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2017-04-15

祖国 2016年23期
关键词:三民主义孙中山革命

孙中山作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不仅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而且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三民主义”从民族、民权、民生三个方面对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理论进行了高度概括,其含义宏远、思想深邃。孙先生早年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斗争指向性十分明确,团结了晚清中国广大受压迫的民众,特别是中国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引导的革命斗争将矛头直指黑暗、腐朽、落后的满清王朝并终结了中国的封建社会,对于推动中国社会进步贡献巨大。孙先生一生励精图治于中国革命,并于晚年大力倡导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孙中山成为革命者及三民主义的渊源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名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名帝象,读书后取名文,号日新,字明德,1886年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辛亥革命以后,则常以中山为名。早年的孙中山似乎对政治并没有特别的兴趣,这一点正如其在《我的回忆》中所讲的:“到1885年我18岁时止,我一直过着像我那个社会阶层一般中国青年所过的那种生活。不同的是,由于我父亲皈依基督教并任职于伦敦布道会,我有较多的机会与广州的英美传教士接触。”他又说:“1892年我得到了一张内外科医生开业的文凭。我多方设法寻找了一个可以开业的地点,最后决定到珠江口的葡萄牙殖民地澳门去碰碰运气。直到这个时候,还不能说我对政治有过什么特殊的兴趣。”

但孫中山出生及成长的时期,正值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逐步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变革时期,风雷激荡的社会变革,无疑对孙中山革命及民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正是孙中山看到积贫积弱的中国被西方列强任意宰割,人民生灵涂炭、哀鸿遍野,才激发了其救人民于水火、揽大厦于将倾的历史使命感,并开始了其挽救中华民族的思考与探索。

所谓“三民主义”其实就是孙中山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思考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这种思考与经验上升为理论以后,又对后来孙中山本人及其追随者的革命行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概括来说,“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具体而言,“三民主义”的含义为:民族主义,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国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二为节制资本。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能够“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众所周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自然“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与孙中山本人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孙中山10岁入私塾,12岁去檀香山17岁归国,后因革命需要先后有30余年在海外度过。因此,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也不可避免的与中国儒家文化和西方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深深根植于两者之中。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孙氏学说是有目的的对儒教文化、民生主义(社会主义)和西方民主这三个传统的结合。孙氏相信一个独特和自豪的中国,只要以儒教文明为基础,就会在文化上复兴。”

首先,“民族主义”即为反对封建专制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入民族自决权。

其次,“民权主义”是儒家“仁”的思想和西方民主法治思想的统一。“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基本含义是要求统治者在不动摇其统治基础的前提下,尽量施行“仁政”,给人民最大限度的自由和福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才能达到长治久安,进而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孙中山综合运用儒家“仁”的思想与西方民主法治思想,制定“五权宪法”、“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等文献,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一次重大的重构,使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结合起来,这不仅在思想上是巨大的进步,在实践上也具有创新意义。

最后,“民生主义”所追求的大同社会是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学说的结合体。其最重要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孙中山所倡导的天下为公的和谐大同社会,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第九·大同篇》。“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与马克思提出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要求基本一致,同时,孙中山本人也曾多次公开表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由此,可见“民生主义”其实就是社会主义经典儒家化的产物。

创立同盟会初期

同盟会成立之前的三民主义还处于雏形阶段。孙中山革命思想的萌芽阶段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纪80年代中期,1883年7月孙中山自檀香山启程归国,尤其是到了香港以后,孙中山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1886年春夏间,孙中山进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华南医学堂读书后,便经常发表爱国言论,并以“中国现状之危,我人当起而自救”等作为宣传口号。1890年1月,孙中山进入香港西医书院读书后,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游走于香港、澳门、香山等地之间,发表不满清政府的政治言论,并经常与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等三人聚会,互抒救国抱负。对清政府尤其是洋务派在对外反侵略斗争中的软弱无能表现了强烈不满。

三民主义真正初具雏形,并正式以革命纲领的形式提出则是在兴中会创立之时。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这个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最早的组织的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誓词同《兴中会章程》中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内容,成为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的简要表述。兴中会的纲领中第一次划时代地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要求。

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起义流产而逃亡国外期间,认真研读了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实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正是由于在此過程中经过孙中山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学习,三民主义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因此在后来的同盟会政纲中,三民主义被完整地表述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四句话。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视为民族主义;“创立民国”属民权主义内容;“平均地权”则被认为是民生主义的实现方式。

1905年春,孙中山由美赴欧,先后在巴黎、柏林宣扬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号召留学生,了解革命组织的团体,加入共有七十余人。七月,孙中山返日,又以兴中会为中心,把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和革命份子联合一致,八月十二日,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为总理,并曾通过总章,发表宣言。

1906年12月2日在东京演讲《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中正式提出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的主张。

不断完善

从同盟会成立至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之前的三民主义得到了不断完善,逐步成熟起来。在此期间,中国的革命形式如火如荼、蓬勃发展,孙中山先后参与并领导了潮州黄冈起义(1907年5月)、惠州七女湖起义(1907年6月)、钦廉防城起义(1907年9月)、广西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钦廉上思起义(1908年3月)和云南河口起义(1908年4月)等数十次反帝反封建的武装起义,并最终迎来了1911年10月的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一举推翻了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创立了中华民国并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至此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基本实现,孙中山本人也转向了实业救国的道路,积极主张修铁路、兴水利等实现民生主义的工作,并最早提出了关于三峡工程的设想,但随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孙中山又被迫开展反袁护国运动。在这个阶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理论”的探索上了,更多的则是付诸于实践,三民主义的理论体系也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并日趋成熟完善。

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不断完善主要表现为依据中国革命实践的经验,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方面均提出了系统、具体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方针。

贯彻实施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倡导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屡屡受挫,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并在国民党一大中正式确立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孙中山关于三民主义的书稿在民国十一年(1922年6月)陈炯明的部队进攻广州大总统府时遗失,目前可以看到的印行材料,最早的是1905年的《同盟会宣言》(即《民报》发刊词),最晚的是他在1924年以“三民主义”为题所作的16次讲演的纪录。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指出:“重新来研究国家的现状,重新来解释三民主义。”他从1月到同年8月,作了16次演讲以阐发三民主义,由黄昌谷全程速记、翻译。这是孙中山一生宣讲三民主义的最后、也是最有系统、最详尽的篇章。这标志着孙中山思想的转变,赋予了“三民主义”以新的含义。通过联合共产党及其所代表的工人、农民阶级和社会主义俄国,为“三民主义”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新的生命力,并最终成为国民党新的政治纲领。

孙中山为黄埔军校所写训词,开宗明义确立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孙中山在多次讲演和宣言中指出:他所领导的政党和运动须达到三个目的:进行民族革命以实现民族主义,进行政治革命以实现民权主义,进行社会革命以实现民生主义,他认为最后一个目的,最好用改良的方法逐步实现,而避免一次革命。

孙中山在1924年6月16日于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中,以三民主义为纲,对该校师生之训词,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国歌。

1924年,孙中山生前对其“三民主义”思想作出的最后修正,演变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晚年联俄联共、扶助和依靠农工的思想体现。但由于其中涉及中国国民党联合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加之孙先生逝世后两党交恶,所以两党对此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说法,并且争议保持至今。

“三民主义”的历史意义

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概括了客观历史进程提出的三大斗争任务。

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不仅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而且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三民主义从民族、民权、民生三个方面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理论进行了高度概括,其含义宏远、思想深邃,直到当下仍然对中国的民主建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民主义指导同盟会和国民党先后推翻了满清封建王朝和北洋军阀政府,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影响。三民主义的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孙中山还以旧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仅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并且还因为它在中国传统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连接作用,它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互动以及孙中山所主张的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初步的开拓性尝试,使这一理论本身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生了直接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围绕着不同的中国重大问题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点的历史考问,构成了解读两者关系的关键一环。

“三民主义”的现实意义

学习和回顾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而且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当前我国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孙中山倡导的“民生主义”的终极目标就是在中国创建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使“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另有学者指出,民族、民权与民生,既相应于美国林肯总统的“民有”、“民治”与“民享”,也相当于“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此外,孙中山提出的民权主义的闪光点是建设“四万万人做皇帝”的民权时代。孙中山认为,在中国建立民权社会不但要依靠法律制度做保障,而且还要靠统治者施行“仁政”、“ 以德治国”和发扬“博爱”精神,倾听基层人民的声音来维护。这些均与今天提出的“打捞沉没的声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三民主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民主义”是在外国列强瓜分中国,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振兴中华、民族复兴是其应有之意。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在世界的政治影响力与经济发展相比并不相称。长期以来,“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发展,究其原因,台海两岸长期分治是其根源之一。国民党迁台之后,“三民主义”在凝聚岛内共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直到现在台湾地区仍然沿用孙中山的“五权宪法”作为民主法治的基础。金门岛上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标语,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研究并倡导“三民主义” 思想之精神,有助于台海两岸迅速达成共识,并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因此,“三民主义”还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和祖国统一。

孙中山倡导的 “三民主义”,虽然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但我们评判历史人物和事件,应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用历史的眼光去观察和思维,而不能从现代人的角度去吹毛求疵。尽管“三民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缺陷,但总体来说,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仍然不愧为我国民主思想园地中的一枝奇葩。

猜你喜欢

三民主义孙中山革命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异同
论毛泽东对三民主义的认识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孙中山的澳门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