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海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

2017-04-14李永文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海南省全域示范区

李永文

(海口经济学院 旅游与民航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论海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

李永文

(海口经济学院 旅游与民航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海南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旅游发展基础,且旅游发展经验丰富,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产业融合条件好,基础牢固,发展潜力雄厚.创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协调互补的全域旅游空间,升级具有海南特色的全域旅游产品,完善主客共享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提升全域旅游服务要素的配套水平,优化完善符合全域旅游要求的社会环境,强化全域旅游发展赖以存在的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推进旅游供给侧综合改革.在保障措施方面,要建立健全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积极普及全域旅游观念的全民教育,尽快编制海南省和各市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严格执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国家标准,尽快出台符合海南实际的增补标准,严格验收把关程序,切实保障示范区建设质量.

全域旅游;示范区;海南省

海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是在我国旅游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为响应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我国要发展全域旅游的号召,由国家旅游局和海南省共同确立的.全域旅游是贯彻落实新的旅游发展理念,适应旅游业发展新形势,遵循旅游业发展内在规律的客观需要;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优化旅游空间配置,开辟旅游发展新空间的的有效途径.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试点示范和引领带动,有利于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塑造品牌,从而形成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新生态.另外,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共建工作,还可以调动各方力量,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开创大旅游发展新格局,其战略意义重大.

对海南省而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推进海南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海南绿色崛起的有效平台;也是实现海南“十三五”期间“把海南建设成为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园,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等三大愿景的迫切需要,属于推进海南旅游发展转型升级,破解旅游发展难题的战略性举措.

1 海南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条件浅析

1.1 自然条件优越

海南日报社的张成林先生曾指出,海南成为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让人兴奋,但也在意料之中.就自然条件来看,海南具有发展全域旅游的先天优势.海南旅游资源特而鲜,外有碧海蓝天、沙滩椰林,内有静美山湖、特色乡村,地无分南北,一步一景,时无分冬夏,各有其美.海南的区位好而优,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海南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同时依托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圆桌会议等平台成为中外联系的重要纽带,每年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前来.此外,海南全域统筹发展也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了底气.省域“多规合一”的大力推进,将全岛作为一个大城市来规划,既整合了资源,又为全域旅游的开展提供了思路借鉴;同时,伴随着环岛高铁等一大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海南环岛游真正开启了“说走就走”模式……天时、地利、人和兼具,海南全域旅游可谓正当其时[1].

1.2 旅游基础良好

自海南建省以来,尤其是开展国际旅游岛建设、“美丽海南百千工程”建设以来,海南省的旅游得到了空前、全面性发展,特别是海南省的东、中部地区,如三亚、海口、琼海、万宁、陵水、文昌等市县,全域旅游发展已经有了十分良好的基础.自从今年国家旅游局把海南全省作为全域性旅游示范区建设以来,以上这些旅游地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踊跃,纷纷提出要把本市、县打造成全域性旅游示范区.

1.3 发展经验丰富

自从2010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决定》以来,全省各市县一致行动,迅速掀起了国际旅游岛建设高潮.通过6年的发展建设,使海南省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景区(点),普遍完善了旅游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设施,优化了旅游发展所赖依存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特别是最近几年,伴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同时,又开展了“美丽海南百千工程”,即在最近几年内首批打造100个特色产业小镇、1000个美丽乡村,使美丽村镇成为宜居宜游的景点,遍布全省.而“海南国际旅游岛”和“美丽海南百千工程”等建设正是海南全域旅游创建的着力点所在,同时这两个建设也为海南今天要开展的全域旅游发展积淀了有益经验.全域旅游的概念,虽然是今年1月在海南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才正式提出来,但事实上,海南在发展全域旅游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探索和创新经验.在这次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就非常赞赏海南琼海提出的“田园城市,幸福琼海”模式.琼海模式已经成为全域旅游的全国榜样.但在海南,除了琼海,越来越多的市县也正在努力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全域旅游发展路子.今天,海南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借助以往“海(口)澄(迈)文(昌)”和“大三亚”区域一体化的旅游龙头作用,带动辐射全省乡村旅游遍地开花,最终实现整个海南“日月同辉满天星”,完成全域旅游建设的目标.

1.4 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

为了有效地开展海南的旅游建设,海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完善,早在10年以前海南省就成立了党政统筹的“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整合了与旅游相关的各个局委的力量,齐心合力抓旅游.现在,这一管理经验在全省各市、县得到推广,基本上都建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书记或市(县)长亲自任主任,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得以完善,有效避免了旅游建设发展中的推诿扯皮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旅游地治安管理方面,三亚市很早就实行了旅游警察管理,实现了依法治旅.

1.5 产业融合条件好,基础牢固

众所周知,全域旅游就是要构建一种新的复合型空间,并使这个新型复合空间内的生态、文化、产业等其他功能和价值在得以继续保持的基础上,附加旅游消费体验等新功能,使得同一个区域成为一个多种功能叠加、多重价值衍生提升的复合型新空间.全域旅游新空间,强调旅游发展要从“围景建区、设门收票”向“区景一体、产业一体”转变,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实现全域辐射带动.旅游学者石培华先生指出,全域旅游强调五个“全”,其中的一全就是“旅游产业全域联动”.即发展全域旅游,要促进相关要素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构建新的产业生态系统.发展全域旅游,要形成特色旅游产品集群,推进各种产品、业态和产业的融合发展,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各行业融入其中,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产业链条全域化,形成全域化旅游产品和业态,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共生共荣,形成相关产业全域联动大格局[2].从海南省的三大产业来看,第一和第三产业因与旅游的关系密切,早已实现了较好的融合,奠定了牢固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二产业也已经开始尝试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1.6 旅游发展潜力雄厚

目前,在海南无论是“国际旅游岛建设”,还是“美丽海南百千”工程,都是旅游发展目标,正处于建设过程中,离完全实现目标还需要一定时日.另外,海南省西部的旅游大开发才刚刚起步,食、住、行、游、购、娱旅游6大要素的建设都远不如人意,故旅游发展的潜力巨大.最近几年,海南省的旅游交通网、互联网、邮电通讯网、电力网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设施的网络结构均已形成.同时,指导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各种规划也已经编制完成;旅游管理的各种机制和体制基本理顺,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已经基本具备.自今年三月份海南省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来,全省各市县都能够正确认识,积极响应,雷厉风行.尤其是琼西地区,更是喜不自禁,认为旅游发展走了捷径,可以直奔全域旅游发展主题,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和要求进行旅游发展.

2 海南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

2.1 指导思想

遵循国家旅游局关于全域旅游和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总体要求,贯彻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和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围绕“三大目标”和“三大愿景”,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12个重点产业的决策部署,突出生态立省、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等三大政策优势,抢抓“一带一路”、“互联网+”、大众旅游时代、多规合一等发展机遇,切实做好海南省全面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真正实现海南省旅游业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的转型升级,实现全省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海南省各市县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过程中,不仅承担着本地区的创建任务,而且还肩负着为我国不同行政区域探索全域旅游发展经验的重任,要以各市县人民政府为创建主体,采取强有力措施,调动各方积极性,举全市(县)之力,探索实践具有本地特色的全域旅游创建模式.

2.2 创建原则

2.2.1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过程中,要通过创建工作创出特色,创出个性,创出品牌,突出各市县差异化和个性化,培育核心吸引物,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探索出一套富有海南特色的全域旅游创建模式和路径,建成国际旅游岛的升级版.

2.2.2 多规合一,改革创新

要将海南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作为推进海南旅游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大力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创新.如对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多种规划的编制进行整合归一;推进旅游委、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等旅游综合管理、综合执法监管的体制机制创新;对全域旅游经济发展绩效的统计评价体系创新、旅游用地政策管理体系创新、地方社团和群众参与旅游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等.

2.2.3 整体推进,系统优化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要树立全局谋划、全方位推进、全时空统筹、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大旅游发展观,发挥国际旅游岛、经济特区、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等机遇和政策优势,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统筹推进、整体优化、系统配套、全域旅游协调发展,圆满完成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

2.2.4 突出融合,共享红利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是释放旅游业综合功能,使各产业共享旅游发展红利的重要平台.海南旅游业作为全省的优势产业,要注意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促进特色旅游产品、产品集群、业态和工农各产业的融合发展,构筑全域联动大格局.

2.2.5 保护第一,可持续发展

海南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不是到处搞旅游开发,到处建设项目,而是在资源和环境得到切实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一种积极有效的合理开发.通过全面优化旅游要素、基础设施、旅游功能和产业布局,使保护的地方保护得更好,开发的地方开发得更好,真正做到海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2.6 提质增效,建一流旅游目的地

海南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要以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系统配套与全过程优化,全域配置旅游要素,统筹建设游客满意的一流旅游目的地.

2.3 创建过程与目标

2016年是海南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组织发动,深化认识,营造氛围,完善体制机制,创建计划编制等一系列准备工作阶段;2017—2019年是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实施阶段.经过3年的建设,到2019年末,争取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组织的旅游示范区建设考核验收评定.

海南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要紧密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根本,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动力,以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为关键,以做优做强旅游城市、做精做大旅游景区、做美做特旅游乡村为重点,推动旅游产业特色化、旅游服务规范化、游客进出便利化和旅游环境优质化.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力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一全域旅游品牌.

3 海南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主要任务

3.1 构建协调互补的全域旅游空间

在资源和环境得以保护的前提下,贯彻落实“点、线、面”相结合,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在科学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按时序分批次逐步实施以市、县为单元的全域旅游化功能改造,分别创建特色鲜明的全域旅游市、县.由于各市县全域旅游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不同,因此全域旅游示范市县的建设不可一概而论,应该分别做以下三种情况处理.

首先是海南省东部的海口、三亚、万宁、琼海、文昌、陵水、保亭等7市县.海南东部7市县旅游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最好,旅游发展较早,基础较好,完整的旅游地域结构已经形成,可率先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探索“点、线、面”相结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从而起到榜样引领作用,指导全省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

其次是海南中西部各市县.中西部各市县的旅游发展地区差异较大,大体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儋州、五指山、澄迈、琼中、昌江等五市县,山海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社会经济条件较好,景区景点建设已初具规模,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今后任务主要是大力建设中高级旅游吸引物,构建串点成线的服务体系.另一类是定安、屯昌、白沙、东方、临高、乐东等六市县,乡村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突出.但由于旅游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比其它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差距较大,缺乏各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功能相对齐全的服务节点.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深挖历史文化,突出地方特色,选准优势产业,做精做细旅游景区景点项目,构筑核心吸引内容,实现差异发展.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服务节点与服务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是三沙市的旅游发展.三沙市地理位置独特,海洋旅游特色突出,是南海的一颗明珠.目前,三沙市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要作为国家级海洋公园予以开发,年内即将实现大型邮轮和民用航空的通航.其全域旅游发展的重点是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高水平开发特色岛礁和三沙特色旅游商品,充实三沙海洋旅游区的旅游内容,除军用设施和区域以外,给旅游区尽可能多的开放空间.

3.2 升级具有海南特色的全域旅游产品

在优化提升东部地区旅游品质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中西部地区旅游核心吸引物.通过实施“旅游+”计划,推进海南旅游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滨海旅游向海洋旅游、健康旅游、文体旅游、会展旅游、森林生态旅游、购物旅游、特种旅游等多元化发展.构建适于全域旅游的产品业态体系,如推进旅游+海洋、旅游+养生、旅游+文化、旅游+乡村等重点旅游产品,以及旅游+会展、旅游+生态、旅游+购物、旅游+特色项目(如婚庆旅游、低空旅游、海底旅游、航天旅游、房车旅游、产业旅游等)等特色旅游产品,以及主题化打造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海南旅游特色、吸引力和丰富度.

3.3 完善主客共享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就整个海南而言,东部地区以提升全过程服务水平为主,中西部地区应重点配套基础服务设施,从而全面推进海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域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主客共享.其具体内容包括新增海南至重点客源国的直达航线、完善环岛高铁车站与短途公交及自驾车服务体系、优化“田字型”高速和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景观价值、实现全省重要景区之间的道路连通、建设全省自成体系的绿道网、在适当场所增建一批高星级有特色的旅游公共厕所、推动建设一批功能完善不同等级的游客集散中心、完善旅游信息与咨询服务体系、实施智慧旅游全省一体化战略、完善旅游标识体系和静态交通服务体系等.

3.4 提升全域旅游服务要素的配套水平

所谓旅游服务要素,这里主要是指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四个方面.就餐饮而言,主要是发展多种类型且具有海南特色的餐饮业态,塑造高质量的餐饮品牌,合理布局餐饮网点,优化提升餐饮旅游服务水平.住宿方面,要以全面满足国际旅游岛不同层次游客的住宿要求为目标,建设不同数量不同星级的宾馆.尽快形成高端酒店品牌化、度假酒店主题化、酒店服务个性化,适当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和国际酒店连锁集团,提高住宿品质和服务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引进国内外经济型连锁酒店和青年旅行社的组织管理标准,经修改完善后为己所用.要大力倡导酒店低碳环保经营,推广绿色酒店标准.购物方面,要不断增加旅游商品数量,提高旅游商品质量.尽快推进地方名优土特产品、轻工产品和文化艺术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积极争取更多旅游商品免税优惠政策,增加免税购物网点,形成购物网络体系.建立旅游购物信用等级制度,切实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娱乐休闲方面,要重点打造全时娱乐产业,强化拉动淡(夏)季户外娱乐体验吸引.鼓励传承黎苗民族艺术,创新开发文化创意性强的演艺节目,积极引进南洋国际时尚娱乐和影视节目等,充分丰富旅游娱乐内容.除以上四个方面外,海南的导游服务也应予以足够重视,如导游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导游人员等级评定标准的制定与规范运行、导游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形象工程建设、智能语言旅游导览系统的应用等.

3.5 优化完善符合全域旅游要求的社会环境

在海南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旅游发展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实现景区内外社会环境一体化、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化、旅游地治安安全经常化、旅游社区居民行为文明化.要打造文明的社会环境,其具体措施是:完善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法规,强调依法治旅;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提供规范化服务;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管理,形成市场监管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旅游市场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强化旅游安保措施,切实保障广大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倡导全民文明旅游,人人做旅游文明使者.

3.6 强化全域旅游发展赖以存在的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旅游经济发展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强化其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家不言自明.旅游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首先是明确重点保护的具体内容与地域界限,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限,构建分区、分类管控体系.其次是要做到“三个立足,三个保护”.一是立足生态功能,保护特殊地域环境,如滨海地带、热带雨林、红树林海岸、珊瑚礁群、濒危生物栖息地等;二是立足文化传承,保护本土特色文化,如黎苗族文化、儋州调声文化、海口骑楼建筑文化、哩哩美渔歌和竹竿舞文化、昌江制陶文化,以及居住、服饰、饮食生产生活习俗文化等;三是立足旅游开发,保护精品资源,如海洋、森林、温泉,以及江河、湖泊、瀑布等水体.

3.7 大力推进旅游供给侧综合改革

在海南,旅游产品一方面存在结构性过剩,如很多星级酒店入住率较低,亏损严重;另一方面,不少旅游产品还都存在着严重的短板,如旅游公共服务(特别是旅游厕所)产品、旅游交通产品、高品质的景区景点产品、高效能的旅游管理产品等,以及由于旅游消费的裂变式增长和全域旅游理念的推广,旅游人才的供给也是严重不足的.供给侧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有效供给,旅游的供给侧改革,也需要进一步更好地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来缓解供给不足.旅游供给侧综合改革主要包括管理能力、服务水平、政策调整、产品创新、资源配置、环境整治、部门协同等.对旅游行业人才供给提出的结构性改革举措,主要表现在提升企业培训水平、创建多元化培训平台、夯实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基础等.

4 海南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保障措施

4.1 建立健全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曾指出,旅游发展要从“景点模式”走向“全域模式”,其治理机制也要随之变化,在行政上由过去的旅游部门抓旅游,转变到党政统筹抓旅游[3].另外,旅游区的治安管理也要由过去的民团式、看家护院式的治安队伍转变到依法治旅、依法治国的轨道,要建立旅游警察、旅游法庭、工商旅游分局等机构.实际上,海南在旅游治理机制上有些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头,如党政统筹、旅游警察等.但是,在内容上还不够全面,在地区上还不够普遍,在规模上还不够强大.因此,海南在今后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中,仍需继续完善旅游管理体制与机制,使其达到与海南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相适应的程度.

4.2 积极普及全域旅游观念的全民教育

海南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首先要让全省人民理解什么是全域旅游,为什么要发展全域旅游,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什么.只有让每一个海南人理解了这一切,彻底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全域旅游才能搞好.这样,就必须对全省人民积极普及全域旅游观念的全民教育,让全体人民树立大旅游观念,摒弃把旅游仅看成景区游览、旅游发展只是旅游部门的事的传统认识.要让每一个海南人都知道,要把全省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谋划经营,加强全行业、全部门、全地域的合力参与.全省人民要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努力营造全省兴旅、全民办旅的氛围.充分发挥全省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全民共建、全民营销、全民参与、全民共享.

4.3 尽快编制海南省和各市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没有固定的模式与标准,关键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即编制出一部符合当地实际,能科学指导、总揽全局的海南省和各市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通过规划,把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方法、发展要求等,很好地融合贯彻到规划方案中去,搞好各种分析,找准目标定位,理出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理念,制定规划原则,搞好项目策划,科学规划布局.全域旅游发展务必要坚持规划先行原则,真正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以确保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效果.

4.4 严格执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国家标准

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国家检查验收标准,是推动全国各地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指挥棒,是指导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准绳.为了确保海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质量,海南省的创建工作必须紧扣检查验收标准,即“四项优先验收指标”、“五个围绕”、“六项考核标准”和“八个转变”[4]等要求予以认真落实.另外,还要认真熟悉检查验收过程中每一个主类、亚类、验收指标的具体得分情况,以及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的准入门槛和一票否决之内容.

4.5 尽快出台符合海南实际的增补标准

为了紧密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实际,切实指导海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海南省有必要在国家验收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出台本省的检查验收标准.本省的检查验收标准要本着与国家标准不矛盾、相互促进、科学实用的原则去编制.另外,本省的检查验收标准的制定,还要考虑到地区差异情况,对东、中、西三个地区的考核内容可以不同;若考核内容相同,其考核验收指标的权重可以不同,切不可一概而论.具体到考核验收的具体内容,可大体由全域旅游空间、全域旅游产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全域旅游服务要素、全域旅游氛围、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保障措施等7个方面构成.在这7个大的方面之下,还可以再细化设置一些二级指标.

4.6 严格验收把关程序,切实保障示范区建设质量

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质量好坏,虽然说有国家验收标准和地方补充标准把关,但若执行不严,两个标准则形同虚设,示范区建设质量很难保证.为确保海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质量,可在各级旅游发展委员会内部设置专门的示范区建设质量监测组,由纪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切实负责质量监测工作.另外,对监测工作要建立纪律约束机制,若发现弄虚作假、把关不严,对示范区建设质量造成严重后果者,要追究其责任并作出相应处分.

[1]张成林.以全域旅游搅活海南发展春水[N].海南日报,2016-02-03:(A02).

[2]石培华.如何认识与理解全域旅游[N].中国旅游报,2016-02-03:(04).

[3]李金早.务实科学发展全域旅游——在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16-06-03:(01).

[4]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国家检查验收标准[Z].北京:国家旅游局,2016.

[责任编辑:徐明忠]

OntheconstructionofHainanglobaltourismdemonstrationarea

LI Yongwen

(Haikou College of Economics,Faculty of Tourism and Aviation Management,Haikou 571127 China)

It is because of the excellent natural conditions with good tourism development foundation,rich experience in tourism development,sound system and mechanism,goo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conditions and firm foundation that we can establish Hainan province a glob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area.The main task to fulfill it is to construct a coordinated and complementary space of global tourism,upgrade the global tourism products with Hainan characteristics,perfect the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services both for tourists and the host community,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the global tourism,optimize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o meet the global tourism development,strengthen the conserv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n whic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tourism depends,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ourism.In term of security measures,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ou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demonstration area,to actively popularize the global tourism concept to the public,to make plans,as soon as possible,of the global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Hainan province and the respective cities as well as the counties,strictly perform the national standards of the glob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area construction,put forward supplementary standards really suitable for Hainan province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to check all the programs in a strict wa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demonstration area.

global tourism;demonstration area;Hainan province

2017-03-27

海南省社科联项目“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海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研究”

李永文(1953—),男,河南杞县人,海口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区域旅游经济的研究.

K928.9

A

1672-3600(2017)12-0048-05

猜你喜欢

海南省全域示范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海南省肿瘤医院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