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傅莹式问答,68次较量背后的中国故事

2017-04-15

新传奇 2017年10期
关键词:必答题傅莹军费

傅莹式问答,68次较量背后的中国故事

五年五场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68次提问与应答,可以看作是中国最高权力机关的“形象代言人”与全世界的互动。傅莹以其旁征博引从容呈现的中国,正是通过重塑“中国故事”进而改变“中国想象”的一种历史过程。

面对西方媒体对中国军费的质疑,傅莹回应:2017年,中国的国防预算增幅约为7%左右。过去十多年,世界上发生了那么多战争,哪个是中国造成的?我们没有给哪个国家带来伤害。图为傅莹

军费问题应对:刚风劲健,坦然纠正误读

在人大发布会上,五年来68次提问中,军费问题从未缺席。通过分析发现这一任发言人的应对特点:在回应外界忧虑之前,先回应外界忧虑背后的逻辑,是缓冲,也是坦诚,将中国意图与关于中国意图的“假设”区分开,并明示这样的“假设”本身已经构成对中国的“误读”。这样的回应方式并非生硬,而是以平白、轻松的开场切题。

2013年,面对军费提问,傅莹的第一反应是,“我观察了一下,这个问题似乎是人大新闻发布会的必答题,前面几任发言人都回答过了,但是仍然有很多国际关注。好像中国每年都需要向外界解释为什么我们要加强国防建设”。

2015年,她在正式切题前再次提到,“每次外媒都要问军费,据说我的前任也是如此,前任的前任也是如此,好像据说是外媒到我们这个发布会来,主要关心的就是军费。而且在人大之前,早早的他们的文章都写好了,中国军费如何如何,就等着今天这个数”。

到了2016年,傅莹回应军费预算的第一句是,“我们整个预算的大盘子是明天提交给人大代表,我每年都解释,外媒在我的记者会上希望早点拿到军费预算的数据,但是我提前讲单项预算又有抢跑之嫌,但是我要不讲,你们是不是有点心塞,所以我还是给你一个大致的数”。

在2017年最后一场发布会上,傅莹在回应其他问题时仍不忘带过“军费必答题”这个话题。

刚风,意思是高天强劲的风。傅莹的逻辑推挡方式并不妨碍正式回应的坚定果毅,正如刚风之劲健。她以平白、家常的方式,于谈笑间明示,对中国军费的过度忧虑本身即是一种“误读”。

外交问题应对:惠风和畅,坚守“和平”逻辑

过去五年,外界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尖锐讨论不绝于耳。纵览过去五年,“和平”一词在发言人的相关回应中共出现39次。其中2015年、2017年相关提问相对较少,但“和平”一词仍分别被强调2次和1次。这是发言人在处理外交关系提问时始终返回的逻辑核心。“和平”背负的不仅是对未来的愿景,也是中国人的历史记忆。

和平外交是中国的一贯原则,而傅莹也以惠风和畅的风格,讲述着中国外交的故事。在五年间的发布会问答中,对棘手的外交话题的回应围绕“和平”这一内核自由延展。

应答提问的方式可以和风细雨,站在对方的鞋里思考,理解预判甚至误读中国的传统逻辑;也可以措辞强硬,明确指出何种情况下中国必须果断应对、面对和处理。但中国释放的信号始终是“和平”,守护秩序、守护共识,以和平的智慧与初心终结“强者必霸”的历史。“和平中国”是五年间一再重复的叙事逻辑。

法治问题应对:候风有信,传递法制精神

对于一个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而言,法治化应是不可逆转的选择。全国人大作为最高立法机关,在法制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作为最高立法机关的发言人,傅莹在回应中国法治问题时,强调以法治思维与法治的方式应对国家治理,体现出立法机关的公信力。与此同时,她从更微观、具体的法律层面切入,以她眼中的实际立法与执法情况来讲述一个制度化进程中的中国。

2013年,面对反腐提问,傅莹以探讨刑法、刑事诉讼法、公务员法、反洗钱法、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来讲述防腐、惩腐的法治思路。

2014年,面对信访问题提问,她列举行政诉讼法与行政复议法将信访问题纳入法制轨道,清除“民告官”的阻碍。

2015年,面对人大立法权虚置的提问,她分享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审议作为大会议程的进展。

2016年,面对民法典编纂问题,她细致梳理几代立法人推进民法典编纂的历史与决心。

2017年,她就老龄化、农村留守儿童等社会趋势,对民法典相应制度编纂方向进一步说明。在国家监察体制问题上,她指出把行政监察法修改为国家监察法的工作已经开始,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以有法可依的精神必须坚持。

从时间维度看,2013年后立法工作进程提速显著,2015年抵达高峰,2016年稍有回落但仍高于2014年水平;2017年刚刚开始,相关进展较少。期待今年的立法工作持续推进,并朝着不同立法领域更加均衡的方向调整。法治的定力需要魄力与决心,更仰赖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

“橡皮图章”问题应对:薰风解愠,让质疑脱敏

五年来,关于中国体制的提问从未间断,尤其包括对人大自身监督体制有效性的质疑。傅莹以实例讲述相关制度的改进修复,将问题摊开一一回应。“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这是五帝时的舜帝所作,其中倡导的,正是面对敏感质疑,要以薰风的热情去直面化解。

2013年,面对人大代表构成的提问,她不回避提问背后对人大选举过程的疑虑。

除了回答具体数字,她指出当年人大选举即按照2010年新选举法产生,城乡之间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以期朝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及民族平等的方向努力。

2014年“两会”前出现衡阳代表贿选丑闻,傅莹在当年发布会上正面回应,提出人大绝不姑息养奸,依法选举得从基本基层做起。

2015年,有记者就39位人大代表被免职发问,她指出有39位被终止代表资格正是反腐与监督的结果。

2016年,她细数人大对“一府两院”监督的六步曲,讲述监督链接中的近年创新,以直面质疑、摊开问题为体制问题“脱敏”。

2017年,她介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实质动作,将其称为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政治体制改革。

雾霾问题应对:柔风轻拂,女性的视角

在五年发布会的民生问题中,雾霾与环保是高频词。如傅莹在2017发布会上所言,如果说军费是每年外媒抛出的必答题,雾霾则是中国媒体聚焦的必答题。对中国而言,雾霾和环保问题是生活化的烦恼,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宏大议题。发言人以生活化视角切入,以私人思考带出社会发展的脉胳。

这一私人化视角被不止一位会上记者提及:发言人自曝自己与女儿的口罩,她早上拉开窗帘的感慨,以及从前在兵团劳动时不曾留意的蓝天白云。

她不讳言“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很少笑,我认为他压力山大”。在讲述环保立法、治污行动之前,发言人首先以私人视角坦承问题,分析问题,犹如柔风轻拂,这在当下中国的政府公众沟通中并非典型思路,却被证明有效的路径之一。

2013到2017年,是世界格局历经深刻转型的五年。在这面时代大幕前,作为中国一年一度最繁忙政治季节的发言人,傅莹更多呈现的是和煦春风、平白家常。她不刻意强调中国之大、之强,转而坦率剖析它面临的关切,烦忧,它日渐发展时邻人的好奇与预判,沸议与围观。

她讲述的是一个因其迅速变化而被误读的中国,一个被误读但坚持自己道路的中国,一个因为背负历史记忆而信守和平智慧的中国。她的讲述不动声色,不着痕迹,却尽显一个大国的气度风华。

在五年来的最末一场发布会中,傅莹称,希望在场的世界媒体多了解中国的“新故事”,同时称中国人自己亦需努力,使更多讯息通达国际。如今,傅莹式“中国叙事”仍在进行。(《羊城晚报》2017.3.5等)

猜你喜欢

必答题傅莹军费
疫情之下
全球军费支出创30年新高
特朗普又改口未来军费要大涨
面对人文学者的“必答题”
如何做好中国领事保护“必答题”
奥巴马拟追加330亿军费
第04期科海大冲浪有奖征答题
站在中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