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心理学角度下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2017-04-14李新明
李新明
基于认知心理学角度下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李新明
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体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改革的目标,也是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目前,针对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而基于认知心理学角度下的研究比较深刻地从体育的本质、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从而对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认知心理学 高校体育 教学方法 改革
现代体育教学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它更关注的是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学目标由单纯的体育技能提升转变为知识、技能、个性的综合培养。这种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使得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形势也走向多元化,而体育教学方法实效性的提升也会让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国家根据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现状制定了一系列长期规划,总结可以得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最为科学的方法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遵循他们自身发展规律,培养技能型和知识型相结合的人才。
认知心理学角度下的体育知识类型
对知识的分类是心理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通常可以分为对策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和表述性知识。体育知识的分类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和重要对象,也是认知心理学角度下的重要知识划分。在具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中,运用心理学知识,从表述性知识、过程性知识进行划分,涉及体育基本概念和规律方面的知识,这种知识划分通常可以解决“什么是体育”这一问题。到了学生能够主动去接受这些表述性事实的时候,这就表示表述性知识已被接受和实现。
过程性知识是指大学生已经能够明白“体育的实质是什么”,能够进行操作的过程,是一种认知与实践的结合。对于过程性知识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体育技巧、体育心理素质和对体育的整体感知。这种对体育知识的分类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角度出发,注重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将知识转换为技能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角度下的体育能力
1.体育能力包含的内容
体育能力不仅包括基础的体育能力,还包括一些特殊的体育技能和超出常人的创造力,它通过体育教学去引导学生,改变学生,不断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效率。在认知心理学角度下的体育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它既包括体育行为的效率,也包括体育活动的心理。目前在国内很多研究人员认为体育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特殊技能,不仅包括学生个人的智力因素,也包括他们掌握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
2.体育能力的本质
(1)体育能力是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育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不断磨合的过程,因此,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能帮他们认清体育是什么,体育的本质是什么以及怎么提升体育能力。随之,体育能力的提升会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2)体育能力是大学生刻苦训练的能力
运动能力不是大学生天生具备的,而是经过后天不断努力的结果,是一种连锁且复杂的能力,也是一种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大学生的刻苦训练可以算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只是这种劳动的成果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是深远的、积极的影响,大学生通过特殊的劳动成果获取体育能力。
认知心理学角度下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体育教师要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汇总,以表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为指导培养学生获取体育知识的能力。体育教师应该掌握如何去将这些种类丰富的外部知识转换为学生的内部体育能力,不断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1.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心理因素
体育教学包括体育过程和体育方法,它们二者之间共同构成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体育系统就是它改革的大环境。但是,高校体育本身具有特殊性,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还应该结合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改革,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方法,从高校体育改革的思想、目标、知识类型以及学生本身出发进行研究。
(1)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想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要科学优化体育课程,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为主,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思想,通过体育能力的提升来完善个人综合能力。高校体育工作者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性,从教学思想、方法上进行改革,既注重体育技能的提升,也要注意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2)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新课标》是指导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之一,对于体育教学改革,其中明确提出了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能,其次是让他们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再逐渐培养他们对于体育的兴趣,从而能将体育看作是“终身体育”,将体育精神渗透到生活学习的每个细节中。体育目标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也是认知心理学角度下首要考虑的心理因素,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使改革方向明确,促进体育改革的科学化和多元化。
(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体育知识类型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依据就是体育知识类型,它指导着改革的方向,在教学大纲中对每一种知识类型都有详细的表述,例如语言类的教学方法就适用于对体育的初步认知领域,而将语言作为辅助,强调行动力的教学方法则是体育知识的操作领域。因此,只有明确了具体的体育知识类型,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提升体育技能,并将技能转换为一种个人能力。
(4)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学生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检验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注意挖掘他们的兴趣点,才能让他们深刻掌握体育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尊重,能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学习锻炼,不断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关注点
在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大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力度不够,目标不清晰,思想不明确,改革的理论知识太多,而实际的效用却又小,往往不能从实际出发进行改革,最终导致改革半途而废,所以在今后的改革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明确改革的思想。指导思想一定要科学合理,改革要立足于本国、本校的实际情况,坚持现代教育的思想,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对体育知识进行深刻认识,根据不同的发展需求去改进教学方法,这是首要的也是最为基础的改革思维。
其次,学生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应该受到重视。学校不仅要传授给他们专业的体育技能和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兴趣,提升他们的体育能力和综合能力,在认识心理学的教学辅助下,关注他们的心理和情感世界,让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不仅从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入手,最主要的是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将之前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综合性的一种考评体系,有效地促进了体育教学改革的科学性。
再次,体育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在认知心理学角度下,教学改革以国家的人才培养和长远改革为基础,通过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结合具体的体育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技能,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进行体育锻炼,发掘他们的潜力并提升他们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和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教学规划和调整,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教学质量。
最后,在认知心理学角度下的体育教学改革是不间断的。认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应该根据国家的具体规划、体育改革目标的不断深化、体育知识的不断完善以及高校和学生自身情况的变化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教学改革质和量的同步提升。
结语
总之,认知心理学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项复杂庞大的改革工程,它不仅要从教育的思想、目的、方法入手,还应该注重理论知识与体育实践的结合,在改革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从实际出发提升他们的体育能力,争取培养全面综合型的人才,让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实际意义。
[1]普文龙:《认知心理学维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相关问题分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0期。
[2]熊燕飞、高嵘:《知识分类学习论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柳春梅、李志宏、任平:《认知心理学维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体育科技》2012年第4期。
作者单位:西安工程大学体育部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