人的激励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来更好的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契合。如何塑造以人为本的酒店文化,酒店文化特性怎样才能体现以人为本,这就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的成分。古代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它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的自觉性。这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把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肯定人具有高于万事万物的价值。《尚书·泰誓上》就讲:“唯人,万物之灵”,《列子·天端》上讲:“天地万物,唯人为贵”,无不高度重视人的作用。“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与“天”、“地”并列的“三才”之一,“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中庸》)。其次是肯定个人在社会中的自我价值。从孟子的“人人有贵于己者”(《孟子·告子》),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将进酒》),到“恃人不自恃”(《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始终洋溢着自信的精神。再次是重视别人,肯定别人,由己推人,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土光敏夫在《酒店经营管理之道》一书中提出了“酒店即人”的概念。彼得·德鲁克在《管理——任务·责任·实务》一书中也提出了“人是最大资源”的概念。这种重视人的作用的观念与酒店文化的宗旨是相吻合的,有利于酒店各项工作中突出人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调动酒店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职工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到社会主义生产中来。
2、现代酒店文化的“群体和谐”和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现代酒店文化强调沟通比权力重要,酒店员工之间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团结、和谐的环境,酒店员工由过去的“经济人”已转变为“社会人”,过去那种酒店领导高高在上的X理论已不适应与现代化酒店,单纯的对员工发号施令已受不到欢迎,主人翁的意识使酒店员工迫切需要的是一种民主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人的积极性都可以被激发出来,大家工作在一个类似“家”的大环境里,这个环境充溢着团结、互助、民主的气氛。而“人和”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光辉篇章。孟子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就形象的概述了“人和”的重要性。吴起在《吴子兵法·国图第一》中提到“不和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与阵,不可以进战”,我国的人和思想现在也为全世界所瞩目。如日本的酒店就普遍重视“和为贵”的思想。日本的管理学家占部都美在《怎样当酒店领导》一书中就说:“日本有许多公司把‘和睦精神当作公司的宗旨。”日立制作所的经营哲学是:“和、诚与开拓精神。”丰田汽车公司三代领导人的座右铭都包括有:“天、地、人”三字,一直強调人和。中国酒店领导人就要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指导下,为职工着想,从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在酒店中形成一种具有感情色彩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人的精神力量,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以促进酒店的发展。
3、现代酒店文化的“绿色消费”和古代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简朴和谐的消费方式,和整体、协调、循环、自主的生态控制论手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利用这种文化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启迪一种融合东方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境界,诱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探索出一条反传统的现代化之路,将有可能阻止或者至少延缓人类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生态文化的主题是儒家文化、佛家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史、绿色消费模式等。中国相关的独特文化优势:一是具有“养生”传统,特别重视从大自然中获取营养,治疗疾病。现在消费者更加关注自身的安全、健康、长寿,这正是“绿色消费”的扎实的群众基础;二是艰苦节约的美德。中华民族以浪费为耻,节约为荣的传统美德著称于世,而“绿色消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理利用节约资源,这个观念会很快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三是讲亲情重后代,是中华民族的又一个传统;四是中华民族历来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强调阴阳平衡,自然和谐,这与绿色消费倡导的人与自然友好关系是非常近似的。《周易大传·泰卦》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的原则,主张裁成天地之规律,辅助天地之所宜,以支配万民从事生产,安排生活。《周易大传·系辞上》又说:“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易经》是包括天地之变化而不超过,普遍容纳百物而不遗漏的。这些命题是说,既要重视自然变化及其规律的客观性,掌握自然规律,又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调节自然的变化,协助万物获得完满的成就。这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相辅相成的关系,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为最高理想。现在的酒店都强调生态消费,许多酒店也着力于开发绿色环保产品。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几千年沧海桑田的变化,人文习俗的沿革,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孕育出了广博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其中璀璨的精华已被相当酒店所借鉴,并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酒店只有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酒店文化,才能在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中出类拔萃,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