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艺术类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

2017-04-15任卫伟

大观 2016年12期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正确引导价值取向

任卫伟

摘要:艺术类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是极具鲜明个性的一部分,其呈现出的价值取向有别于其 他专业学生。本文通过对艺术类学生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的分析, 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方法,对加强艺术类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价值取向;正确引导

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它主体均有重要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往往是对该时期特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取向的合理化是进步人类的信念。因此个人的价值取向是一定社会价值取向的分子式表示,同时每个个体因自身的具体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因此各自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艺术类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其价值取向也呈现出许多特殊性,并渗透在其生活、学习和思想道德的方方面面。艺术类大学生给人的印象很“另类”,是各类大学生中最不容易掌控的群体,“艺术生难带”这在高校是一个众人皆知且无法回避的难题。因此,要想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工作,就要不断地分析和研究艺术类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征及其引导途径,进而促使其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分析

由于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和周围艺术氛围的熏陶,艺术类学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他们具有其他专业学生的共性的同时,还具有鲜明个性特征。这些特点如同“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分析存在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标新立异,追求”个性”

与普通类大学生相比,艺术类大学生个性化、风格化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善于用直观的、鲜明生动的抽象思维去理解和表达客观世界,而回避严谨、精确的抽象逻辑思维。受专业学习和实践的影响,他们在对形象、情节、情感、行为的把握和运用过程中,善于求新、求异、求变。他们富有敢于标新立异、创新精神的前卫意识和行为习惯,他们遇事想做就做、通常不受世俗观念的约束。但是这种思维上的求异性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刻意模仿所谓艺术大师不修边幅或奇特的形象,籍以吸引他人关注或以高傲自居。另一方面,在个体竞争观念趋于突出的同时,原本在艺术院校氛围中就缺乏的集体主义观念就更趋于弱化。艺术教育特有的办学模式、教学方式乃至于教授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以个体为本体的,一切以个人的感悟、喜好为出发点,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在当前整个社会生活中个人本位大行其道的时候,这种原本特殊的现象就变得较为普遍。这里无意指责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我们所关注的是将走向未来的艺术院校的大学生群体,应是一批受大众欢迎、社会接受的文化艺术事业的工作者,而不是一个个独往独来、离群索居、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职业者”。

(二)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

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关心政治甚至厌烦政治的心理。再加上受“专才教育”思想的影响,艺术类大学生不太重视对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一部分人沉湎于画室、琴房、练功房,对校内外、国内外时事漠不关心,政治参与热情明显偏低;一部分人在道德认同和道德实践上存在较大反差,他们的道德水准、纪律素养等仍需进一步加强;另外,由于专业学习的缘故,艺术专业的部分学生在校外租房居住,这种生活环境社会化的现状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少数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常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而现阶段学校还难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专业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正因为这样,他们大多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政治观念淡漠。再加上擅长于形象直观思维的专业特点,部分学生看问题存在主观片面性甚至极端性,对政治问题缺乏深入的了解,往往把复杂的政治问题看得过于简单,认识上似是而非。在許多问题的认识上往往走向片面化,只局限在自我及周围的有限范围内,对社会关注不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其理想信念淡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易偏离正确轨道,从而也会忽视自己对于社会所应承担的义务。

再加上艺术类大学生特有的学习方式,外出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多,对社会现实认识较为深刻。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在社会兼职、实习期间可以获得较高的报酬,甚至所学技能已经能打工赚钱,例如环艺专业学生在大三期间就开始做兼职,一份装饰图就会获得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第一次尝到好处就投身其中,这不是坏事,但因此更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为了钱而去做而不是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容易侵蚀一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滑坡,从而使其理想目标淡泊。

(三)专业情结浓厚,但文化基础薄弱

艺术类学生在高考时的文化录取分数比之其他专业要低一二百分左右,特别是在扩招后,文化分数要求更低。这是由于艺术类专业学生一般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专业学习,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上,相对轻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这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精神。进入大学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要求他们更多的参加到实践活动中。艺术类专业对文化课的重视不够,往往在实际的教学中忽视文化课的教学。学生将大多数精力投入到专业(技能)课程,大学前文化课基础的薄弱使得他们不愿意接触文化课,这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净胜。所以,文化基础薄弱是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不及格科目也大都集中在文化课上。因此加强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基础,拓宽其知识领域和知识结构,从而全面提高个人整体素质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针对大学生的特点进行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状况和价值取向的特征决定了对其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当代艺术类大学生要想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其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一)明确目标和开展教育相结合

与其他类的大学生一样,艺术类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和定型阶段。因此采用合适的时机和场合正确的对其进行价值观教育显得极为重要。根据艺术类大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状况,我们不仅要认真开好“大学语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常规课程,还应适量增设文学、美学、社会学等课程。与此同时,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文化讲座、名著导读、影视评论、文艺汇演、课外阅读、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文化修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远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奠定基础。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党的观念和社会主义观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确立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二)转换思路,树立全新的教育引导理念

过去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心为“紧抓严管”,现在应认真思考“三育人”之间的关系,应着重落实到“服务育人”上。不再单纯的采取严加管理的办法约束学生的行为,把引导、教育和严格管理相结合。以疏导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强调服务大于管理,树立健康、和谐、积极向上、令人理解、令人信服的教育管理理念。依法治校、依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高等教育的要求,对于艺术类学生的管理制度而言,必须依据国家相关的教育法规,同时结合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色和个性特点,制定一整套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这样就使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尽量减少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和随意性,为学生的艺术生命的成长营造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氛围。

在教育方式上,多采用情感教育方式。艺术类学生不同于其它理科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他们更注重感性、直观的效果。学生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到艺术类学生感情丰富、脆弱敏感的个性特点,高度重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思想情感的沟通与交流。管理者要尊重和欣赏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推托、不耐烦等负面态度,注重方式方法的艺术化、弹性化,只有这样,被管理者才能打开心扉做到“告之以真,诉之以实”,从而使教育管理工作变得更容易、更顺畅。

(三)强化艺术类学生专业技能

艺术教育是一种技能教育,要求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技能技巧。艺术实践活动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技能技巧,提高艺术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把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才能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以我所在的美术系为例,每年都组织学生下乡采风、考察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朴实的民风民情,获取艺术创作的第一手资料,捕捉艺术灵感。在艺术实践中,鼓励和帮助学生把对知识的感性认识通过自身行为转化为亲身体验,获取来自现实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使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锤炼,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完善学生心理咨询体系

艺术类学生特点较多,反映出的心理问题相对也多,如心理承受能力弱、厌学、对社会不满、多疑、不自信,等等。有的学生甚至有偏激的思想和过激行为:当他们伴随着愿望的落空和心理挫折的出现,容易产生诸如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少数学生有厌世、愤世和反社会等不良心理。学生在心理方面凸现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其个人行为的判断和价值观取向。当前,相当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由于学习、生活、就业的压力和青春期出现的各种困惑心理疾病。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应当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专业学习、心理健康和就业指导三个方面。要加大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投入,做好宣傳和研究工作,使学生的咨询工作体系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五)举全校之力,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

做好新形势下艺术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引导教育工作,要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调动学校的一切积极因素,举全校之力,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努力完成好这项工作。

广大教职员工都要努力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增强政治责任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引路人。由于艺术类专业特殊的授课方式(课程几乎都是采取小班或者是个别授课的形式),师生之间更容易沟通交流,并且普遍学生长时间师从专业教师,很容易对知识渊博、专业和学识水平高的教师有强烈的钦佩感、崇拜感和顺从感,对这样老师的话也比较听从。尤其要注重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特殊作用,要重点发挥专业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榜样示范作用。

除此之外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共青团、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的作用,多途径多方式宣传并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鼓励青年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确保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

总之,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艺术人才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至关重要,但是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艳梅,张劲松.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教育策略[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02).

[2]杜爱民.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特点与应对策略[J].辽宁高职学报,2006(01).

[3]李开沛.试析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其培养[J].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02)

[4]方俊明.认知心理学与人格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5]孟莉,徐建平,孙发利.当代师范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模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猜你喜欢

艺术类大学生正确引导价值取向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点分析与对策研究
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性心理
浅谈艺术类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正确引导开发幼儿潜能的研究
浅谈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