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转型期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2017-04-14曹东波
曹东波
沈阳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136
高校转型期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曹东波
沈阳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136
随着高校转型的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共育的必要性及实用性逐渐凸现出来。高校英语实践教学应在与企业合作实现人才共育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本文主要总结了转型期高校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明确提出企业与高校联合实现“人才共育”的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实践模式,以此来改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转型;校企合作;大学英语;实践教学
一、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
校企合作与职业教育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它对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高校转型期间,校企合作有利于打破高校旧有的教育模式,真正增强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帮助推进高校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教育模式。同时,校企合作帮助高校学生提高工作所需的实践应用能力,锻炼在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动手能力,培养出优秀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同时也有助于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缺少专项技术人才的问题。
校企合作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提高自身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将在校所学的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实践中找到自身不足加以弥补,完善自身知识漏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校企合作不仅推进高校转型,也有助于学生个人发展,对于培养优秀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面对高校转型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二、当前高校转型期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是,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层次与服务社会功能相脱节。英语实践教学的实习基地建设不成体系,导致学生训练的平台严重不足,实践型和创新型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够,导致学生实训引导、辅导不给力,校地合作不够,导致学生参与当地外事活动不多。高校服务社会功能无法体现。
二是,教学机制转变滞后,对于学生就业、企业发展都造成难度。例如,在资源的传统配置问题上,一些著名高校的可利用教学资源较普通高校多出很大一部分,这导致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得到可以实践的机会,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由于资源的不均等分配降低了就业的竞争力。其原因是由于各大高校办学时间较长,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且死板守旧,缺乏创新,教学过于注重理论无法结合实际,导致教学与实际生产工作脱轨使转变非常困难,此外培养的专业型人才较少,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不利于学生就业发展。
三是,教材建设不适合培养专业型应用人才,教材过于落后,更新与时代需求不匹配。例如,在教材的选用制度上不够健全,部分教师成为教材的第一人称,缺乏集体研究意识,致使有些高质量的教材和反映新科技的科技知识的教材不能得到及时的选用。
其原因是因为许多高校教材不符合转型需要,理论偏多实践极少,且没有配套的实训教材,不能反映一线岗位对于相应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多数教材编写人员长时间脱离一线生产与工作,无法切实了解当前企业、社会所需,导致学生实际应用知识匮乏,所学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四是,师资队伍不适应教学改革要求,无法为学生提供社会所需的应用型知识,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其原因是由于教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主要侧重于理论指导,无法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的能力提供高效的建议,将学科知识与工作经验相结合,且由于教学方向与实际应用方向侧重点不同,使高校培养专业型应用人才的能力受到限制。
三、高校转型期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实践的策略
第一,高校英语教学应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及掌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一周增加实践课程两节,如增设英语交流课,供学生们进行专业英语知识的探讨研究,以共同进步,共同学习。实际英语学习应结合企业,如翻译公司,为学生提供应用专业知识的平台,翻译公司可提供素材,供学生翻译,选取优秀的作品进行嘉奖,不仅可以节省资源也可以供学生进行锻炼;此外,也可以雇佣优秀学生进行课外兼职,为学生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也丰富了企业文化。校企合作应注重提高综合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这有助于推动企业面向国际发展,进行国际交流,有利于推动行业进步。应增加实践课程,与企业合作,如电厂。增加学生接触一线工作的机会,同时企业可以设立多个实践项目竞赛,有学生团队进行合作,选出好的队伍进行嘉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同时,企业也可以对有潜力有能力的同学进行重点培养以更好地为企业效力。此外,我们也可适当借鉴日本的优秀教育理念,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力求严谨,以不断自省的态度去学习实践。
第二,加强选用管理,大力开展教材研究,同时邀请工作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参与教材的选用环节。选用教材应秉着精品教学的理念慎重进行教材的选用,力求所用教材可以丰富学生们的专业知识,且条例分明,有浅入深,由专业人员把关,让教学更贴近生产,让一线走进课堂。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方案。面对着高校转型,教师队伍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方式的不断调整,与学生共同发展,共同努力,找到适应高校改革的新型教育方式。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如就业、出国、考研等做出不同的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如针对就业可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针对出国,可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实践创新等多方面能力;针对考研的同学,应重点培养其科研探究的能力。此外,在学校转型期尤其应做到普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以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
第四,构建多样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的能力。当前英语教学模式主要针对英语较弱的学生,不能满足对于英语学习要求高的部分学生,发展教学多样化与个性化,针对各个类型,多个英语等级的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提高自身能力的平台,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以符合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校企合作具有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保证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保留有自身的个性特点。此外,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优秀教育经验,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采取“双元制”。双元制具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向:一种为实践专业性教育,另一种偏向于理论教育。这种方式比较符合我国高校改革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求,对高校改革具有指导作用。
第五,重视加强学生英语听说等交际能力。可增加口语课、听力课,让同学们即兴发挥,针对某一画题或社会现象进行英语讨论,为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引入国外优秀教学经验,加入职业英语的学习内容,进行趣味英语,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好处。我们可吸收美式教育的优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努力为其构建较为自由的学习和创造空间,在学生工作期间促进企业间相互交流学习,加强国内外专业合作,共同发展,同时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有助于促进就业,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提高人才为行业企业进步服务的能力。
第六,增创学生去社会实践学习的机会。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学校应增加实践学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比如随着辽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打造全方位开放格局,为树立我省的旅游形象、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英译。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语言实践内容。建议可以通过去翻译公司实践,或者在教学任务中增加对我省旅游景区公示语进行英译的训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提高翻译质量,正确适当地向外国游客介绍辽宁自然、人文景观及其浑厚的文化,对于宣传学习地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又有利于促进辽宁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对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意义。
比如:英语翻译课讲解公示语翻译时会提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除了要求要简洁、规范之外,还应该注重形式美感,要有韵律感,读起来流畅上口。”那么往往单纯讲解语言翻译技巧而不实践,那么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语言翻译的魅力所在。那么建议教师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设计实用性强的语言实践内容。例如,对于翻译课堂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运用课堂中学习的语言翻译技巧,到辽宁5A、4A景区去实践,进行辽宁省景区公示语的英译训练。由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加上译者思维的中国传统性,许多中国公示语的英文翻译在文化上是不可接受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误译,再进行修改。比如,许多景区的草坪上都会写着“小草青青,足下留情”,中文读起来就是谐韵的,如何翻译成英语呢?如何能够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具有注意美感与韵律呢?那么可以译成“The grass,so fair,needs your care.”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既表达了爱护草坪的语义,又保留了语言的韵律美,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就会深刻理解语言翻译的技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对接,同时也体现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四、结语
面对高校转型的重要时期,高校应积极调整教学模式与社会合作,结合国外优秀教育经验,将我国传统的理论教育、应试教育,转变为社会、国家普遍需求的专业教育,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具体需求,结合学生个人发展现状进行专业人才的重点培养。转型期间,校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校企合作不仅可以促进高校转型的快速进行,同时也有助于缓解企业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的压力,既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同时也为企业发展,企业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高校应结合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调整学习的内容与授课方式,这对于教师团队也是一项重要的挑战,转型期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状况教授学生所需掌握的重要内容,此外,在国际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英语教学尤其应受到重视,转型期间,要求学生可以对专业英语有更近一步的掌握及了解,应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应用能力,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服务。相信随着校企结合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转型会平稳快速地完成,尽快符合社会、国家的需求,完成对专业人才的高质培养。
[1]翟金玲,黄晓丽.高职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6).
[2]魏可霏.浅析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 (15).
[3]吴茜.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校园英语,2016(27).
[4]李新平.德国职业教育给我们的启示[J].河南教育,2011(5).
(责任编辑:武亮)
2016-12-13
H319
A
曹东波(1980-),女,辽宁省锦州人,沈阳工程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法。
本文系2016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UPRP20160640)的阶段性成果;2017年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课题“辽宁省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7lslktyb-130)的阶段性成果;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大学英语课堂‘形式协商纠错’的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WYYB15010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