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校园欺凌我们究竟落后了多久?

2017-04-15

环球慈善 2017年1期
关键词:现象校园家长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江湖恩怨是难以避免的。同样的道理,有学校的地方就有学生,孩子之间也免不了龃龉过节,学生冲突也是难以避免的。其中有—种学生冲突被称为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它指的是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言语以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

客观地说,学生之间的欺凌现象在世界各国的学校中都普遍存在。我们所说的欺凌,可不光是身体暴力,任何带来身体或心理伤害的蓄意冲突,都可以归入到校园欺凌的范畴,包括羞辱、言语辱骂、孤立、勒索、名誉中伤、网络曝光隐私或造谣等。国外有个反欺凌网站作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有83%的女孩、79%的男孩在学校或网络上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欺凌。

在许多人的经验里,美国或者日韩的影视剧里经常能看到有关校园欺凌的刻画和描写,在中国的影视剧中则很少看到相关的内容。但事实上,中国的校园欺凌现象不仅不比国外少,反而可能更加严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校园欺凌现象没有被正确地认知,很多时候,学生、家长以及教师都只把欺凌当作“玩笑”,充其量是“过分的玩笑”,不加以处理。在极端的例子中,习惯了中国校园管理的留学生,到了异国他乡,仍然像在国内—样欺凌同学,浑然不知自己犯下大错,他们的所作所为被所在国视为严重罪行。这样的案例,2015年刚发生过,参与欺凌的几个学生均被判处数年到十数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那么,具体而言,国外又是如何对待校园欺凌现象的呢?

首先当然是立法的重视。美国的校园欺凌现象一度相当严重,但从1999年佐治亚州率先制定反校园欺凌法,到2015年3月蒙大拿州通过反校园欺凌法,全美所有50个州都有了针对校园欺凌的立法。而在中国,针对校园欺凌,立法上仍旧空白,成文法里还没有任何一条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现象的规定。

其次,学校的责任也被强调。有些国家要求学校必须对校园欺凌现象采取行动。像在美国,法律就规定,老师和教职工—旦发现校园欺凌现象,必须举报。曾经的一个事例中,一所学校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校方没有报警,家长举报之后,校长的饭碗都没保住。

当然,学校的责任不仅限于发现校园欺凌事件后及时行动和举报,更要开展反欺凌的教育。德國就十分重视对学生从小进行系统的“善良教育”,以预防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相对而言,对于学校在欺凌事件中的责任,在中国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绝大多数甚至近乎全部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都是在校园内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除非出现相当严重的后果,例如学生自杀、重伤等。同时,尽管教育部门曾经反复呼吁学校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但在应试的背景下,鲜有学校执行。

建立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司法的综合辅导治理体系,也是特别必要的。比如说英国,不仅在立法上制定了针对校园欺凌的法规,还有意创造有助于有效治理校园欺凌的社会环境。从2005年开始,英国每年的11月会举办反校园欺凌周活动,培训教师,让他们掌握识别校园欺凌、进行早期干预和行为矫正的方法,支持学校与家庭的协调沟通,鼓励家长发现老师在校园欺凌方面处理不当时,向校长或地方教育当局申诉。在2007年,英国还启动了一项小学自助反欺凌工程,请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协同老师—起反对同学之间的欺凌行为。

中国绝大多数学校在反对校园欺凌的问题上,与家庭、社会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联系与互动,有时甚至在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后,家长与学校互相指责,推卸责任。这确实令人遗憾。

欺凌事件若不幸发生,公正解决之后帮助被欺凌的学生回归正常是一项更为精细的工作。这时候,该由靠谱的心理咨询室发挥作用。比如在日本,许多学校有针对“心理攻击”而设立的心理咨询室,聘请律师、心理医生、退休警察和大学教授坐诊,帮助那些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度过难关。

对照国外反对和治理校园欺凌现象的经验,中国目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看起来,在反对校园欺凌的议题上,中国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差了20到30年的距离。校园欺凌就在身边,治理刻不容缓。真心希望,中国的校园反欺凌立法和综合治理,以及心理咨询辅导体系等长效机制的建立,不用等到20到30年后才看到成效。

本刊整理自团结湖参考

猜你喜欢

现象校园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家长请吃药Ⅱ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