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种药剂防治蕹菜田斜纹夜蛾药效比较和残留分析

2017-04-15钱忠海洪素娣沈迎春黄建华眭丹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蕹菜

钱忠海+洪素娣+沈迎春+黄建华++眭丹++史金剑+徐炜枫

摘要:为指导蕹菜田间斜纹夜蛾的科学防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茚虫威和虫酰肼开展田间药效试验与最终残留验证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虫酰肼悬浮剂2 000倍液、1 200倍液对蕹菜田斜纹夜蛾具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可达15 d左右,且对作物安全,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残留验证结果表明,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的2种浓度药剂喷施田间,蕹菜收获后有少量残留,但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20%虫酰肼悬浮剂的2种浓度药剂喷施田间未检测到农药残留。200亿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蕹菜上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其持效期较短,一般药后7 d左右要进行第2次防治,但由于其是生物农药,建议在绿色蔬菜基地使用。

关键词:蕹菜;斜纹夜蛾;药效比较;残留分析

中图分类号: S433.4;S482.3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5-0093-03

在国内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国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多次造成灾害性危害。斜纹夜蛾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平均每头雌虫可产卵800粒左右[5],其幼虫共6个龄期,3龄后进食量大增,危害较大[6-7]。近年来,斜纹夜蛾在各地发生的频率明显提高[8-9],呈上升趋势[10]。化学农药的长期不合理使用,导致斜纹夜蛾的抗药性逐渐增强,防治难度加大[11-12]。目前,斜纹夜蛾对有机磷、聚酯等多种杀虫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11,13-14]。

蕹菜田斜纹夜蛾是夏季蕹菜上的一种暴发性害虫,年度之间发生程度差异大,一般六、七月份暴雨天气多,降水量大,则当年发生重。由于斜纹夜蛾食量大,若不开展适期防治,一旦暴发危害,将会给菜农带来较大的损失。在蕹菜病虫害防控中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至关重要。而根据目前的农药登记情况,还没有在蕹菜上登记的针对该虫害的农药品种。为了探索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按照江苏省农药检定所的安排,开展了本试验,拟在通过试验,明确不同药剂以及不同浓度对蕹菜田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为农药选购及大面积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于江苏省丹阳市皇塘镇后亭村蕹菜种植大户杨金良的田间进行,前期作物为青蒜,土壤类型为沙土,土壤肥力较好、灌溉条件便利,蕹菜于2016年3月初播种,播种时为大棚种植,6月底揭膜后转为露地种植,蕹菜每20~25 d收获1茬。

由于2016年是斜纹夜蛾发生较重的年份,从灯下诱测情况看,有多个发蛾峰,其中7月29日至8月7日有1个发蛾峰,峰期单日最高蛾量34头,累计蛾量222头;8月19—27日也有1个发蛾峰,其中8月21日蛾量36头,蛾峰期累计蛾量180头。本试验安排在蛾高峰日7 d后進行,喷药时间为8月28日上午,蕹菜为第8茬,前茬收割时间为8月17—18日,蕹菜叶龄为5叶期左右。喷药时为多云天气,风力2级左右,气温22~30 ℃,药后3 d内没有降雨天气。

1.2试验方法

选择常用的3种不同类型且对斜纹夜蛾具有良好防效的杀虫剂,比较其对蕹菜田中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试验药剂、试验浓度及生产厂家如表1所示。试验共设7个处理(包括清水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22.2 m2,小区随机排列。施药机械为背负式静电喷雾器。

1.3试验调查

1.3.1防效调查药前调查各小区虫量基数,每个小区调查5个点,每个点的面积为0.25 m2,记录虫量;喷药3、7、14 d后分别调查各小区残留虫量,计算杀虫效果。

1.3.2安全性调查进行田间虫情调查的同时,观察药剂对作物有无产生药害,若有药害,记录药害症状和等级。

1.3.3农药残留调查试验调查结束后,作物收获前每个小区随机取500 g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FL)]

防效分别为81.96%、91.67%;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3 000倍和2 0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5138%、62.50%;20%虫酰肼悬浮剂2 000倍和1 2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90.29%、91.67%;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3 000 倍液与20%虫酰肼悬浮剂2 000倍液、1 200倍液的防效较理想,均大于90%。

喷药14 d后,200亿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5 000 倍液和3 0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48.38%、37.11%;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和2 0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5806%、50.02%;20%虫酰肼悬浮剂2 000倍液和1 2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82.29%、88.73%,防效最好的是20%虫酰肼悬浮剂1 200倍液,其次是20%虫酰肼悬浮剂2 000倍液;200亿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防效与喷药7 d后相比明显下降。

综合分析可知,20%虫酰肼悬浮剂防效最好,持效期也最长,喷药14 d后2个浓度的防效均高于82%;同时发现,与常规不同的是,喷药3、7、14 d后的防效,20%虫酰肼悬浮剂的低倍液防效略高于高倍液;200亿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喷药3、7 d后防效较好,但喷药14 d后防效明显下降,仅40%左右;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的2个处理,喷药 3 d 后的防效略低于另外2个杀虫剂的防效,且持效期短,喷药7、14 d后的防效明显下降,仅有55%左右。

2.2残留评价

对各小区取样送江苏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 3 000 倍和2 000倍液收获时残留量分别在0.004~0.005、0001~0.011 mg/kg之间;20%虫酰肼悬浮剂的2个处理的样品在收获时均未检测出农药残留;200亿PIB/g斜纹液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为生物农药,残留验证对生物农药并无要求。参照GB 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茚虫威的残留限量标准,蔬菜最大残留限量为 1 mg/kg,本试验中检测出的残留量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说明该产品应用于蔬菜较安全。

3讨论

通过对各小区取样送江苏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进行农药残留检测,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和2 000倍液检出有少量残留,其余各样品均未检出农药残留。由于斜纹夜蛾初孵时是群集分布,然后随着虫龄的增大而分散,在田间分布很不均匀,因此在调查过程中,各取样点之间虫量可能存在误差,这还有待于在今后的试验中进一步修正。

虫酰肼属双酰基肼类杀虫剂,模拟昆虫蜕皮激素的作用杀虫,使早熟的蜕皮开始后却不能完成[15]。虫酰肼干扰昆虫蜕皮过程不仅是打破激素平衡,还可能影响到昆虫的多种生理指标,且对昆虫的生理影响具有持久性[16]。这类杀虫剂对鳞翅目等害虫具有很高的选择杀虫活性[17],对益虫等非靶标生物和环境非常安全[18]。200亿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蕹菜上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持效期较短。但其与化学农药及其他药剂复配可达到延长其持效期的目的。易敏等利用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与5%甲维盐悬浮剂复配田间防治小白菜上斜纹夜蛾[19];刘娜等利用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15%虫酰肼悬浮剂复配防治田间甘蓝斜纹夜蛾,其试验结果均达到较好防效,且持续期均可达到14 d[20]。

根据试验结果,20%虫酰肼悬浮剂2 000倍液、1 200倍液对蕹菜田斜纹夜蛾具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可达 [JP2]15 d 左右,且对作物安全,可以推荐大面积使用。200亿PIB/g[JP]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蕹菜上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根据试验结果其持效期较短,一般药后7 d左右要进行第2次防治,由于其是生物农药,建议可以在绿色蔬菜基地使用。

参考文献:

[1]秦厚国,叶正襄,黄水金,等. 不同寄主植物与斜纹夜蛾喜食程度、生长发育及存活率的关系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2):40-42.

[2]郑永利,谢以泽,朱金星. 豆类蔬菜病虫原色图谱[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9-80.

[3]Ahmad M,Arif M I,Ahmad M. Occurrence of insecticide resistance in field populations of Spodoptera litura(Lepidoptera:Noctuidae) in Pakistan[J]. Crop Protection,2007,26(6):809-817.

[4]秦厚国,汪笃栋,丁建,等. 斜纹夜蛾寄主植物名录[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5):51-58.

[5]栾玉柱,顾继伟,李美玲. 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142-144.

[6]官宝斌,陳乾锦,陈家骅,等. 斜纹夜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J]. 华东昆虫学报,1999,8(1):57-61.

[7]李卫,邹万君,王立宏. 昆明地区斜纹夜蛾生物学特性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1):85-89.

[8]蒙显标,陈强,陆寿成. 斜纹夜蛾在南宁市郊区暴发[J]. 植物保护,1988,14(6):51.

[9]方贵平. 苏南地区斜纹夜蛾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 长江蔬菜,1996(1):13-14.[ZK)]

[10]韩新才,肖国蓉,龚进,等. 几种药剂对甘蓝上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效试验[J]. 植物保护,2003,29(4):53-54.

[11]周晓梅,黄炳球. 斜纹夜蛾抗药性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进展[J]. 应用昆虫学报,2002,39(2):98-102.

[12]吴世昌,顾言真,王冬生. 斜纹夜蛾的抗药性及其防治[J]. 上海农业学报,1995,11(2):39-43.

[13]Kranthi K R,Jadhav D R,Wanjari R R,et al. Carbamate and organophosphate resistance in cotton pests in India,1995 to 1999[J]. Bulletin of Entomological Research,2001,91(1):37-46.

[14]王建军,田大军,庄静. 斜纹夜蛾对甲氧虫酰肼的抗性选育及抗性风险评估[J]. 江苏农业学报,2009,25(1):79-83.

[15]许可,唐明,沈璐辉,等. 昆虫蜕皮行为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昆虫学报,2001,44(2):244-251.

[16]崔全敏,王开运,汪清民,等. 两种虫酰肼类新化合物对五种鳞翅目害虫的生物活性[J]. 昆虫学报,2008,51(5):492-497.

[17]Smagghe G,Dhadialla T S,Lezzi M. Comparative toxicity and ecdysone receptor affinity of non-steroidal ecdysone agonists and 20-hydroxyecdysone in Chironomus tentans[J].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2002,32(2):187-192.

[18]Zotti M J,Christiaens O,Rougé P,et al. Sequencing and structural homology modeling of the ecdysone receptor in two chrysopids used in biological control of pest insects[J]. Ecotoxicology,2012,21(3):906-918.

[19]易敏,徐树兰,汤历,等. 30亿PIB/g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5%甲维盐悬浮剂防治小白菜斜纹夜蛾药效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8):140-142.

猜你喜欢

蕹菜
南方奇蔬
——蕹菜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南方奇蔬——蕹菜
重庆万州无公害蕹菜生产技术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施用发酵后超微细磷矿粉对蕹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