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年级作文的有效指导
2017-04-14大淼
大淼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实验小学 山东 济宁 277600)
1 激发写作兴趣,提倡广泛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作文课又是培养学生作文的阵地,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喜欢写作文,是我作文教学中的一条重要理念。因为儿童的好奇心强,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很容易产生兴趣,但他们不会观察,不会分析,不会抓住事物的本质。我们要抓住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利用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去吸引他们,使他们产生写作兴趣。有一次,我带学生在学校花园里观赏花,在观赏前我先提出观察要求:花园里有哪些鲜花?最美的是什么花?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把你最喜欢的几种花仔细观察,回班后,把它的特点写出来。在观察过程中,我带领学生边走边看,边指导他们怎样去观察,回到教室再让他们口头说说自己观察所得,再写成短文。这样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学生在作文中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其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很重要的。大量的阅读对于学生,就如精良的武器对于士兵一样重要。增大阅读量好处很多,它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的辨别力、意志力、想象力,弥补课本知识不足,或使我们的课本知识得以验证和延伸等等。但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阅读方法,因此,我让学生在摘抄好词佳句的同时,并要求背会,以扩大自己的阅读面。
2 课余丰富学生生活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不枯竭,溪水自然畅流不歇。但小学生的大多数时间却在学校渡过,当出示一个命题作文抓耳挠腮多是缺乏素材无“米”下锅。作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开展一些有意义又有创新性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从实践中积淀一些生活素材。
2.1通过学校、班级举办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2006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文艺汇演,班上只有1个人参加而其余的孩子只能充当看客,怎么让所有的孩子都感受到自己节日的快乐呢?我组织班级开展了“厨艺展示,共度六一”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行动起来,自己制作可口的菜肴,来到班中共享。活动中学生的热情高涨,吃好了,玩美了,事后同学们在写作中词采飞扬《六一这天》、《忘不了》、《我最高兴的一件事》等题目的作文情真意切,童心、童真、童趣、童言在字里行间洋溢着真实的生活,真表的流露,既放了心灵,又表露了情感。
2.2抓住生活小事,指导写作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样那样的小事,这些小事往往就是写作素材。例如,班级里获得了纪律红旗、某同学生病了大家照顾她、某同学被老师批评了、某同学与别人吵架了、某同学帮助小同学了等等。这些事情是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那么写出来就自然真实。有一次,学生在教室发现了一只蜜蜂,他们蜂拥而上,把蜜蜂弄得晕头转向,硬是飞不出窗外去。我感触颇多,要上语文课了,学生也很兴奋,好久平静不下来。我索性让他们写这一事件。结果学生们把经过写得生动精彩,并写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有的认为这样很危险,不应该这样做;有的认为这样是勇敢的行为;也有的认为蜜蜂好可怜,它也是一个生命,又没有招惹你,何苦追打它呢?全文布局都能围绕自己的观点来写,中心突出。
3 教学生学会表达
所谓表达就是用恰当的文字把看到、听到、经历的事和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学会表达是写好作文的关键,选材再好、思路再清,表达不清也没用,这种“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的人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平时只让学生读、欣赏,而不教会他们去表达,那么学生的作文不会有大的提高。课文是学生学习的范文,选用一部分语言浅显易懂和儿童生活接近的句、段、篇,让他们有仿写到半脱,再到全脱,是逐步提高儿童写作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办独立性的协作,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儿童的写作兴趣,特别对课本中每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去学作者的写法,如《珍珠泉》一课,作者的语言文字非常优美,想像合理而有趣,文中说:“水是那样绿,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根据课文文字的特点有选择的让学生仿写,通过各种仿写训练,达到会写的目的,慢慢地,学生把学到的一些表达方式、手法不自觉的用到作文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4 教会学生欣赏自己的作文
改好作文后,让学生自读,可让全班召开作文朗诵会。我将好的文章收集到全班作秀作文中,供大家欣赏,也送给家长读,鼓励学生自己编集自己的作文集,让学生觉得作文我能行,激发学生写好文章,多写好文章。
学生的一篇好习作发既有老师的引导,又有学生主体的实践,中年级习作就像一粒萌芽的种子,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精心呵护,悉心照料,让中年级学生学会作文,轻松习作,爱上作文,最终一定会迎来教学真情与习作共舞,妙笔与智慧起飞的灿烂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