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外交大逻辑中的“近”与“进”

2017-04-15

新传奇 2017年10期
关键词:威胁论世界舞台外交

中国外交大逻辑中的“近”与“进”

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悉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新理念,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新突破,使得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于世界舞台的中心,令世界刮目相看。

习近平指出:我们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不仅要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中心位置,也要敞开胸怀、打开国门,把外部世界请进来。图为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

不搞“后花园”,而是“百花园”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新理念、新突破,开拓了中国大国外交新局面,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这种新的外交理念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那么,中国特色在哪里?对此,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高祖贵指出:“我们不搞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搞后花园,而是各国共享的百花园。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是安全方面都是合作共赢的,这个新型国际观不是零和博弈,这就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其他大国的外交区别开来了,我们搞合作共赢的关系,目标是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走的。”

再看“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理论突破,与习近平主席的地球村理念、时空观思想又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表示,过去讲共同体,主要是西方国家在讲,有些发展中国家也讲。欧盟过去叫欧洲共同体,非洲国家有东非共同体、西非共同体,拉美有拉美与加勒比国家共同体,但是我们不讲这个概念。

他的理论建树还有很多,比如,在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方面提出新的义利观,主张义利兼顾,义字当头,以义为先。

我们同发展中国家搞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合作,要考虑我们的利益,同时也要考虑合作伙伴的利益,把我们的利益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统一起来、结合起来,这叫做重信义、讲情谊、弘正义、重道义。

“近”与“进”

正是习主席的地球村理念、新时空观思想等思想主张,决定了中国目前的很多外交政策和策略,也使得中国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注意这里使用的是接近的“近”而不是进入的“进”。而这个提法还是源于习近平主席。他说,现在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于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目标,我们也前所未有地接近于世界舞台的中心。这个走近就是接近的“近”。

习主席在多次讲话里强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三方面,就是我们在这个中心舞台上的定位。但目前国际上各种各样的“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有的国家甚至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我们如何来影响这些国家,做到近悦远来呢?

对此,于洪君指出,国际上炒作“中国威胁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过这几十年来,情况有些变化,现在的“中国威胁论”内涵和过去不一样了。很多西方专家学者、政治家,包括普通老百姓,往往用解读苏联模式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主义。把共产党、社会主义都等同于苏联,应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会教会人们如何认识中国。

另外,目前中国综合国力上升,迅速成长为世界大国,周边世界和整个国际社会缺乏足够的准备,他们不知道如何同成长起来的中国打交道,如何适应中国为推动世界发展变化提出的新主张、新倡议、新构想。尤其是美国,感到自己的地位、领导权、主导权受到了挑战和威胁,也在刻意歪曲我们的内外政策,诬蔑中国、丑化中国,这是国际上“中国威胁论”至今不绝于耳的最主要的原因。

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必惊慌失措,要坚持走我们自己的路。而且周边国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可能都要维持经济上借助中国、安全上求助美国这样一种矛盾的心态,那就让他们慢慢去调适吧,中国终究要发展起来,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步伐是不可遏制的。

外交实践的新突破与重大意义

十八大以来,我们既有外交新理念,也有很多外交实践新突破,比如“一带一路”、亚投行等,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一带一路”。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构想。同年又在访问印尼时,倡议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短短三年,现在看来,国际社会欢迎的程度,支持和参与的程度超乎想象。

为什么会有这样良好的效果呢?就是我们的倡议不是基于自己一个国家,而是基于习近平主席的合作发展、共同发展、命运共同体基本理念提出来的。超越发展水平差异,超越社会制度的差异,寻求共同发展、联动发展。现在国际社会终于意识到,它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个带动全球经济振兴和合作共赢的规划。

现在提出的很多国际关系的看法是基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从中国几千年文化当中的精髓思想提炼出来的,然后再吸收当今世界潮流的变化,提出一些概念,然后提出方案。

环顾全球这样一个状态,整个国际格局、世界局势变化很大,大家越来越多地感觉到很多问题很难解决,而西方的药方或者解决方案效果不是太好。在这种情况下,全世界都不约而同地或者有意无意地把目光聚焦到中国的身上。

(《环球》2017年05期)

猜你喜欢

威胁论世界舞台外交
西方学者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污名化论调、危害及其正确应对
新一轮“中国威胁论”话语的形成、特点和反制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论中国民族民间舞如何走上世界舞台
中国窗口 世界舞台
中国黑客的现状、评估与治理
万集科技在世界舞台展示大交通格局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光峰光电:用中国之光照亮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