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15杨忠惠

祖国 2016年23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术应用

杨忠惠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人们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片面地追求语文知识的教授,没有能够兼顾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时也没有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通过分析美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改进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美术 语文教学 应用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仅仅依靠自己讲解教材和板书进行教学,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氛围枯燥,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同时也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对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将美术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产生了令人惊喜的效果。

一、精心设计板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在课堂教学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教师向学生教授知识的一扇窗户,是课堂教学重要内容的呈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都没有认真看教师上课板书的习惯,从而也无法将自己的注意力时刻集中在教师的教学内容上面,课堂教学达不到计划的效果。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板书比较单调,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板书时,可以引用一些美术形式对板书进行美化,使板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在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主要描写了地处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浓浓的喜爱之情。教师在针对这篇文章进行教学板书的设计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在黑板上画一幅小兴安岭的简笔画。画里有苍翠茂密的树木、潺潺流动的小溪、五颜六色的野花……直观形象的简笔画让学生即使身处课堂之中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使得学生迫切地想要去阅读课文,更充分地体会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美丽。

二、创设生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情境教学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一个与课文内容相适应、带有情感渲染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众多的创设方法中,以美术形式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最为广大的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频率也最高。以美术形式创设教学情境主要是把课文内容体现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上,以视觉为突破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以美术形式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方法通常被教师应用于古诗词的讲解之中。因为古诗词是用文言文进行创作的,语言凝练,表现手法丰富,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不较大的困难。比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就可以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古诗内容。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多朗读几遍古诗,然后引导学生画下自己从中所看到的庐山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这首古诗的掌握情况,最后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对古诗进行讲解。这样一来,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能使每一位学生都掌握了教学内容。

三、化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采取自己一个人在讲台讲的教学形式,那么即使教师说的再好,时间久了学生在下面也会觉得教师所讲的内容有些宽泛、抽象,不能给学生留下太深的印象。科学研究发现,形象、色彩能够非常有效地调动青少年的思维,给青少年留下的印象往往比较深刻。因此,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将美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可以通过绘画用线条塑造简洁的形象,然后通过着色使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在给学生留下强烈的画面感的同时激发学生想象,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比如,在上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课文时,虽然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去过雅鲁藏布大峡谷,但是教师完全可以把雅鲁藏布大峡谷用绘画的形式给学生展现出来,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真实地感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和壮观,以至于难以忘怀。同样,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即使由于历史原因,圆明园已经不复存在,教师也可以用图画的形式将圆明园过去的精致和辉煌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体会圆明园的的美;进而从侧面体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恶劣和凶残,使学生能够勿忘国耻,奋发向上。

四、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小学教学目标的基本内容之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重视对学生的审美训练。美术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的任务原本就是发现美,创造美,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美术达到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教材全部都是编写者精挑细选的优秀文章,这些文章语言优美、形象丰满、思想高尚,是语言美、形象美、思想美的集中体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每一次解析课文的机会,把对学生审美能力的训练隐含在文学知识的讲授之中。讓学生能够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思想美,进而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自然美和生活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乡下人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绘画向学生展现乡下人家四季的迷人景色和悠闲自适的生活,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自然美和生活美。

五、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美术与语文进行有效融合,通过美术元素的引入使语文课堂不再单调、枯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敏.试论美术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J].基础教育,2014,(07).

[2]袁寿芳.小学语文教学板书中美术元素的引入[J].语文天地,2015,(04).

[3]苟东风.浅谈美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2009,(08).

(作者单位:长春市宽城区自强小学校)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美术应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