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程在辅助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14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广西 百色 533400)
引言:微课程具有教学时间精短,目的明确,灵活方便等特点,其在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让我们在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道路上找到实用点和创新点。微课程通过以视频为主的放映模式,在数学课堂上加以有效的应用,使学生加深知识印象也让课堂教学高效化。微课程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作用重大,下面几点是对微课堂在辅助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分析。
1 微课程在数学教学中的内容及设计
1.1微课程的含义。微课程是通过制作教学视频或者幻灯片,并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将教学内容的一个重难点展现出来,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加高效全面的对知识重难点进行掌握。时间精短一般为五到十分钟,并且教学的设计环节具有完整性。
1.2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设计要考虑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微课程授课过程中更加形象化;把握授课的时间,严格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中学生数学学习实际情况来制作微课程;运用符合情境的教学工具,形象化的教学图片使学生深刻理解所讲解的知识点。让微课设计更加新颖化,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微课程在数学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2.1为课堂提供良好开端。中学数学的内容具有抽象性,推理性强等特征,而微课程能将数学传授过程中的难点进行转化,可以把微课程作为一堂课的开端,将要在课堂讲授的难点转化到视频上,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求知心理。
例如在讲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中《圆的确定》的一节时,在课堂的开始进行微课程,让学生们先观看教师给学生讲解的平面上的点与圆的位置的三种关系,并顺势提出问题,引出这节课所要讲的知识内容。向学生提问:在平面上,经过给定三点的圆是否仍然有“无数个”?圆心位置又如何?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们思考问题,发表观点,进而教师传授知识,解决问题。
2.2课堂上能够有的放矢。微课程可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在数学课堂上,将学生不容易把握和难理解的内容,以微课程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习内容具有针对性,学生更容易掌握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在讲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5章中《解直角三角形》一节时,要让学生们理解仰角和俯角的意义,将解直角三角形运用到数学问题中去是这节课的难点。在新课程的设计中,教师可以用两个经典的例题去讲解仰角和俯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要让学生学会根据题干所给出的内容画出几何图形,将其运用到实际数学问题当中。
2.3课后形成完整性体系。初中数学内容和知识点繁多,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们观看微课程视频,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学过的一系列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有完整性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讲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中就得用到前面的知识“勾股定理”,可以在课后让学生们观看微课程来回顾以前的知识,把相同的有关联的知识点放在一起,形成完整性的数学知识点体系。
3 微课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3.1使教学具有层次性,防止两极分化。微课程可以有效的让学习进度跟不上的学生再次学习,根据学生的主体差异性,观看微课程,防止班级里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根据学生们具体学习状况,进行之有效的微课程训练,这同时也尊重了学生们的主体差异性。
3.2使学生学习高效便捷。微课程让学生学习更加方便,以前学生们都是只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的思路听讲,微课程打破了这种传统模式,让学生随时随地,课上课下都可以观看数学视频学习,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让学生们自发地自主性学习。
3.3使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微课程让教师能够高效的将数学知识重难点传授给学生,使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使教师能够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整体效率,让教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们补充知识,提高教学能力。
结语:微课程在中学数学课程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微课程创新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可以自发性的学习,让课堂充满灵活性,更加高效率。微课程也大大提升了中学数学教学的课程效果,这种精彩的教学活动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好好的利用,将微课程的优秀特点发挥到极致,让数学专业知识以及数学素养通过微课程广泛的传播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