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

2017-04-14

数码设计 2017年14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身体素质课程标准

(榆树市五棵树镇前进中心小学校 吉林 长春 130401)

引言: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教学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通过小学体育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逐步提升,但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呈现整体下降的发展趋势,通过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如何增强学生的体能:

1 遵循小学生身体发展规律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及身心发展尚未完善,所以开展体育教学,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体能发展规律,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写生是存在差异的,个体学生间的体能以及技能发展有所不同。通过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初步的运动技能。同时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组教学,有计划的展开体能引导,通过加强体育课练习,使学生提高体育技能的同时,增强身体素质,从而更加轻松的学习更多的知识。

2 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开展体育教学,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结合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以及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动作要领以及技术要求,科学合理的设定教学方法,确保在正常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掌握全新的体育运动动作。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及自身的引导和帮助作用,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带球过障碍训练时,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进行师生共同竞赛,学生会展示出浓郁的学习兴趣,并且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带球技巧,也能够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带球障碍往返跑也锻炼了身体机能,可谓一举多赢。

3 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采用游戏化教学

学生的体能是存在差异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学生间的个体机能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体育游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能发展水平。例如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可以将快速跑设计为伙伴接力跑,设计游戏规则“每六个学生为一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当教师发出信号时,每组的第一名学生快速跑到对面绕着旗绕着跑回来。跑到起点后,第二名同学继续跑,以此类推,小组的六名成员共同跑一遍后,游戏结束。”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中既有身体机能好,也有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通过优势互补与互帮互助,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团队荣誉感,切实提高学生的智慧与合作能力。采用小组合作游戏方式,学生需要考虑哪名学生先跑,哪名学生后跑,并且考虑体能的分配情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也应当充分考虑游戏的趣味性,以及学生间的技能差异。例如第一名比赛的学生必须是体能最好的,第一名比赛的学生运动量较大,对于女生这些体能较弱的学生可以安排在小组后面,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进行合理练习,每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 充分重视学生身体机能的后续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小学体育教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运动观念,使学生掌握基础运动动作的前提下,对后续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探究,切实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加强课下课后的有效练习。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将有限的时间拓展到客户,对于学生的身体机能,日后发展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体育游戏调动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以及活动参与度,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热闹。针对这一特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组织体育游戏,引导学生自发运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提高身体机能。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身体体能的有效培养。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的身体体能发展规律,为学生设置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使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同时设计科学的教学内容,将体育教学课程不再是为活动课,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课程对于自身身体锻炼的重要性,积极踊跃的参与体育运动,并且树立终身运动观念,有助于学生日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身体素质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体育运动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呆呆和朵朵(13)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