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创新研究

2017-04-14

数码设计 2017年14期
关键词:规则法治道德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澧阳镇中学 湖南 常德 415500)

前言:翻转课堂是互联网催生下的产物,旨在将原来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翻转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自如的在课堂上进行发言和学习,从而使得课堂更加的生动和灵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身在课程设计上有些枯燥,需要教师将翻转课堂引入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之上,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1 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灵活。道德与法治课本身是对学生的思想建设,难免在教育方式上会与知识教育有很大的区别。而初中生大多处于青春期,性格都比较急躁,不愿意听从别人的说教和管理,而在绝大多数的道德与法治的课堂都是采用比较枯燥的说教方式向学生们进行传授,这就与学生本身的性格特征不相匹配,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

1.2课程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下降是有内外因的。内因在于理论是初中道德与法制的主要内容,而一些道德建议与学生本身并不符合,学生就会认为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并没有什么价值,因此并不会将精力集中在课堂上。而外因就是教师没有及时的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找不到什么新鲜感,容易在课堂上产生烦躁情绪,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1.3教学难以应用于实践。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实际上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欠缺导致学生们并不能体会到学科的实用性。而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学生只是将道德与法治运用在试卷之中,一旦脱离试卷,让学生用自己的课堂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学生们却依旧不知所措,这就反应了课堂在实践运用有所欠缺。

2 翻转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创新策略

2.1重视课堂预习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翻转课堂是网络诞生下的产物,为了可以将翻转课堂很好的应用在道德与法制的课堂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首先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始。都说预习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必备法宝,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工具,但是本身学生的课业压力比较重,难免没有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们进行复习,而学生们也早已养成依赖教师的习惯,即便是给予他们预习的时间,他们也不会好好的利用。因此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设计,以使学生们可以养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1]。教师可以将需要预习的内容制成一些短视频和微课上传在网络上,要求学生们在网络上进行预习,这样比较新奇的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学生的兴趣,而微课的方式也比较的生动活泼也符合学生的兴趣要求。此外,教师还需要在网络预习中设置每日打卡的环节,督促学生们养成每日预习的好习惯,并对每日坚持打卡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从而让学生们可以喜欢上这种预习的方式。

2.2创建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但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引。教师通过教学情境的有效设置,可以引导学生回归教学的主题,从而让学生快速的进入课堂的教学之中。以八年级上册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为例,教师可以以“女子阻拦动车行驶”的热点新闻报道也吸引学生们关注规则,并让学生们讨论自己对这一新闻的看法,从而告诉学生违反规则的危害。学生就会对于社会规则有初步的印象,有初步的判断能力[2]。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回忆,在自己身边存在哪些规则,自己有没有被规则束缚的经历,从而让学生明白尽管自己身边有许多的规则,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不能离开规则,这样就回归到本次学习的主题之中,有效引导学生关注规则。

2.3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之中是翻转课堂的一个必要的选择,因为这是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最好方式,学生们可以在从中获得比较不错的实践体会。在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期间,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规则意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们轮流在学校门口的马路上站岗,让学生们去规劝不走斑马线、不看红绿灯的行人。规劝别人也可以引发自己的感想,从而让学生们明白,想要规劝那些路人守规则,必须自己有相当强的规则意识才行[3]。这样学生们就会将规则的观念深入自己的内心,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有趣的实践方式会比教师单纯地说教要好许多,而且学生也乐意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

结语:综上所述,翻转课堂使得道德与法治不再局限于应试教育而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自主的学习和领悟。作为教师,应重视预习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帮助学生在有趣的教学情境之下,提高自身的实际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规则法治道德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让规则不规则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