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7-04-15刘洪岩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白内障情绪发生率

刘洪岩 张 鑫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白内障科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刘洪岩 张 鑫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白内障科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接收的8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给予护理干预,B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及抑郁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A组焦虑、抑郁评分与B组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焦虑、抑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后,有利于改善其心理情绪,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老年白内障;心理情绪;并发症;护理干预

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在围手术期中,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情绪,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且增加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护理为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有效手段,但常规护理的方法比较单一,并未对患者心理状况充分重视,导致效果并不理想。研究发现,将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后,在改善心理情绪、减少并发症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本院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时,即实施护理干预,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老年白内障患者86例,男45例,女42例;年龄60~83岁,平均(68.8±2.7)岁;病程1~5年,平均(2.6±0.8)年。纳入及排除标准:(1)符合白内障的诊断标准;(2)经影像学检查确诊;(3)无眼球器质性病变;(4)对本研究知情;(5)排除伴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两组资料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手术治疗,围术期中,B组给予常规护理。此基础上,A组给予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术前心理护理:将白内障、手术治疗相关知识有步骤的宣传给患者及家属,增加其认知,除口头讲解外,结合电视视频,便于患者及家属的理解,消除患者的担忧心理;了解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有针对性的消除错误认知,促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多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倾诉,并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支持患者,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2)术后护理:术后6h内,帮助患者摆放正确的休息体位,家属探视次数、时间尽量减少,使患者能够安静休息;术后6h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并注意保护患眼;护理人员对眼部情况密切注意,观察有无异常情况的发生,如渗液、渗血,如发现立即通知医生处理;患者眼压定时测量,若出现升高,给予患者相应的降眼压药物,避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准确掌握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前房积血、眼内炎等,积极预防,以减少并发症[1]。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前、术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评价工具分别为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均为分数越高,程度越重;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A组与B组手术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表1:A组与B组手术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注:与B组相比,*P<0.05。

组别(n=43)SDSSAS术前术后术前术后A组52.4±5.242.7±4.8*50.3±6.339.8±4.6* B组52.8±5.048.1±5.550.2±6.544.2±5.1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术前,A组与B组SDS、SAS评分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SDS、SA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比较

术后,A组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4.7%(2/43),前房积血1例,继发性青光眼1例;B组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8.6%(8/43),前房积血4例,继发性青光眼2例,眼内炎2例。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及护理理念的转变,临床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时,越来越注重人性化,尤其护理方面。在围术期中,给予老年白内障患者护理干预后,可于术前针对患者的心理情绪状况实施个体化的心理干预,不仅能够增加患者的认知,而且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不良情绪的负性程度;而在术后,除了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病情恢复情况外,同样注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积极预防并发症,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提升术后康复效果,促进患者康复[2]。

综上,老年白内障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促使患者正确的应对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1]黎发均.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护理干预[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01):184-186.

[2]努尔曼阿卜杜克力木.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的干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7):192-193.

刘洪岩(1984-),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白内障科护师。研究方向为眼科护理学。

猜你喜欢

白内障情绪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