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德育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2017-04-15彭山立申雄英
彭山立+申雄英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8-0144-0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可见,教育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因此,我们应把和谐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到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把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和谐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文以载道”,“情乃文旨”,强调了读文章要“品文入情”。在人文内涵极为丰富的语文课程中,教师要尝试“春风化雨”,以得天独厚的古今中外优秀作品对学生进行耳儒目染,使之在感受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悟“情”、得“道”,最终达到“润物无声”。
一、“品文入情 润物无声”,离不开作者写作的背景
要使作者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要缩短学生和作者的心理差距,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使他们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特殊心态。例如,我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让学生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时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当周恩来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是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远大志向的直接导火索,这件事不但使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而且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学生只有了解了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感悟文本。
二、“品文入情 润物无声”,离不开氛围的铺设
爱国主义是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德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描写祖国山川名胜的散文、游记、古诗等。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我总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中的导语、结束语等,以此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把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带着激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引入课文学习:“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奇山秀水、旅游胜地众多的国家。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它以其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成为世界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成为外国人到中国不能不去的旅游点。在我国的南方,也有一个国内外旅游者不能不去的地方。那里山水相连、景色旖旎,令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流连忘返,它就是以山水清秀而闻名的桂林。今天,我们就随陈淼先生一起到桂林一游。”老师的导语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了学生想尽快了解祖国这神奇山水景色的愿望。在谈学习体会时,学生们纷纷发言,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美景而感到自豪。
为了使学生的这一爱国热情得到升华,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我们的祖国不仅有许许多多这样清秀神奇的山水,还有美丽迷人的内蒙古草原,物产富饶的大兴安岭林海,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还有更让我们为之骄傲的长江、黄河。我们真为我们能生活在这样美丽的祖国而感到自豪!”老师富有激情的结束语,将学生的情感引入了高潮,同时达到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三、“品文入情 润物无声”,离不开文本中直接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读课文,容易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满足于了解具体的情节,对于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内容则很少去思索,去体会。在教学中,我注意围绕课文的中心,抓住关键的词、句、段、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思考,做到“字求其义,句求其旨,章求其训”。逐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有些词句,看似平淡,但由于使用得恰到好处,是表达文章中心的传神点睛之笔,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揭示课文思想内容的“突破口”。
通过字、词、句辐射,讲明课文的内在思想性,使学生由技能的学习提高,直至思想的升华。如教《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上课伊始,我让学生找出最能表達中心的句子,学生很快找出了第一自然段。我借此时机,介绍了颐和园昔日的辉煌和遭到八国联军的毁灭性破坏,这既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又使他们沉浸在“我们的祖国多么壮丽”的遐想之中。
由此我想,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生动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把握住一个“度”,相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素质。
四、“品文入情 润物无声”,离不开对文本的拓展延伸
心理学认为,“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信息来呈现时,学生会学得更好”。拓展延伸是德育渗透极其重要环节,能拓展延伸到课外读物、也能拓展延伸到生活经历、还能拓展延伸到社会实践等,只要有利于德育渗透,拓展延伸就会显得无比重要。在教学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后,我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一是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安排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伟人、名人或身边的人的成长故事,并在感受他人的成长经历的同时,汲取营养,获得启示,主动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这样教师在组织课内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大语文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有的放矢地进行拓展,优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有见地地学习。
五、“批文入情 润物无声”,离不开生活实际的联系
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篇目和学生的思想生活结合得很紧密,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用课文中正确的思想观点,自觉地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自己教育自己。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在语文课中以文悟道,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比如:在设计《将相和》一课的教学时,根据我们班一些学生爱给别人起外号、影响团结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感悟到了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宽广胸怀,了解了蔺相如的大将风度。谈学习收获时,学生还联系自己说出了心里话,做了自我批评。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了自我教育。
(责任编辑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