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马圣路易吉教堂

2017-04-15姜松

读者·校园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戏剧化耶稣悬念

姜松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文艺复兴的艺术风格,那就是“完美”。而它之后的巴洛克风格也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戏剧化”。下面就以卡拉瓦乔的《耶稣召唤圣马太》(The Calling of St Matthew)一组三幅画为例,看看静态的画到底能有多“戏剧化”。

1599年,法国红衣主教马太·肯塔瑞里(Matteo Contarelli)准备装饰在罗马的法国教堂。由于罗马是天主教的中心,所以,各天主教国家纷纷在罗马建立自己的“驻京办事处”,这也是为什么罗马会有西班牙广场、威尼斯广场的原因。红衣主教马太是教廷负责税收的,恰巧圣马太追随耶稣之前也是税官,因此,他决定在他的私人“驻京办”里,装饰一组以圣马太为题的圣坛画。

耶稣时期的以色列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按照罗马的规定,帝国范围内的居民都要上缴各种税费。税官不仅要想方设法强取豪夺,以赚取提成,还要为交不出税费的穷人“垫付”,其实就是放高利贷。他们的口碑极差,特别是作为犹太人,当税官就相当于当“汉奸”。就连耶稣的其他门徒都奇怪:为什么要收一个“汉奸”?耶稣回答:“能认识到自己是卑贱和被唾弃的人,要胜过那些心地伪善的法利赛人。”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真诚的坏蛋好过伪装的君子。

不管怎么样,因为同名同工种,主教请卡拉瓦乔把这位圣徒的事迹画下来。这是时年28岁的卡拉瓦乔得到的人生第一大单,年轻人决心捉住这个机会扬名立万,于是用尽心机,发明了“卡氏四大招”,终成一代宗师。

第一招:“世界之光”。

卡拉瓦乔为了营造戏剧化的效果,直接把舞台聚光灯引入画中(当时的舞台还没有电灯,不过用火把照亮戏剧主角的做法由来已久)。画中耶稣和门徒彼得推开了一扇门,门外的强光直接照射到阴暗的税局中。这束强光也象征着“世界之光”的耶稣。它随后成为卡拉瓦乔标志性的技法,即明暗对照法(chiaroscuro),影响了包括伦勃朗在内的一大批后起之秀,形成了“卡拉瓦乔主义”。

第二招:穿越。

税局里有5个人围坐在桌旁,最左边的3位是“老中青”三代税官,还有两位年轻的士兵(城管或协管)坐在靠门的一侧。他们5个人身穿卡拉瓦乔时代的制服,而刚推门进来的耶稣和彼得却依然是1000多年前的装束,相当于两个汉朝人“穿越”到了明朝的衙门。特戏剧性吧,原来我们现代人脑洞大开的穿越剧都是老卡玩剩的啦!

第三招:平民化。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把圣人从神坛上请到了教士的餐桌旁,而卡拉瓦乔进一步打破常规,竟将神放置在阴暗的一角,而且形象与市井凡人并无二致。其实我们看到的这幅画已经是第二稿了。第一稿由于圣人的光脚上沾满尘土而被好面子的教會拒收。那样不就更能表现耶稣风尘仆仆赶来召唤圣马太的诚意吗?可惜如此接地气的第一稿被烧毁于“二战”中的柏林。

第四招:悬念。

悬念是戏剧的要素,是把故事讲得千回百转、高潮迭起的必杀技,卡拉瓦乔可谓深谙此道。在这幅画中,卡拉瓦乔留给观众的悬念是:谁是马太?

传统的“电扇式欣赏”观点认为,左起第三位是马太。故事是这样展开的:耶稣推门进来伸手一指:“马太,过来!”马太闻声抬头,手指自己:“找谁?我吗?”耶稣身边的圣彼得也用手一指:“对!是你。”如果按照这个顺序看画,观众的头应该像转动的电扇一样,左右摇摆。

新的“叠人浪式欣赏”观点认为,卡拉瓦乔的作品总是选取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最戏剧化的一瞬间,因此故事应该这样展开:耶稣推开门问:“谁是马太?”坐在门边的士兵先扭过头:“什么人,没看见我们正数钱吗?”然后“左三”放下手中的钱币,用手指了指最左边那位还在低头数钱的年轻人:“他是马太。”故事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马太从钱眼里抬起头,一见耶稣:“哇!这哥们儿牛。辞职!我这辈子跟他混了。”所有这些情节都是老卡留给我们想象的。如果照这个理解,那么老卡就是通过税务局同事由右向左的递进式反应,来表现耶稣强大的气场,就像世界杯的“叠人浪”一样。

猜你喜欢

戏剧化耶稣悬念
巧设悬念增魅力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LOGO GIRL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英国耶稣受难日
从《烈日灼人》谈米哈尔科夫的电影风格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
一场人性和利益的博弈
“戏剧电影”概念的使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