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路径探析
2017-04-14高文华
高文华
(绥化学院图书馆 黑龙江绥化 152061)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路径探析
高文华
(绥化学院图书馆 黑龙江绥化 152061)
信息素质教育从最初的萌芽阶段发展到今天,在多个学科、领域广泛应用,成为高等教育中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素质教育以培养人的信息素质为目标,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中极具代表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国内信息教育的嵌入特点、模式出发,分析国内高校信息素质嵌入式教育中的不足,着眼于长远教育规划,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解决方案。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路径
现代社会信息素质是一种基本素养,是考量区域信息化建设指标之一。以提高个体信息素质为已任的信息教育,在高校中普遍采用嵌入模式展开,为大学生掌握必备的信息检索能力和应用能力提供有效途径。嵌入式信息教育立足于学科建设,强调图书馆建设服务于教学活动,通过协调、合作机制,形成与教学活动相交叉、相嵌的素质教育体系,使信息素质有机嵌入到专业技能学习中,形成相辅相成、多方协同的教学模式。
一、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概述
(一)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信息素质教育理念,将图书馆与全民教育有机结合,在欧美国家大受欢迎,至上世纪初期,以此理念为基础的图书馆学院成立,使信息素质教育理念向具体实践活动迈出一大步,而致各国纷纷效仿,将高等教育学院中的图书馆建设与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就发展过程来看,图书馆对高等教育的参与由最初依托图书馆、由馆员负责授课的方式,逐渐发展为图书馆与高校配合协同、信息教育与专业教学互相渗透的模式,也即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理念风行于20世纪末的欧美国家,当时众多知名大学均将信息素质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嵌入到专科教育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使图书馆的服务职能进一步延伸和挖掘。我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起步较晚,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嵌入式信息教育教学主体由师生双方,扩展为教师和学生以及图书管理员,与此相关的教学活动由三方共同完成[1]。
(二)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
1.因材施教。相比传统教育模式,嵌入式的信息素质教育更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诉求相结合,教学效果更为显著。其次,由于嵌入式信息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需求方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学习主动性得以激发。在教学方式上,嵌入式教学与多媒体、远程授课、小班授课相结合,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的教学理念,适合不同能力和基础的学生学习。
2.互动教学。由于图书管理员的参与,嵌入式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在专业课教授中渗透信息教育,使学生的信息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在此影响下,个人信息素养中的文献查阅、检索等应用能力可以主动运用到专科学习中,学生与图书管理员、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增加。以学生为主导地位的嵌入式教学,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使教学各环节的互动气氛增强。
3.深入合作。图书管理员在安排教学活动时,会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和专业特点,对课程内容、教学进度以及计划设计和内容选取上做出合理调整,并展开各个环节的能力测试和成果验收,以此为据进入必要的调整。由此可见,信息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在嵌入式教育模式中,彼此的影响是深刻的。嵌入式教学实则是一种团队式教学,即图书管理员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活动[2],在信息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具体的教学活动需要图书管理员、教师互相合作、高度配合,使专业课教学与信息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嵌入模式。
1.局部嵌入:这种嵌入方式在时间上具有不确定性,信息素质教育集中在某一时间段进行,由教师和图书管理员进行课时、课程安排,是一种具有向导性、与专业学科相结合的、点对点的信息素质教育。其主要特点在于嵌入教学是在短期内集中进行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图书管理员在教学中类似于信息顾问,为教学提供与本学科相关的信息资源,教授必需的信息应用技能,使之为专业学习服务。
2.完全嵌入:图书管理员完全参与到专科教学活动中,专业教师与图书管理员共同协商、探讨、制订将信息素质教育分化、贯穿到专业教育活动中的教学计划,使课堂教学内容完全容纳信息素质相关的教学内容,两者互为补充互相融合。图书管理员与教师同为教学主导者,教学内容兼顾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信息能力的培养,相关考核同时包含这两方面的主体内容,实行信息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双向验收。
3.随机嵌入:这种嵌入方式是以解决问题为主,一般不需要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而是由专科教师视教学需要提出,由图书管理员临时参与教学活动,进行与学科相关的信息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针对信息检索、信息资源应用,使与专业学习相关的信息素质得以提升,并非以提高学生的终身信息素质为目标。随机嵌入属于浅层次的应急教学,信息素质提升效果并不明显,一般而言适用于高校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建设初期[3]。
二、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不足
(一)相关标准缺失,基础信息素质教育缺乏,导致高校教育效果低下。由于标准缺失,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在学科嵌入过程中缺少行之有效的课程规划和设计。图书管理人员是有关信息素质教育内容设计和课题选择、嵌入规划、目标设置等方面的主导者,标准的缺失使得大多数管理员在无可借鉴经验、无指导依据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对学科的理解、与专业教师简单交流的基础上,完成信息素质教学设计。整个过程缺少科学性和严谨性,使信息素质教育与专科教学之间的互嵌层次降低、嵌入深度和广度表现出较明显的不稳定性和随机性。此外,由于教育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程,公民信息素质的提升,仅在大学阶段进行信息教育远远不够,目前我国中小学并未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使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不得不从基础开始,既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又使学科教学不得不照顾学生的整体信息素质,导致关联层次出现偏差。再者,大学在课时设计上,信息教育课课时十分有限,也是造成高校嵌入信息素质教育的成效有限的原因之一。
(二)嵌入合作意识欠缺,制约着信息素质在教学活动中推广应用。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图书馆属于辅助建设项目,对教学活动提供资源查阅和文献管理服务,嵌入式教育模式从本质上对图书馆的功能进行拓展和升华,使其作为一种应用能力参与到专科教学中,图书管理员和教师都是教学的主导者。然而在我国高校嵌入式教学中,大多数图书管理员处于被冷落的地位。由于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普遍都是零起步,对专业教师而言,在课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学习效果,嵌入信息教育规划后,需要结合图书管理员的培养计划,在教学中体现对信息素质的要求,需要穿插检验学生信息实践成果[4],对于教学规划而言,比常规的由教到学的单向模式更为复杂,需要兼顾考虑到更多方面,对专业教师而言,无形中加重“工作负担”,干扰正常进度。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教师思想较为保守,并未意识到信息素质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怀有抵触心理,因而与图书管理员之间存在着沟通障碍,导致合作受阻、嵌入式教育流于形式。
(三)图书馆软硬件配置缺陷,致嵌入式信息教育质量难以保证。首先,图书管理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存在着较大差异,当然,不能排除部分管理员专业能力过硬且综合能力较强,但对大多数图书管理员而言,更为注重个人业务技能的提升,在计算机应用和图书情报以及信息资源管理、文献检索等方面能力比较突出,忽视了其他学科的了解和学习,对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缺少必要了解。其次,大部分高校在图书馆建设上多以馆藏建设为主,忽视人员配备,导致大多数图书馆人手紧缺,客观上为管理员参与教学活动设置了障碍。另外,图书馆管理设备和程序趋于老化,不利于集成化管理,对于个性化和工具化的信息资源管理要求不能满足,使嵌入教学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居高不下。
三、发挥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效能的路径探索
(一)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健全信息素质教育制度化建设。信息素质理论和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在国外起步较早,且有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特别是在信息素质教育标准确立和制定上,欧美国家很早就建立起完善而科学的框架体系。如澳大利亚有ANZIIL标准体系;美国教育界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始信息素质教育,小学信息素质标准体系简称为AASL,高等院校的相关标准则简称为ACRL等等。我国高校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可以以此为参考,结合我国国情和实情,制定全面的规划和标准体系,在确立建设目标、方向、形式、流程和模块的基础上,形成健全完善的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体制,使信息素质教育成为教育中的一项常规内容,建立自小学阶段开始直至大学的教育模式,切实提高国民信息素质,为各领域建设、学科进步服务。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沟通平台,促进嵌入合作。首先,需要改变教师队伍对信息素质的认识,改变保守传统的教育观,正确认识信息素质对学科建设的作用,并在教学实践中主动配合图书管理员开展信息素质嵌入教育的教研活动,在深入开展高校信息检索课的基础上,对课前导入、课后延伸等环节增设信息素质考察内容,使学生深刻掌握基本的信息应用技能,促进专业能力发展和延伸[5]。其次,学校应积极构建高效沟通平台,使教师与管理员间的教学交流具有便捷性、及时性和高效性,如组建教职工沟通交流网络讨论区、以学科为单位组建各类型的社交群,增强日常沟通的即时性;还可定期召开信息素质与学科建设嵌入式教育的教研会、讨论会,进行嵌入式课程设置和教学部署,交换各方意见,增进合作机能,使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大投入,优化图书馆资源配置,提高嵌入教学质量。高校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在扩充图书馆馆藏的基础上,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如引进全方位人才,在做好图书管理的基础上,为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并以此带动图书管理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使每个管理员均能胜任信息素质教育工作;引进先进计算机技术,改造信息分析、处理和管理系统,提高图书管理的集成化水平和服务效率;在人员配备上综合考虑信息管理和教学需要,定岗定责,使图书管理员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信息素质教育活动中。图书管理中需要加强自身学习,不但要学习信息管理的先进方法、理念和技能,还要学习教学技能,了解相关学科知识,使信息素质教育与专科教学嵌入紧密,提高教学质量。此外,高校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拓虚拟教学平台,如视频教程、微课等形式,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提高信息素质教育效能,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习惯。
四、结语
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打破了文献检索教学的传统模式,以主动嵌入的方式将信息技能作为一种必备素养,分化到专业教学活动中,使图书管理员正式走进大学课堂,信息素质教育成为主体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形成具有先进性和现代化水平的教学模式,使国家高等教育人才不仅具有学科发展所需要的专业素养,还具备独立、系统的信息素质,为个人综合素质提升、国家科技进步提供高效可行的教育路径。
[1]赵雪莹.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模式及案例研究[J].现代情报,2013(3):161-163,167.
[2]彭艳,胡芳.对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以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 (4):88-92.
[3]张冬荣.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 2013(22):23-30.
[4]夏婧,冯彦平,王碧琴.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12):28-29.
[5]何秀梅.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独立学院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新途径[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181-184.
[责任编辑 郑丽娟]
G252
A
2095-0438(2017)06-0131-03
2017-02-20
高文华(1963-),女,黑龙江绥化人,绥化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咨询与文献资源建设。
绥化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HSK201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