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理论与历史逻辑
2017-04-14贾绘泽
贾 绘 泽
(山西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经历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发展基础上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文化自信之文化内涵的拓展和深化,也实现了文化自信的理论与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分析和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理论和历史逻辑,对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历程、内涵、意义,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延续几千年而没有“断流”和消失的文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核、价值追求、入世功能等是其遭遇各种外敌入侵、多次改朝换代仍能够同化、吸收或融合其他文化,使自身持续发展和不断壮大的根本原因。在中国近代社会之前,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延续千年而不衰退。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整体衰微始于近代。鸦片战争以后古老的中国不断被敌入侵,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国际地位逐渐下降,人们逐步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质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是文化自信极易产生文化封闭和文化自负,从而导致文化落后。因为“一个先进的、强盛的因而充满自信的民族更容易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甚至把短处也看成长处,更容易看到别人的短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甚至把长处也看成短处”[1]10。二是文化演进和发展具有自身规律。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文化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2]391。经济社会发展与否直接影响文化能否发展壮大,影响人们是否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是文化自信走向衰微的根本原因。三是中国传统文化有自身的严重缺陷。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和积极因素有些遭到专制主义扼杀,有些受到压抑,而有些传统文化自身具有严重缺陷,最主要体现在缺乏实证科学和民主传统。[1]217同时,还包括许多陈旧落后的赘疣,许多陈腐的积习,如重官轻民、长官意志、怙权枉法、因循迟缓、家长作风等。
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历史起点。近代社会诸多仁人志士立志通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途径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但均以失败告终。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其主要作用在于彻底抛弃传统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重塑中国文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成为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历史起点。新民主主义文化既不是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又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而是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也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革命的强大武器,有力地指导了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和引领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逐渐增强。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中国共产党强调肃清封建、买办、奴役和法西斯思想,明确了文化为工农兵服务和为当前的革命与建设服务的方向。毛泽东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指出:“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3]1516“和中国旧的封建主义文化相比较可以被艾奇逊们傲视为‘高度文化’的那种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一遇见中国人民学会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即科学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就要打败仗。”[3]1514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顺利开展,毛泽东不断总结文化发展规律,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推陈出新”的方针,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极大地增强了文化自信。但是后来历史发展进程中“左”的错误严重影响了文化发展,文化自信也由于“左”的错误受到削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各个领域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了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为文化发展和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文化软实力快速提升,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4]562201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5]把文化自信提升到“三个自信”的根本和基础的战略高度。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坚定“三个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同年6月他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7]
从整体上看,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发展和壮大,体现了在整个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对中国文化的深度思考和积极创造,即对中国文化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方面的深度把握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的继承、借鉴、融合和创造。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文化复兴过程中,根据实践和时代要求以及文化发展规律,通过批判、吸收、借鉴和融合,使中国文化由一维向多维、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包括中国革命文化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谓文化自信就是对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的自信。
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具有社会主义因素,本质上属于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的原则,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文化既有现实性内容,又具有超越性内容,既关注当下,又着眼长远,它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反映时代进步潮流,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与西方国家奉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具有较大的差别。比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主体价值、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操守、天下为公的天下情怀、系统和整体的战略理念等,是在几千年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已经构成中国人的独特价值体系和精神世界,成为一种融化在民族血液中的强大而具有巨大韧性的精神力量和不可摧毁的自信,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中国革命文化自信。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和行为风尚,它是党的革命经验的总结,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国家和民族的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体现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这些精神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社会正气,陶冶民族情操,保持政治本色,坚守精神家园,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文化自信的三重内涵蕴涵着三重逻辑。一是文化自信之文化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强调三者之间相互吸收和借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在文化自信中地位和作用不同。社会主义文化是主导和核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基和基础,中国革命文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文化是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等相适应的现代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但它又是在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文化。文化自信从本质上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二是文化自信从根本上受社会发展实践的制约。马克思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8]186“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8]524也就是说,文化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都受到社会实践的制约。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逐步增强的过程,不是文化独立的发展和壮大过程,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总体发展与进步过程。中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等实践绩效是文化自信的根本基础。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受到外敌入侵而社会生产力持续衰退、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的国家会对自身文化产生持续的自信。
三是文化自信中的三重文化内涵形成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中国文化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并没有抛弃西方优秀文化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毛泽东强调,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非马克思主义的外国思想的价值,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外国人,哪怕是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应当用外国有用的东西,改进和发扬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9]697
三、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10]14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实现了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集中体现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基础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综合创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不是同一性质的文化,具有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与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适应甚至冲突。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大同理想以及人道主义的思想和价值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它们已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浸透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些思想元素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因素,对匡正社会风气,滋养核心价值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丹斯谈到中国文化时说:“在中国思想和意识形态中,有很多传统因素可以很好地与马克思主义相调和”,“中国的土壤上已经在培育中国的共产主义。总有一天,西方人可能会发现,令他们感到窘困的并不是因为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共产主义国家,而是因为共产主义正在成为中国式的共产主义。”[11]102—103
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革命文化的统一。中国革命文化作为党的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革命任务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面貌和内容。比如,土地革命时期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时期有太行精神、延安精神;解放战争时期有西柏坡精神等,它们既具有一脉相承的基本内容,又具有鲜明的反映当时实践要求和时代特点的新特征,但其主线就是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敢于斗争,不怕牺牲,集体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复兴。贯穿中国革命文化始终的是社会主义,它以社会主义为指导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又体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构成当代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
中国革命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统一。中国革命文化除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还在于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1943年5月26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这一运动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的创造才能,一如他们在革命实践上的创造才能。”[12]318—319中国传统文化中“治国平天下”的担当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献身精神、“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的做事方法等都成为中国革命文化的思想源头。中国革命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民族精神的继承与更新、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有机统一的基础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根本方法是创造性转化和综合性创新。
统一的基础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融合和创新的根本源泉、基础和动力,文化发展、融合和创新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孕育和产生出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的统一体,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孕育和产生出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建设和改革文化的统一体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时,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内在地包含着对中国文化性质、内容和属性的确认,规定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的力度、深度和广度。
统一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这里实际上涉及到文化自信之三重文化内涵统一的根本主线或核心。以什么样的文化为核心,就形成什么性质的文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相互统一的主线或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在批判地总结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最伟大的思想文化成果,代表先进的文化方向。同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又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不仅能够吸纳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而且能够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而修正和完善自己,使自己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全而充分的体现。
统一的根本方法是综合性创新。所谓综合性创新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是按照实践和时代要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重要借鉴价值的要素和内容以及表现形式进行批判性和建设性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和实践内涵以及新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其释放出新的活力和发挥出积极作用;“创新性发展”是按照实践和时代发展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传统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成果,也包括世界各种优秀文化成果,并对其进行补充、拓展、深化、完善,创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体现时代精神和实践诉求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1]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5] 李斌,霍小光.“改革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习近平总书记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N].人民日报,2014-03-03(1).
[6]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09(2).
[7]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1).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 EH Dance. History the Betrayer. London:Hutchinson of London, 1960.
[12]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卷[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