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与思想的辉映
——论透视技法在《基督显圣》中的应用

2017-04-14谭功哲

关键词:拉斐尔基督耶稣

邢 达,谭功哲

1.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136;

2.辽宁传媒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技术与思想的辉映
——论透视技法在《基督显圣》中的应用

邢 达1,谭功哲2

1.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136;

2.辽宁传媒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基督显圣》是拉斐尔艺术成就的集大成之作,是他伟大艺术生涯的“绝唱”,也是研究拉斐尔绘画特点乃至西方古典宗教绘画的重要素材。从分析两种透视表现技巧在《基督显圣》中的巧妙运用以及原因入手,进而研究拉斐尔的作画技巧和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绘画对传统宗教绘画的发展和创新,以及西方古典主义绘画的特点。

拉斐尔;焦点透视;色彩透视;古典主义绘画

拉斐尔·圣齐奥是意大利极富盛名的画家、建筑师,与列奥那多·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合称“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他的作品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清新、秀美和细腻的风格。画家善于使用柔和的曲线,突出画作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拉斐尔是手法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体现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基督显圣》这部作品是拉斐尔应红衣主教朱利奥·美第奇的邀请,为法国纳博纳教堂绘制的祭坛画,也是拉斐尔生前最后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取材于圣经的新约,描述了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于第七日清早复活的故事。

一、透视技法与空间构建

西方的写实绘画创作强调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包括空间感、光感、阴影、色彩的调和及具象临摹的准确。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一些科学技术手法被广泛使用,透视学就是其中一例。在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技法得到了很大发展,这是出于西方绘画对于写实性的要求,达芬奇甚至认为透视是绘画的基础。人类的视觉感主要是由物质的“形态”和“色彩”构成的,焦点透视侧重于形态的空间关系,而色彩透视则用于解释色彩的空间关系。

(一)焦点透视与空间构建

在透视手法上,西方主要采用焦点透视法来达到立体空间的建构。焦点透视又称为“定点法”,即将画面固定于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同时在平面上设置单一的观察点。当观察者通过这一点进行观察时,他的视域就被限制在一定的空间里,并进而推导出角度单一的理性空间。[1]这一空间可以理解为从现实空间直接截取的一部分圆锥形图形,同时焦点透视中突出了消失点的存在,在构建空间方面更符合客观真实,更符合写实绘画的审美要求。1415年,焦点透视法由意大利人勃鲁奈勒斯契首次运用。1427年,马萨乔又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了更具有真实感的祭坛画《三位一体》。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更是焦点透视的扛鼎之作。在具体作画过程中,画家会透过一块玻璃板观察物象,并用笔将物象画在玻璃上,这样就得到了合乎焦点透视原理的画作。[2]如在《最后的晚餐》中,画家采取了平视的观察角度,将中心点置于画的正中,将观察点所在的水平面与画面相交线作为分割画作上下的界限。然后从这一观察点出发,在画面上下部各设置四条与中心对称的斜线,这四条斜线交汇的地方就是灭点,通过灭点所体现的近大远小的特点形成透视感。西方绘画通过透视法体现出极强的感染力。

(二)色彩透视与空间构建

色彩透视主要源自认知观感与空间的关系。色彩对空间关系的影响在生活中多有范例,比如近景的山往往呈现出黄绿色,而远山则多呈现出灰蓝色。如果能掌握这一色彩规律,就可以通过色彩在平面上表现出空间距离。色彩对空间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色彩与距离的关系。人的眼睛通常会觉得波长较长的鲜亮的色彩(红色、黄色)看起来比较近,而波长较短的较为阴冷的色彩(蓝色、青色、绿色)则看起来比较远。

2.色彩的层次与空间的架构。色彩的结构与光谱一样是分成不同层次的,不同层次色彩的纯度、明暗度会在视觉上将距离感体现出来,最重要的是色彩的层次会使画作体现出动态效果。通过色彩层次的递进,一方面使不同物象之间的距离不显得突兀,整个画面协调有序;另一方面会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动态美。

3.光影效果与空间的构建。通过阴影的明暗、角度和方向可以凸显光线与物象之间的关系,不仅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光感,还通过亮色与暗色的规律变化及明暗色调来制造出空间感和真实感。

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技法之所以被大量采用,不仅因为透视可以使画面更具有真实感,更是出于文艺复兴的本质要求。文艺复兴的诞生处于对控制西欧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教会的反抗时期。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开拓科学领域,不同的科学知识丰富了人们的头脑,也丰富了艺术家的创作手段和素材。“在古典文明中,文艺复兴的巨人们不仅找到了光荣的榜样与导师,找到了崇高的智慧和广博的学识,找到了丰富的素材,优美的风格以及高超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且使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极早地接受和利用了罗马文化中的有益之处,借以举起反对封建神学思想大旗,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3]

二、焦点透视、色彩透视在《基督显圣》中的应用

拉斐尔在创作时善于总结不同画派的艺术特点,进而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构图技巧和人物塑造风格。拉斐尔的作品包含了古典美中秀美柔和的风格,人物的表情生动自然;构图基本采用三角形结构,使画作层次感鲜明,庄重平衡。在他的作品中,纯真优美、庄重自然、明快清晰、和谐简洁等古典美术的特点被鲜明地体现出来。《基督显圣》是拉斐尔创作成熟期的作品,画作结构复杂多样,画作色彩则采取威尼斯画派的鲜亮透明的色彩。

(一)焦点透视在《基督显圣》中的应用

在画作上部,拉斐尔采用焦点透视。以基督耶稣作为图画上部的中心点(观察点),以摩西和以利亚的头部作为油画上部的中心线的两个端点,同时与耶稣形成一个三角形状的构图。耶稣既处于三角形的中心,又处于中心线的正中。拉斐尔从中心点向外进行辐射式绘画。为了突出画作上部的辐射式平衡结构,拉斐尔以云彩和光作为耶稣的背景。圆形的背景和辐散开的光芒突出了画作上半部分的对称和平衡,同时这种辐射型的作画结构也使画作体现出了距离感。灭点被置于耶稣身后,这种构图法使耶稣显得“高”且“远”,但由于拉斐尔对灭点的处理,使观者觉得耶稣并不是远离,而是与信徒同在。

画作的下半部分仍然采用了焦点透视的技法。跪着的女人基本处于画作下半部分中心点的位置。画家为了避免其与耶稣在画作中排在一列,故而将她放在中部略偏右的位置。同时从沿着画作下部坐在地上的人的头部与右侧人群的腰带,可以看出画作的中心线准确地贯穿画作下部。画家以中心线和中心点为基准,将人们以辐射形式环绕在女人周围,使画作的下半部分结构协调均衡。拉斐尔对画作上下两部分采用焦点透视,使整幅画作结构均衡、协调,体现出拉斐尔对复杂绘画结构的掌控。

(二)色彩透视在《基督显圣》中的应用

除了对焦点透视技法的采用,拉斐尔还充分发挥了色彩透视对画作主题的渲染作用。在《基督显圣》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画作分为明暗两个部分,上半部分的天国以鲜明的色调为主,以显示天国的光明与神圣。在处理耶稣的背景方面,画家用不同层次的色彩渲染耶稣背后的云天,色彩的层次性使天国在画作上体现出了明显的距离感和空间感。同时,画家大量运用短波长的色彩(蓝色、白色),突出了基督耶稣的“远”。更为巧妙的是,画家对云层的色彩采用了多层次处理。多层次的色彩使得这些云体现出动态的美感,并给人以云朵螺旋上升的感觉。同时,画家安排耶稣的三个门徒倒在地上,仿佛是螺旋的风将他们吹倒在地的感觉。这样对色彩的运用突出了天国的远与高,动态化的色彩层次处理使画作更增添了真实感。油画下半部分对跪在地上的女子采用了明亮的色调,使之与周围的人物形成鲜明对比,使画作的内容主次分明,使结构具有很强的层次感。

三、拉斐尔的创作特点及来源

(一)拉斐尔的创作特点

根据对《基督显圣》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拉斐尔的创作传承了古典主义油画的基本特征:在描绘内容上以历史和宗教为主,同时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宗教人物都被赋予了画家自己的理想和精神寄托;古典主义的人体绘画多以宗教故事人物为题材,多采用纯粹线条画法,刻画出轮廓分明、浑厚有力的形象,这些形象基本上是画家按照自己以及世俗观念所刻画的理想化的人物;将艺术创作与自然界的抽象规律相结合,强调对科学的合理应用,其中包括大量透视技法的使用,如气层透视,镜子透视,色彩与焦点透视,片断式构图,并逐渐将之发展为一种美学思想;油画的技法主要以写实技法为主,画家推崇精细高超的写实技巧,这种技巧成为了“美”的唯一表现方式;绘画不仅包括静态的绘画,还包括情节性、叙事性的绘画。综合来说,我们可以发现古典主义绘画以写实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技巧和科学原理为支撑,以人文理想为精神内核,以宗教和历史为依托。那么古典主义绘画的这些特点来源自哪里呢?

(二)拉斐尔创作特点的来源

1.文艺复兴的产生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基督教在西方长期占有统治地位,基督教浸润了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一切艺术创作都不可避免地与基督教有联系。而人文主义精神的根源也植于基督教。许多杰出的人文主义者在宣扬人文主义思想,反抗教会对人性的束缚和压抑时,也一直在宗教中寻找理论和精神支持。如拉斐尔通过《雅典学派》向人们展示了西方从古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所有文学艺术流派和代表人物,通过人物的形态、表情、动作象征不同学派的特征和主张,用恢弘的画卷向人们展示知识的无穷魅力,表达了对真理的渴求,对文明的信仰。

2.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商业活动为意大利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经济利益促使统治阶级开始支持商业活动。如在15世纪被奉为圣徒的圣伯尔那诺蒂姆就认为:“有节制地享有繁荣是好事而不是罪恶,工商业有益于公众幸福。”[4]于是,原本更接近于玄学的艺术开始逐渐平民化、人性化,其中一个表现就是画作的内容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画作人物的刻画也更接近普通人的样貌。如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像态度安详亲切,形象生动真实,与之前僵硬刻板的圣母像大不相同。这是因为画家不仅是在作画,更是在画作中倾注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他的画是“人”的写实,而不是对“神”的臆想。

3.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对科学研究有着很高的热情。不仅有大量的发明和研究(比如达芬奇设计飞机、降落伞等),还表现在透视技法在作画过程中的使用。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来自于人文主义者对未知的探索,对理性的渴望和对愚昧无知的反抗。当时,由于西方社会长期处于政教合一的局面,宗教对政治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干预力,宗教的意识形态与政治的强制力共同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力,造成了自然科学的落后与思想的停滞。因此,人文主义者利用自己创作的饱含人文主义精神的作品,向世俗世界展示思想解放的魅力,唤起更多人加入到文艺复兴的浪潮中来。

四、拉斐尔对古典主义绘画的发展和突破

通过拉斐尔对透视技法的运用以及画作题材的选择和画作内容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拉斐尔对古典主义绘画的突破和发展。

(一)将不同的空间、事件、技法置于一幅画作中

在15世纪早期透视法发明之后,绘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画面必须是精确的合乎逻辑的空间。而拉斐尔在《基督显圣》这幅画中的空间表现明显与这一原则大不相同。这幅画作包含了两个不同时间段的故事,画作上半部分描述了耶稣显圣这一事件,而画作下半部分描述了在耶稣复活之前,他的弟子无法治愈一名患有癫痫的孩子。两个不同时间的故事被放置在一个空间里,既体现了作品的叙事作用,又增强了画面的对比效果。此外,在结构与画面表现方面,拉斐尔也在强调对比效果。画面的上部是圆形构图,下部则表现为横向的结构;上部采用短波长和明亮色彩,下部则采用长波长和浓暗色彩;上部表现为宁静与祥和,下部表现为混乱与喧嚣。虽然色彩透视与焦点透视被用在画作的各个部分,但是贯穿于整幅画的技法却被用来强调光明与黑暗、安静与喧嚣、天堂与世俗等的强烈对比。拉斐尔在这部画作中将不同的矛盾冲突组织在一个画面中,进而形成统一的整体,体现了大师积极求新求变的意识。[5]

(二)既沿袭了古典主义绘画的选材传统,又突破了对宗教题材传统的表现方法

传统的宗教画作受制于圣经故事的约束而无法充分展示画家的绘画功力,而拉斐尔却能在表现圣经故事时,依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巧妙的改动。如《圣经》中并未描述基督耶稣悬浮在天空之中的景象,拉斐尔将自己阅读经书时的感受与自己对“基督显圣”这一事件的理解,通过画笔展示出来,没有拘泥于经文,这表明画家已经将绘画作为抒发自己情感与表现自己思考的媒介,而不只是单纯的叙事媒介。依据荣格的原型理论,我们还可以发现拉斐尔实现了绘画的话语功能。可以说《基督显圣》是画笔画出来的祈祷词。拉斐尔通过对圣经故事的再创作,体现了画家在创作“宗教画”与“创作”宗教画之间找到了平衡点。[6]

(三)体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

表现在两点:其一,在宗教画的创作上,拉斐尔更侧重表现人物的“人性”,一改之前宗教画中呆板呆滞的神像,代之以表情丰富,拥有人的感情,更“活”更接近人的神。如《基督显圣》中基督耶稣的慈爱与怜悯通过面部表情与手势体现出来,更能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其二,拉斐尔充分挖掘了基督教本身的哲学内涵而不是政治意义。因为基督教本身是带有哲学性质的世界观,并不是政治纲领,也没有对教会干预政治提供任何学术或政治上的支持。人文主义者以宗教为突破口,通过还原宗教的本质,重塑宗教信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拉斐尔在自己的宗教画作中极力表现人的情感。在他的作品里,宗教的神秘色彩荡然无存,代之以画家对世俗世界细致入微的观察,对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因此,拉斐尔的画作也更能唤起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综上,拉斐尔的《基督显圣》是其一生艺术成就的总结,也是集其艺术大成之作。拉斐尔采用透视手法营造出一幅完美融合了色彩、线条、错位时间与空间、情节与人物的油画。在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水平。创作手法与技术的结合,使艺术家们可以充分发挥写实画的魅力,用逼真的场景展示艺术家真实的思想,并进而挑战虚妄的教会教条对人性和思想的束缚。在拉斐尔的《基督显圣》中,人物表情鲜活、自然,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画家对耶稣的刻画也一改传统宗教画的刻板僵硬,更侧重突出耶稣的人性化的一面,强调了基督耶稣“与人同在”的思想。拉斐尔利用当时先进的艺术创作手法与自己的叙事艺术、绘画艺术向世人展示了他对人的理解、对艺术的理解。他受命创作宗教画,却最终将画作变成了人性的凯歌。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油画以写实为外壳,以人文主义精神为内核,旨在将传统的艺术美与新时期的思想和人性之美结合在一起,最终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

[1] 周鑫鞠.比较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在写意与写实绘画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8).

[2] 黄尔.敦煌壁画与西方绘画出现焦点透视的分析[J].梧州学院学报,2010(4).

[3] 杨姝睿.文艺复兴产生在意大利原因探析:古罗马传统文化的角度[J].神州旬刊,2012(12).

[4] Baron,Franciscan.Poverty Civic Wealth[J],Spec⁃ulum volume 13,1938:1-37.

[5] 张建涌.创新与多样——16世纪意大利样式主义艺术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5.

[6] 蒋茵芃.天才的“绝唱”——浅析拉斐尔〈基督变容图〉[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5(3).

邢 达(1993-),男,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谭功哲(1986-),男,辽宁鞍山人,辽宁传媒学院基础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2017-06-23

J209

A

(责任编辑:刘北芦)

猜你喜欢

拉斐尔基督耶稣
佩鲁吉诺&拉斐尔:到佛罗伦萨去吧!
浅析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
永恒的恬静少年:拉斐尔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拉斐尔 下
拉斐尔 上
为施政和立法之依据:近代中国政府基督宗教调查研究
“新生儿版”基督诞生
从基督绅士到职业俗人——美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启示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