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服务发展需迈三道坎

2017-04-15■唐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药饮片中医药中药

■唐 倩

中医药服务发展需迈三道坎

■唐 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提高中医药服务在老年人健康服务管理中的作用,到2020年超60%养老机构有中医药服务。

与养老机构的结合让中医药服务迎来发展契机,不过,在迎来高速发展期的同时中医药服务面临特色诊疗濒临失传、炮制工艺不严格、标准化欠缺等问题。

特色诊疗濒临失传

中医特色诊疗是发展中医药服务重要一步,但目前中医特色诊疗面临失传风险。中投顾问发布《2017-2021年中国中医药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变化,面临中医医院的中医特色逐渐退化,服务领域趋于萎缩,中医执业医师比例持续减少,中医药专业人才严重缺失等问题。

这一方面与中医药产业的曲折发展历史有关,另一方面则在于中医药人才的匮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中医药人才培养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次全国中医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每万人中医执业医师数量仅有约3人。

面对当前中医药产业发展存在人才瓶颈问题,我国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浙江、重庆等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响应。例如,重庆“中医药人才提升工程”提出要在2020年前培养中医药领军人才50名,中医药学科带头人100名,中医临床骨干人才1000名。

炮制工艺不严格

中医药服务迅速发展带动中药饮片等产品的生产销售。2004年以来,中药饮片行业整体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远远超过医药加工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2015年中药饮片工业销售总收入1700亿元,保守估算,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市场需求将超过3500亿元。

不过,由于中药饮片炮制工艺不规范、原理不清楚、传统炮制技术缺乏等因素导致中药饮片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证清、方对、症准、药不灵”现象较为普遍,中药饮片甚至成为国家药检系统抽检不合格曝光率最高的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各地食药监局发布的中药饮片质量问题通告超过20起。

今年2月,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中药饮片不合格通告显示,上海华鹰药业等46家企业生产的54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2016年5月,陕西龙力药业等生产的中药饮片不合格被福建省食药监局通报。

中成药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缺乏统一的、系统的、完整的中成药饮片炮制规定和质量控制标准,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是目前中药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有关部门需加强对中药饮片市场的有效监管,包括检查药材是否符合标准、生产工艺流程是否规范、购买销售是否有据可查等,从源头处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标准化有待完善

中医药标准化欠缺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中医药发展。第三方医药服务体系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表示,目前中药生产工艺没有统一标准,含量、工序等生产环节没有明确规定。

中国中医科学院信息所所长李宗友曾表示,由于中医药是在经验医学的基础上总结发展而来,在客观证据和精细化、量化上有所欠缺,也构成了中医药现代化及国际化的制约。当前,我国中药材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经营管理粗放,滥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现象较为普遍,导致药性减退。 想要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中药产品首先必须解决成分清楚、作用机理清晰、药效恒定等挑战。

为解决中药质量问题和资源面临的现实问题,2016年国家出台《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提出,要保障中药质量和用药安全,促进优质中药材的生态种植,积极推进中药的标准化行动。

业内专家认为,中医和西医特点有所不同,中医和中药的原理、作用也正被逐渐揭示,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符合中医和中药特点的科学的规范体系、评价体系。

相关新闻:将中医药转化为国家力量还需下一番“绣花”功夫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这为中医药行业从业者提振了士气。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产业也是我国具有重大发展潜力的民族产业,但是如何将中医药创新成果转化为国家力量则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中药是我国的国粹和瑰宝,也是开发治疗多种疾病新型疗法的“金矿”。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目前在全世界大约有40亿人在使用中草药进行疾病治疗,而且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的10年内将会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兴起。

关于传统中药治疗疾病的研究在我国非常之多,而在国外相关的研究进展却相对较少,国外科学家们一直对中药的真实疗效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中药中成分较为复杂,其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或许会给患者带来一些副作用。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都证实,传统中药在治疗多种疾病上都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比如癌症、艾滋病、糖尿病等;甚至有研究也认为中药能够延长寿命。

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要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健康服务业的不竭动力。为了更有力地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创新,将体现中国特色和优势的优秀科技成果,转化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国家力量,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长闫希军提出如下建议:

1.把中医药方剂作为创新药物的资源库,对中药的创新实行分类研究、分类发展、分类指导、分类审批,逐渐形成适合中医药特点又能标准化的研究和评审模式。

2.加快修订和完善体现中医药特色的新药技术指导原则,从指导原则的类型、数量和针对性上,满足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快速发展的需要。

3.招揽优秀的国际生物医药人才,搭建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中药临床研究中心、服务平台和审批机制,实现国内外中药研发的结合和对接。

4.将中药国际化的创新成果在国内实现快速转化,融入国内药物研发和评审模式之中,使我国中药的研发和评审与国际标准接轨。借鉴ICH的机制性框架,积极探索中国与国际临床试验数据的互认机制,利用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保持我国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先进性和领军型创新能力。

5.建立中药国际化的补偿制度。对于具有重大临床价值和创新程度高的中药新药,根据药物的研发和审批周期长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专利延长期,以补偿其在国际化新药研发中的高风险和高投入,激发企业加大中药国际化创新的积极性。

随着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医药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迅速,医药工业总产值由2009年的9,946.00亿元增至2014年的25,798.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61%。高于GDP增速,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中成药在医药行业中增长又最为强劲。由于支持中药行业长期发展的人口增长、老龄化、城镇化等因素的持续存在,预计中成药行业的这种稳定增长态势仍将持续。中医药市场前景广阔,推动中医药创新成果转化为国家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中药饮片中医药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