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你期待,予我精彩
——和谐生动课堂浅谈
2017-04-14
(辽宁省沈阳新民市大民屯学校 辽宁 沈阳 110324)
1 打铁还须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
作为一个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这里,我的思路要从一个一线的学生角度出发,因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一个引领的作用。良好的气氛,需要用课堂的欢笑来填补,老师充满激情的授课,表达出对学生的关怀与爱。而矫情造作的表情,会让学生觉得生硬无趣。试想,作为一个学生,你是否会觉得每次上课都拿着参考书照本宣科的老师;作为一个语文工作者,你认为她的人格魅力在课堂上会起多大的作用呢?一个有创意,有活力的语文教师就能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这里,笔者强调了打铁还须自身硬的道理。因为站在学生的角度,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可以活跃课堂,打破死寂,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用情绪去渲染课堂,用情绪去感染学生。因此,人格魅力成为语文教师让课堂生动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在论述将语文课堂还给学生之前,笔者要注重强调引导性教学的重要性。一千个读者读《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读者的分析角度会受到环境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之前接受的教育。但是这些分析角度有的起积极作用,有的起消极作用。因此,需要老师在其中起引导作用。比如在课文《少年闰土》中,大量的背景信息需要传递给学生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那个时代的信息和鲁迅先生想要表达的思想。语文基础的培养需要用大量的教育材料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即语文教师要用自己所选的高标准文件材料,启发学生思维及思考方向。这是我们能把生动和谐课堂还给学生的基石。
3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学生的课堂应该还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吸取知识,而不是一味的被动教学,学的东西都是被灌输的。鼓励学生去交流,讨论,甚至讲课。首先,学习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这种讲授方式是促进学生喜欢语文的一个基础,当一个教学任务被分配给学生,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就是他们吸收知识的驱动,借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语言,笑点,甚至讲课方式会与传统的授课方式出现很大的区别,这是生动和谐课堂的关健。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这所有都是要以他们正确积极的语文价值观为基础。而作为语文工作者,我们在课堂上起的作用是一个评判和服务人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有限,并且小学生的思想形态是最容易被影响的,而且学生的理解角度可能会发生偏差,我们需要教导学生如何去评判一个事物的客观性。必要的时候,对学生错误的想法进行纠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成功的关键就是,教师在后续教学中的评审。
4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教学方法创新多样,是引入和谐生动课堂的又一制胜法宝。据《纽约时报》报道,一个纽约大学新入学的班级第一节商业分析课,是被教授带到了华尔街的商业投行中进行的。但是,这并不是完全可行的方案对于每一个课堂。基于当前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改变传统沉寂课堂的方法。此外,课堂的创意性也是不能忽略的。比如我在给同学们讲《青花瓷》的时候,特意去找到了来自景德镇的瓷器。在课堂上,这是吸引学生入境的一个催化剂。还有,课堂上的游戏,可以让孩子们能在真正的快乐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在不远的未来,各种高端科技比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也会出现在课堂中,那样的课堂会为教学更加添彩。试想,当讲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虚拟现实带学生们来到了浙江绍兴的鲁迅故里,通过视觉的效果,让孩子们感受到乌篷船和江南小镇的柔美和婉约。教学方法的创新必将作用于智慧创新课堂建设,让语文课堂更加有趣生动。
5 疑虑重重费思量,迎刃而解把心放
引入悬念,设置问题,让学生来解答会增加课堂的魅力。问题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错误是最好的老师。人们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会把事物的本质客观属性和事物之间关系联系在一起。用问题去叩击思维的的大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学就是通过设置疑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在思考的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思考能力。所以,可以通过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发问。从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原本传统的课堂出其不意,使其生动性增加,更能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挖掘其中的奥秘,使课堂生动和谐有效。
6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尊重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其定制专属生动课堂。硬邦邦的课本,冷冰冰的文字,面对着一群思维和想象尚处于活跃状态的学生,似乎变得没有特点和吸引力,更加难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去专注。为学生量体裁衣,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法。语文教材课本里文章体裁多样,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体裁都可以对应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课本里经常出现诗歌等题材,其特点是含蓄零散,一味的去带领学生解读,不仅会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支离破碎,更会让学生失去对诗歌的兴趣,“三分诗,七分读“让学生在品味的过程中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音乐美。面对一篇散文,可能会让学生抓不到头脑。引导其体会其“行”中的内涵,最后抓住其“神”。了解丰富的背景知识和时代精神,根据学生的兴趣最大化的创造课堂需要。为学生制定专属他们的课堂,从学生的角度和价值观出发思考问题,纠正其原有的不正确的态度,从而达到课堂足够生动和谐的目的。
总结:语文教学,从小的角度出发,对一个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大的角度出发,对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起着传承的重任。“当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我们就可以侵略他们了”。语文课堂效率催生了语文课堂生动和谐的需求。在致力于打造生动课堂的行动中,需要语文工作者进行一些改变。通过加强自身的语文素养,提高人格魅力的让自己的课堂出彩。引导孩子向积极的角度出发,塑造学生的语文观,让其了解“什么是好“,通过自己的积累与理解,就会向着积极的角度出发。当孩子们知道如何准备自己的课堂时,我们就可以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了。让学生讲,让学生站在自己的世界远望其他的世界。这需要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讲评,对其正确积极的观念加以表扬,对其消极错误的思想进行合理的纠正。创新的技术在生动课堂建设中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尖端科技的运用让课堂的内容丰富多彩,未来的高科技被引入课堂也一定会让课堂效果非同凡响。正确利用高,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加悬念,问题的设定,让学生从知识层面在阅读中找到挑战,在挑战中收获成就感,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尊重学生的兴趣与态度,从学生的角度为他们定制属于他们的专属课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理解学生真正喜欢的东西,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生动和谐的语文课堂需要老师和学生联手的努力,教师需要与学生形成紧密的配合,通过有效的合作推进生动和谐课堂的有效推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获得知识,运用到生活,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