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以实习支教为中心的考察
2017-04-14孙喆
孙 喆
(商丘师范学院 法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以实习支教为中心的考察
孙 喆
(商丘师范学院 法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实习支教作为地方高师院校探索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缓解了农村师资的不足、改变了原有教育理念,同时,还拓宽了师范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升华了道德情操和敬业精神、培养了科研创新能力,从而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实习支教在实施过程中虽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政策制度的支持、各方的配合、经费的大力投入将会促进实习支教的长足发展。
实践教学;实习支教;师范生
一、实习支教及其形式
实践教学是师范生由准教师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经环节,也是师范生获得教师资格的必要过程。传统的实践教学很难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教师,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各地方高师院校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而实习支教正是地方各高师院校探索出的一种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习支教一般是指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在基层中小学的支持和配合下,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以实践培养大学生从教技能和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为主线开展的新型师范教育模式[1]3。实习支教不仅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而且还有利于实习学校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因为实习支教是利用地方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对实习学校原有教师组织开展校本研修和脱产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培训,将入职前“跟岗提升”与在职教师的“置换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的形式。为了促进实习支教的顺利实施还应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如学生管理制度、导师制度、课程制度、教学制度等等。只有将师范生实习与对当地支教培训结合,取得各方的认同,为师范生提供充足、有效的实践机会,方能切实提高地方师范生的从教能力与综合素质。在实习支教的发展过程中各地方高师院校根据各自不同情况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实践模式,如江西师范大学的“红土地支教实习工程”,西南大学的“小松树”计划,海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南京晓庄学院等院校的“实习支教,双向培训”的模式,河北师范大学的“顶岗实习支教”和忻州师院的“扶贫支教计划”等等。
二、实习支教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实习支教缓解了农村师资的短缺,促进了农村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
近年来,中西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的教学条件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显性或隐性的流失,这样就造成了农村中小学师资数量紧缺、结构不合理、整体教学水平低等客观事实。实习支教对这一矛盾可以起到有效的缓解,因为实习支教与中学教师学习培训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了地方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工作任务繁重的农村中学老师提供了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满足了教师专业发展时间上的需要,使他们能有时间进行业务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农村中学依然存在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教学方式单调等问题。有的教师管理方法简单,体罚学生时有发生,出现学生厌学、逃学的现象。实习支教的师范生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他们在缓解教师资源不足的同时还带去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他们表现出的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保护好中学生自信心、自尊心,懂得用欣赏的目光观察中学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仅对实习学校的教师产生启迪作用,潜在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而且深受基层中学生的欢迎,达到了师生间更好的沟通效果,同时维持了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2]89-92。
(二)实习支教使师范生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拓宽了就业渠道
在国家统招统分背景下,各地方高师院校的师范生毕业,不管成绩好坏、实习状况如何,基本上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单位。但自1999年师范生就业由国家统招统分改为市场调节,就业形式陡变,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成为大多师范生的期望。实习支教这一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促进了师范生的就业,因为在实习支教活动中,师范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撰写教案、组织课堂教学、管理班级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在就业时具备了其他毕业生所不具备的素质。据用人单位反映,参加过实习支教的学生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技能、语言表达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所以一般条件下用人单位乐意招收那些参加过实习支教的师范生。另外,实习支教也使师范生明白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实习学校大都在农村,教学条件和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充分认识我国城乡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巨大差距,感受到贫困地区教育的落后现状,感受到优秀指导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乐业、敬业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师范生会因此发现自身的价值、自身的不足,感受到自己应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自觉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教师职业性格。这样实习支教就改变了师范生的就业观念,他们将不再把眼光盯在大中城市,愿意从基层做起,从农村做起。
(三)实习支教提高了师范生创新能力
目前社会发展需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而实习支教有效地提高了师范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实习支教更能有效提高地方师范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师范生对教育工作的本质特别是对新的教育理念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将初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增强民主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他们会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实习学校,对素质教育的观念进行宣传和发扬,在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巩固教师基本功,提高教学技能,发挥师范生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师范生在实习支教中能得到教学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在了解中学实际,获得教师职业的初步实际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基础上,更有助于在经验、教训的总结中开发创新思维,不断实践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四)实习支教升华了师范生的道德情操和敬业精神
现在的师范生大都90后,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在父母、亲人、老师的爱抚下成长,很少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更没有单独处理事情、面对复杂情况的经历。实习支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去单独面对复杂的局面。当他们亲身来到农村,感受到农村、农村基础教育、农村中小学生的艰辛,他们的心灵会得到洗礼,从而使他们能够理性地看待国家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意志变得坚强,思想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价值观发生改变。例如一位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实习支教学生在她的日志中写道:“我看到有的学生为了省下几毛钱,每顿饭都只吃馒头和咸菜时,我泪流满面。我的意志第一次受到了这么强烈的挑战,终于明白了艰苦奋斗的真正意义。相比较,我太幸福了,一定用渊博的学识、开拓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实习支教还会切实提高地方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师德是教师首要和必备的职业素质。通过实习支教,师范生将深切感受到农村教师那种在艰苦的条件下兢兢业业、呕心沥血的工作态度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精神以及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从而使他们深刻体会到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深刻理解如“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老师真心爱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这些教育真谛,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作为教师的真正价值。同时,师范生应具备“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去。但大学生对这一理念的认识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只有经过实习支教的实践,他们才能真正将这一理念内化到自身的价值体系当中,并自觉培养这一职业素质。
(五)实习支教培养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实习支教也将提升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增强艰苦奋斗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农村基层中学的艰苦条件,实习过程中的重重困难都将给实习学生带来挑战,这种挑战将使他们学会克服困难、苦中求乐,在艰苦生活条件下经受考验,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以培养他们艰苦奋斗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不少顶岗实习的学生回来后都表示,到艰苦的地方支教,以后没有什么苦不能吃了。
在实习支教中,由于师范大学生处在与实习学校教师同等的地位,实习时间长、力度大,学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全方位的实践锻炼,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程度要大于传统实习。师范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从多角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师范生围绕实习支教的三大任务(课堂教学、实习班主任、社会调查与研究),在长达三个月的顶岗实践中,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养成,为将来走向社会参与人才竞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顶岗实践中担任实习班主任,学会针对中学生进行有效管理,提升了实习生的教育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开展的社会调查与研究,提升了实习生的教育研究能力。同时,其相对自主的实习环境,有利于师范生的自主发挥和反思进步。学生深刻体验了从学生到老师再到学生的角色转换,经历了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循环,对教师职业、实践性教学知识及自我评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3]89-92。
三、实习支教现实困境
(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不力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是地方师范院校与农村中小学的中介和桥梁,实习支教的成功与否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教育实习机制的正常运行需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制度保障与信息沟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中小学师资的情况最有发言权,地方高师院校需要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来部署和安排师范生的实习支教,以及实习学校的教师培训。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和实习学校教师的离岗培训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因为它牵涉到一批批师范生的实习与返校和实习教师的离岗与返岗,如果没有健全的制度做保障,师范生的实习和实习教师的培训将成为一种无序的状态,师范生不仅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实习学校的教师也得不到应有的培训。从目前情况来看,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来保障教育实习的顺利进行,在基础教育师资上也没有与地方师范院校进行有效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实习应达到的效果。
(二)实习学校态度消极
在走向实习学校前,大多师范生存在着实践性知识缺乏,综合素养不高的情况,在不具备支教的条件下,拔高使用,其支教效果得不到支教学校领导与老师的肯定,这种情况就造成了教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村中小学对实习支教的不满及消极应对。
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观念和态度影响着实习支教活动的质量,某些农村中小学明显存在着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但也不愿接受实习支教的师范生,即使接受了,也不让他们参与实际的教学活动。因为怕实习的师范生影响他们学校的成绩和原有的教学秩序,在这样的情况下参与支教师范生的从教能力根本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与此不同的是,有些学校愿意接受实习大学生,但却把他们看成廉价劳动力,一切事务都推给他们,却不对他们进行应有的指导,学生从教技能没有得到多大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支教的积极性,也对今后实习支教的实施产生了负面影响[4]56-58。
(三)支教师范生态度消极
受制于找工作和考研等因素,自愿申请顶岗实习的师范生很少,只能依靠“变相施压”来组织安排。目前大学生找工作亦非易事,地方师范大学生找工作更难,能回到本县任教已是他们最美好的愿望。但由于信息沟通的障碍,本县教育部门来学校招聘时,这些大学生还在继续支教,等他们返回学校后已错失了本县招教的良机,此时他们心中难免惆怅。由于就业的困难,大多师范大学生选择了考研作为出路。准备参加考研的学生往往从大学三年级就已着手复习,而实习支教也恰恰从此时开始,为了不耽误自己的复习,大多师范生就有意地回避实习支教。再者,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参加实习支教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无偿”付出也甚是不满。如学生不仅要问:实习支教,究竟有无价值?教师上课、加班,都有酬金,学生的教学劳动,其价值的价格(报酬)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目前,越来越多的中职生、技校生的实习,都向带薪实习发展,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实习不仅条件艰苦(农村中小学),而且没有报酬,如此形成巨大的反差,容易导致实习生的挫败感[4]42-45。
(四)重支教轻培训,培训质量得不到保障
与传统的教育实习不同的是,实习支教要求师范大学生进入全职教师角色,完全履行教师岗位的全部职责,不仅承担教学工作而且还要充当班主任角色。在师范大学生进入实习学校的同时,就有一批教师离开原有的岗位走进高师院校接受培训。组织离岗教师接受地方高师院校的培训以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正是实习支教的本意所在。就目前而言,多数开展实习支教的地方高师院校,其认识还带有明显的传统教育实习的色彩,重视学生的实习支教,忽视对离岗农村教师的培训。即便是部分高师院校开展“置换培训”,也存在“以大学为中心,以高校为本位或以培训者为本,而不是以受训者为本”的情况[5]56-58,培训内容与教师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再加上被顶岗置换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工作、家庭、生活上的难题没有被很好解决,因此,受训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使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4]56-58。
四、解决实习支教困境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政府的主导功能
如果有政府部门支持作为后盾,实习支教就会有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只有通过政府的推进,实习支教才能得到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实习学校的密切协调配合与大力支持。也只有以政府为主导,参与实习支教的各方才能统一认识,真正做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政府的主导之下,以科学、规范、高效的制度安排,通过专门的政策和资金,调整实习支教各方利益,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规范他们的操作。一方面,将实习支教的相关内容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职能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使他们尤其是基层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参与到实习支教的有效管理和指导中。另一方面,通过推进基地化建设,使高师院校确立一批稳定的实习支教基地。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以契约的形式确定和规范实习支教各个项目的顺利展开与运作。
(二)加强各方资源有机配合
实习支教不仅要对大学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进行职前培养,更要对在职教师,尤其是农村基层中小学教师进行职后培训,使实习支教成为构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系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通过划拨专项经费或调整原有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方向,发挥地方高师院校的智力与教育教学资源优势,重点开展对以农村实习学校教师为代表的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的培训。通过进修培训、跟岗提升、课程报告、校本教研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水平。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和实习师范生进行在线听评课、研讨等远程教学指导与评介,提高培训与实习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政策要求,挖掘基础教育优秀教师资源,发挥他们的优势,重点开展对实习支教师范生的教学指导与评介,使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同时结合高师院校的智力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研究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更为重要的是在实习支教的制度设计中必须符合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实际。也只有这样实习支教才有施行的现实基础。如实习时间的安排应按照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周期和规律,以相应学期为时间单位。再如人员安排应实行多学科混合编队,使之既有利于实习学校安排岗位,为实习学生提供更充足的全职教师岗位锻炼,又有利于学生文理渗透,互帮互学[1]5。
(三)加强经费的大力投入
支教的农村中小学对师范大学生的廉价使用、实习师范生对无偿付出的不满,都是由于实习经费得不到保障造成的。因此,加强实习支教的专项教育经费投入是做好实习支教活动的关键。这需要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高师院校共同的努力。地方政府应从财政中拿出一部分经费作为实习支教的专项经费,支持实习支教工作;教育部门在经费使用上应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支教学生的生活和工作;高师院校在保证各项实习活动的基础上,实习经费应向农村实习支教的学生给予倾斜,为支教提供适度补贴。中小学作为接收单位,在水电、住宿、饮食等方面的经费一定要得到补偿。如此,实习支教的大学师范生的积极性才能得到保证,从而地方政府因为支教实习生积极参与区域基础教育的改革,最终也获得了收益。
五、结语
实习支教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但目前情况下它仍是构建有中国特色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制度的成功探索,是融地方高师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发展为一体的新思路,是把地方高师教育与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统一、联合起来的一种新尝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社会效果。师范院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顶岗实习工作的研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同时师范院校要精心组织,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创建示范性基地,确保实习支教长期、和谐推行,把这项有利于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有利于促进师范院校改革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系统工程进一步推向深入[2]89-92。
[1] 程 浩.高校师范生实践性培养模式探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2] 罗 敏.高等师范院校推行顶岗实习的实践意义[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S2).
[3] 罗文华.高校师范生顶岗实习的意义及相关问题: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09(11).
[4] 尚国营.高师院校“顶岗实习”的瓶颈及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
[5] 张学仪.“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实践与对策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5).
G652.4
A
1671-8127(2017)05-0060-04
2017-02-11
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语境下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前培养教学范式改革与实践”(2017-JSJYYB-097)
孙 喆(1975- ),男,河南鹿邑人,商丘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学改革研究。
[责任编辑乐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