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问题探讨

2017-04-14

数码设计 2017年1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同学数学

(沈阳市和平区沈阳铁路实验小学 辽宁 沈阳 110000)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家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线上[1]。如何完成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如何让孩子在起始就打好数学的基础,是我们一直所讨论的问题。此次信息技术的引入数学课堂便是创新所在,如何更好的利用好信息技术,如何让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彰显出自己真正的作用,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1 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现在小学数学的课堂并没有与信息技术很好的结合,主要为老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法,一时难以改变,另一方面对通信技术与教学结合并没有完全掌握,使用起来较为生疏,得不到灵活的运用。

传统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大多数老师依然是仅仅自己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和同学的互动性很少,这样一来学生便会产生枯燥的情绪,上课热情不高,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考试的方式依旧是卷面考察,这样的弊端一方面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仅仅局限于一张考卷之上,另一方面成绩总是左右着孩子的情绪,很多学生惧怕考试,抵触情绪严重,造成学习效果的下降。

2 通信技术引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意义

多媒体信息的丰富多彩可以让孩子眼前一亮,有利于减少枯燥乏味的感觉,让整个课堂重新“活”起来[2]。信息技术的优点就是可以多种形式表达,公式、图片、视频甚至是相关小游戏,这样丰富多彩的内容很容易吸引到孩子。让孩子在生动的课堂中学习,甚至可以做一些小游戏,调动课堂气氛,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将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老师陈述和板书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于当下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系统,信息技术的整合引入将大大改善这一点,做到有所侧重,有所突出。传统的板书虽然是老师能够在重点部分给与重点强调,但是其突出性不够;信息投影的直观展现,将会直接将重点突出出来,有所侧重。

有利于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或者让学生做自我测评,并不以成绩约束他们,可以使他们放松下来。老师则可以通过测评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到每个同学的学习状况和薄弱环节,进行分析交流。并且知道学生如何去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成绩。这将改变以往老师和学生具有交流障碍的局面。

3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具体措施

了解到了相关信息技术的优点长处,则要将它实际运用到课堂当中来,如何能够真正高效的利用是我们一直在研究探索的东西[3]。我们就一下几个方面给予说明。

3.1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学习兴趣。能在自己的兴趣中学习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对于小学的学生而言,依旧是爱玩的年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能够达到一个非常棒的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在多媒体中加入一些游戏元素。将相关的章节设置成相应的游戏关卡,让学生只有完成相应的题目才能进入下一关,并且对过关的人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学生的兴趣便会被调动起来,开始专注于课堂,专注于数学的学习,并且能够做到享受学习。

3.2 信息技术的合理引入。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引入虽然能够提高教学,但是却不能过量的使用,在适合的章节给与适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点。也就是必须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方式,有的放矢。

对于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理解的章节,如“位置与方向”,很多小学生对这一部分总是很模糊,老师的讲述并不能使全部同学都能理解,此时通过多媒体的讲解,我们可以清楚直观的看到其具体原理和具体运动方式,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效率,用这种巧妙的方式解决掉难题,不仅减轻了老师的压力,同时也缓解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有乐趣的。但是对于完全抽象的概念,信息技术也是难以表达,此时不宜在使用,反而老师的言传身教更能让同学学习的更快一些,因此要恰当的进行选择处理才能够达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成果。

3.3 通过信息技术让同学合作学习。课堂的主体应该为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进行探究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从被动的接受到主观的获取,这就是突破所在。学生会感受到自己为什么而学习,则不会消极对待学习。

结语:作为新时代的课堂,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要不断改善课堂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达到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便是很成功的一次改革突破。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我们一直在不断的努力提升。我们将不断探索,让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这是整个教育体系的诉求。让教育方式完美适合当下的学生。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同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