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2017-04-15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致残率急诊科死亡率

杨 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杨 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目的: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急救的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8例颅脑损伤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研究组则采取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实施急救护理。结果: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的致残率分别为9.09%与25.00%,死亡率分别为2.27%与13.64%,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18%,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5.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2,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急诊快捷流程护理可显著降低其致残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快捷护理流程;颅脑损伤;抢救;应用效果

作为常见外伤之一,颅脑损伤大部分因车祸、高空坠落、挤压所致,患者病情危重且伤势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因此必须尽快对其实施抢救。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进一步探究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我院展开了此次研究,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8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成参照组(44例)与研究组(44例)。入选患者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参照组20例男,24例女;年龄范围在18~77岁,平均年龄为(45.24±14.35)岁;其中10例脑挫裂伤,8例硬膜外血肿,12例硬膜下血肿,14例颅骨骨折。研究组21例男,23例女;年龄范围在18~78岁,平均年龄为(45.32±14.46)岁;其中9例脑挫裂伤,12例硬膜外血肿,12例硬膜下血肿,11例颅骨骨折。通过对比,发现两组病例的基线资料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实施急诊常规护理,创建静脉通路,并进行对症处理。对患者的生命特征进行监测,及时对其意识情况进行评定。研究组则采取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操作步骤如下。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急诊登记预检,并在接听120指令电话之后迅速联系对应的医护人员,于3分钟内引领相应人员出诊,同时完成相应的记录工作;患者入院以后,应立刻启动快捷通道,即先诊断再挂号,先急救再签字,先用药再付款;对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肢体活动、瞳孔等状态进行检查,尽快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来对患者的意识程度进行评定,准确且迅速地对患者的病情实施评估;于5至10分钟内建立静脉通路(2至3条),同时实施心电监测,将患者气道内的异物清除,并实施止血、包扎,遵照医嘱正确用药;急诊科医师诊查时,护理人员应负责收集好各类标本,并完成各项医技检查(MRI、CT等);与专科医师取得联系,并尽快将患者送至专门的科室进行治疗。针对存在手术指征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通知手术室的相关人员备好各类器材,并于20分钟内完成备血、备皮、插管工作,同专科医生一道将患者送达手术室。

2 结果

2.1 两组致残率与死亡率对照

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的致残率分别为9.09%与25.00%,死亡率分别为2.27%与13.64%,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应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研究组,其致残率与死亡率均低于采用常规护理流程的参照组,如表1所示。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照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18%(41/44),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5.00%(33/4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2,P<0.05)。

表1:两组致残率与死亡率对照(n/%)

3 讨论

急诊护理的关键在于速度,其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极强的时间观,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且有效地完成各项急救工作。作为一线人员,护理工作者在抢救患者生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抢救环节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能够满足急诊科的性质与特点,达到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救治的目的,并且确保护理措施科学规范。避免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诊断与转运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干预时间,保障患者能够有效、快速地接受治疗窗内的治疗。对急诊科而言,快捷护理流程能够贯穿接诊前后、病情判断等多个方面,从而充分地发挥急诊科作为中间科室的作用。通过快速的流程护理,在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完成各项护理任务,可有效降低护理工作的盲目性,防止护理人员遗漏或重复进行某项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抢救工作的效率。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的致残率分别为9.09%与25.00%,死亡率分别为2.27%与13.64%,且数据差异显著(P<0.05)。表明研究组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均比采用常规护理流程的参照组低。研究组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18%和75.00%,差异具备显著性(P=0.02,P<0.05)。由此可见,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急诊快捷流程护理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能够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值得大力推广。

[1]朱燕玉,聂桂萍,占绘华.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15,30(05):605-608.

[2]李素玲.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09):201-202.

[3]黄淑华,陈倩怡,莫希玲等.快捷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0):83-85.

猜你喜欢

致残率急诊科死亡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