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2017-04-14

数码设计 2017年14期
关键词:道德时代传统

(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三群小学 湖南 邵阳 422000)

前言:在传统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中,传授道德知识、训练道德规范、诱导榜眼典型等即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且德育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枯燥。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创新性、交互性以及多化性,使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从而已不再适应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发展。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探究可知,当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更适应“因势利导”的教育策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与时俱进,将传统德育教育融入时下网络特点,将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开展多姿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品质道德的不断发展。

1 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水平,是互联网时代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前提

传统理念下的德育教育工作通常在课校园中或者课堂上开展,虽然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但是却与社会相脱节,致使学生很难理解道德思想和实现自身价值之间的联系,进而感受不到德育学习成效的快乐。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的传播脱离家长、教师以及学校的控制,学生更容易认清社会需求,也理解了个人道德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但互联网不可控性的特性,也对教育者的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1]。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获取更多的信息,但一些教育工作者却因为缺乏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而处在了信息的劣势。在面临这种德育教育环境时,需要教育者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转变教学理念,积极熟练各种网络技术。只有使自身的教育水平得到提升,才能够借助网络开展德育教育,构建更好更快的德育教育平台,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育人的有效工具。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得到了改善,能够在学习中各抒己见,从而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2 与时俱进,是互联网时代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当下,互联网正逐渐成为年轻人的良好伙伴。研究表明,大约有将近八成的小学生在10岁之内就基础到了互联网,甚至有些小学生在没入学之前就接触互联网。不单单如此,许多小学生在选择喜欢的媒介时,互联网已成为仅次电视的第二选择,且具有赶超的趋势。互联网虽然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然而,互联网发展之迅速,也为德育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德育教育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带来更加广阔的教学空间,也为道德思想教育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教育平台。大量丰富的信息,能够使小学生眼界大开,形成较为张扬的个性,其思想也受到一定的冲击。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与时俱进,根据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不断优化教育模式,因材施教,更好地塑造学生高尚的品质与人格,这也是互联网时代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可见,利用互联网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具有传统思想品德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对优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将传统教育与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相融合,是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

语文教学主要目的不单单在于向学生传递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语文教学,让学生感悟生活,进而得到道德与思想的教育。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助于学生语言文字的学习,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以及思想道德的灌输[3]。将传统德育教育方式与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相融合,在讲解传统思想道德的同时,融入互联网信息中精选的现实案例,是新时期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

例如,当课堂教学教学进行到小学语文湘教版教材中五年级关于《生命的感动》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感恩的心”这首歌,让学生体会到人世间充满爱,当得到爱的同时也要回报,这样的生活才能够更加美好。然后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找到文中父母给予作者的爱有哪些。多媒体能够化繁为简的为学生呈现画面精彩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有一种美的享受,从而唤起学生对温情、朴实、无私的父爱以及良苦用心、关心心灵与健康的母爱的认识,进而与作者提出的“尊重因爱而孕育的所有生命”的情感产生共鸣。互联网转变了传统德育教育模式,使教师能够将传统教育内容构建成虚拟的情境,使学生不用亲自实践,就能够犹如身临其境一般的体会思想道德。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的心理负担减轻,从而能够袒露自己的心声,便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状况,进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结论:综上所述,21世纪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也应该迎接全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教育,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水平,与时俱进,将传统教育与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相融合,因势利导,将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时代传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