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下大学生非理性政治参与:原因与消解

2017-04-14朱萍萍

昭通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政治大学生学生

朱萍萍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 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微时代下大学生非理性政治参与:原因与消解

朱萍萍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发表政治见解的平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出现非理性政治参与行为。本次调查以安徽财经大学部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他们的政治认知、政治参与的方式及态度的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受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等方面因素影响,容易产生非理性行为。唯有加强他们的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以及完善有关政治参与平台,并正确引导网络参与,才可能减少大学生非理性政治参与。

微时代; 大学生; 非理性; 政治参与

日益发达的网络技术,使大学生能快速便捷的获取信息,且能便捷的参与政治活动当中,从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但部分学生的非理性政治参与行为不仅影响了其个人发展,也影响了校园和社会的稳定。基于此,本文对安徽财经大学部分本科生的政治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0,其中男生223,女生267,比例大体相当),并结合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探讨部分大学生非理性政治参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微时代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状况

在互联网、数字化、泛传播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们不仅能更方便的获取信息,并且能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发表政治观点和表达利益诉求。但是,这些输出中也夹杂了一些非理性现象,值得我们加以重视。

1、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频率

在如今这个手机电脑不离手的时代,政治参与主要通过手机电脑来实现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1-2小时的占25.7%,每天上网时间3-4小时的占29.5%,每天上网时间在5-6小时的占28.2%,每天上网时间在7个小时以上的有16.7%。关注时政、国内外新闻的占32.5%,搜集资料,进行学习活动的占42.3%,一周内关注政治时事新闻的频率小于3次的占41.0%,大于3次的占24.3%,每天专注的有19.2%。还发现曾经有过的政治参与行为有主要是选举投票(30.7%),在网络上发表政治观点(65.4%),仅少数人参加过游行和上访。这个数据表明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来参与政治生活。

2、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态度

调查中,“对学校存在的不合理管理制度,是否愿意采取行动改变”,有20.3%的学生选择“不愿意,能忍就忍”,25.6%的学生选择“不愿意,但不会遵守”,30.68%的学生选择“愿意,并且向有关部门反应”,只有少数人会不择手段来改变。说明大学生对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参与的态度比较明确。关于政治参与的主体,有60.5%的学生认为是国家,30.2%的学生认为是自己,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不知道”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待充实。另外,对于学校开展的各种宣传政治活动,有62.8%的学生表示“不怎么关注”,“非常关注”的只有8.1%。而对于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原因,56.78%的学生认为是“自身政治素养欠缺”,36.5%的学生认为是“参与渠道不畅”,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是“政治参与和效果不明显”。

3、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目的

于大学生入党究竟是为了什么,46.5%的学生是为了“谋求更好的仕途发展”,45.6%的学生是为了“有利于就业”,少数人是因为“对信念的追求入党”。对于大学生参与其他方面的政治活动的目的来说,61.5%的学生选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28.5%的学生选择“考试就业有用的”,说明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功利化。

二、大学生非理性政治参与的成因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总体上呈现良好,之所以导致大学生出现非理性政治参与,可能是以下几方面原因引起的。

1、大学生易情绪化,政治参与的理性不足

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加上知识和阅历尚浅,政治价值观尚未真正形成,容易在对事物的判断上情绪化,其往往根据个人的好恶发表评论,在生活中出现非理性的政治参与行为。在网络中常常会互相攻击谩骂,甚至出现网络暴力行为。比如今年发生的“萨德事件”,激起了不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QQ空间,微博,微信来呼吁大家抵制韩货。如问卷中关于今年的萨德事件,有12.25%的学生选择“取消韩国旅行计划”,有56.78%的学生选择“停止购买一切韩国商品”,有20.3%的学生选择“会参加反韩游行”。可见,部分大学生在参加一些爱国行动时,还存在部分非理性行为和举动。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足

对于在校期间参加的选举,调查显示,大部分人参加过选举,但问及对有关候选人是否了解时,50.4%的学生表示“不了解”,10.6%的学生表示“了解”,剩下的学生表示“了解一点”。说明不少大学生在不了解候选人的情况下,在投票时随意的选择,这不仅是对政治选举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极大的降低了他们的政治热情。而在问及为什么要参加这次选举,56.4的学生是因为“学校要求”,6.7%的人认为是“行驶权利”,而其余人则“随大流”。虽然所有高校都开了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课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理论联系实际不强,导致不少大学生政治素养欠缺,对于自身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内容不清楚,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的看待政治参与。

3、制度化参与渠道“形宽实窄”

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供给不足,反馈机制不健全是大学生政治参与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当前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渠道不通畅,不能够为他们表达相应的利益诉求以及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如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了网上资讯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向学校部门提出有关建议,表达有关诉求。但部分学校的网络政治参与平台形同虚设,对有关问题的回应和解释往往敷衍了事,导致学生渐渐的失去了参与和表达的热情。另外,部分学生由于对候选人缺乏了解以及对参与后的结果不满意,同样也失去了信心。此外,其他的制度化参与渠道对大学生来说也是“形宽实窄”,起不到切实的政治参与效果。

4、网络政治参与的监管机制不健全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部分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忽视所有的规则和约束,认为在网上的言论都是“自由”的,所以纷纷在微博、微信、其他媒体中“自由”的放纵自己的言行,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中时常发生非理性行为。我国网络道德体系不健全,导致那些假消息和不良消息充斥着网络,网上不讲文明,不讲诚信的案例随处可见,大学生所处的网络环境没有得到净化。其次,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管理互联网领域的基本法律,网络空间一直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三、大学生非理性政治参与的消解

1、加强高校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基本形成和初步定型时期,可塑性大,如果高校能通过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引导他们理性的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身利益诉求。为此,构建多途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充善充实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增设社会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到企业、社区和农村进行体验,发现问题,并自觉的解释心中的疑惑。另外,高校也应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此,高校首先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加快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政治参与心态。其次,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校园网积极的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最后,通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和政治参与的良好心态。

2、提高大学生自我政治认知

要想让大学生理性政治参与,还要提高他们的自我政治认识。首先,要引导大学生端正对有关思想政治课程的态度。其次,引导大学生主动阅读其有关书籍,并及时的与老师同学交流,不断完善自身政治理论知识和政治素养。再次,督促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对政治的兴趣以及有关政治信息的鉴别能力。提高自己的信息鉴别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培养一个关注时政的习惯,要了解当时的时事政治,并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人云亦云。

3、完善政治参与平台

为了规范和引导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有关部门应积极完善大学生政治参与平台。让他们能够通过这个平台第一时间获取正确的政治信息,从而避免非理性政治参与行为的发生。另外,要及时克服“形宽实窄”的问题,理性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同时,有关部门对大学生的政治诉求予以及时的回应。如此一来,大学生非理性政治参与行为必会极大的减少。

4、加强媒体监管力度

良好的网络环境是有理性网络政治参与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要对大学生讲授网络信息的科学收集、筛选及过滤等方法,提高他们对各类网络信息的判断和鉴别能力,避免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迷失方向进而出现非理性政治参与行为。另一方面,要对网络政治参与以法律来规范,通过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桂芳大学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对部分大学生部分非理性行为及时进行合适的“制裁”,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同时,对其他学生也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

[1]时 伟.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治理[J].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2):49-51.

[2]王新强. 论新时期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原因及对策[J]. 晋中学院学报,2014,(04):12-14.

[3]邓新民. 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 探索,2006(2):135-138.

[4]刘博敏. 新媒体环境大学生非理性行为成因与引导策略[J]. 2016(19):113-114.

Irration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Micro - era: Causes and Solutions

ZHU Ping-ping
(School of Fin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30,Chin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provides college students with more channel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latforms to express political insights, which improves the enthusiasm of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to a certain extent. However,irration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ehaviors have been detected in some students. This study takes some undergraduates of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s research subjects. By studying these students’ political cognition together with their ways and attitude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t is found that some college students tend to behave irrationally owing to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knowledge structure, social experience and other factors. 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ir political education, improving their political quality, upgrading the platform fo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correctly guiding the network of participation can it be possible to reduce irration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icro - era; college students, irration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G641

A

2095-7408(2017)04-0117-03

2017-05-22

朱萍萍(1994— ),女,安徽桐城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大学生学生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