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分析

2017-04-14侯放杨金生鲁达

当代医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三维重建螺旋影像学

侯放,杨金生,鲁达

(沈阳市中医院放射线科,辽宁 沈阳 110003)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分析

侯放,杨金生,鲁达

(沈阳市中医院放射线科,辽宁 沈阳 110003)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2月42例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为颅内血管瘤的患者,所选取的病例均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分析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点,评估CTA对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和准确率。结果 42例患者共检查出44个动脉瘤,CTA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97.62%(41/42),CTA可以准确的观察瘤体的位置,瘤颈的朝向,并能准确测量动脉瘤的大小以及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和邻近骨组织的空间联系。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更能直观了解动脉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确切可行的方案。

颅内动脉瘤;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内腔局限性异常扩大而形成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临床常见的颅内血管病变之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约80%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为主要病因,因此应早期做出诊断,明确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和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致残和避免死亡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直以来都是颅内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1],但由于DSA检查时间长,费用高,并且为有创检查,检查的过程中还可能加重动脉瘤再出血,并且检查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神经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永久的神经缺失。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64排螺旋CT的广泛普及和应用,血管成像技术(CTA)具有安全,无创,准确率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一种常规的检查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尤其对小于3 mm的动脉瘤检出率不断提高,深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本文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的结果做为标准,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血管瘤的影像学特点,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为颅内血管瘤的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21~65岁,平均(38.3±7.8)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视力下降,乏力,肢体活动不灵,嗜睡,视野缺损,言语不清,眼外肌麻痹等。

1.2 方法 本次研究的42例患者均使用西门子Somaton Sensationg AS 64排螺旋CT扫描仪,扫描线以听眦线为基准线选取定位像,然后扫描范围设定为第一颈椎到颅脑顶部,先进行CT平扫,然后再进行CTA扫描,扫描参数为层厚5 mm,1.25mm层厚及间隔进行标准算法重建,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240 mA,球管转速0.4 r/s,螺距为0.5 mm,矩阵为512×512。造影剂采用非离子型优维显注射液,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肘静脉输入,注射速度为4.0 mL/s,用量为80~100 mL,对比剂注射完毕以相同速率注入0.9%氯化钠溶液20 mL,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状态,如发现注射曲线异常立即停止注射。若患者不能配合检查可以检查前静脉少量应用镇定剂。扫描完毕对原始数据进行性初步的分析,然后在再将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包括,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等[2],诊断由两名以上主任医师共同分析评价,得出最后结论。主要分析测量动脉瘤的最大直径,发病部位,瘤体,瘤颈宽度及和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2 结果

42例患者检查发现44个动脉瘤,CTA可以准确的观察瘤体的位置,瘤颈的朝向,并能准确测量动脉瘤的大小以及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和邻近骨组织的空间联系,动脉瘤最常见发病为交通动脉,其中后交通动脉及前交通动脉分别发现病变12例,10例,其余的动脉瘤分布情况为颈内动脉9例,大脑前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6例,基底动脉1例,CTA漏诊1例,大小为2.1 mm,病灶位于大脑后交通动脉,检出动脉瘤的直径<3 mm共21例,直径3~5 mm共12例,大于5 mm共11例,漏诊1例大小为2 mm,诊断符合率为97.62%(41/42),动脉瘤的形状大致为囊状,占所有患者的79.55%(35/44),不规则形占22.5%(9/44)。其中VR三维重建方法显示的效果最佳,MIP的重建显示次之。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多发生在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3],其发病率较高,在未破裂之前一般患者无明显症状,80%左右的动脉瘤破裂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具体动脉瘤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大部分病例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致死及致残率比较高,有文献报道[4]第一次出血后死亡率和致残率达30%左右,而第二次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可达到80%左右,未经治疗者,5年内病死率可高达75%,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动脉瘤的直径增大,破裂出血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早期诊断对预防和治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方法,常见的方法有CTA,DSA,MRA等,其中DSA的检查是颅内动脉瘤的诊断“金标准”[4],但DSA是一种有创检查,检查操作复杂,辐射量大,检查时间长,并发症多,受检查患者心理压力大,并且禁忌证比较多,比如脑梗死早期不能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进行DSA检查造成动脉瘤再次破裂的几率明显上升,从而造成二次出血,如果对比剂充盈不理想DSA就不能清晰的显示,而且对周围的组织与血管的关系分析上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动脉瘤瘤体内的血栓形成情况及继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也不能很好的显示。除了3D-DSA外的检查图像都是二维图像,不能进行三维成像,观察角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一次性完成全脑血管的显像,无法对动脉瘤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尤其是对血管末端的异常病变产生漏诊,误诊。而且DSA的分辨率较低,对于小于3 mm的微小动脉瘤容易被其他血管掩盖而漏诊。MRA的检查时间比较长,不适合无法控制的不自主运动和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并且体内有心脏起搏器,胰岛素泵等电子植入物,被检查部位有磁性金属物的患者不能进行检查。因此DSA,MRA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影像技术发展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具有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小、安全、准确率高等特点而广泛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64排螺旋CT扫描在成像速度,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使数据的采集和信息的收集更加全面,CTA通过血管内引用对比剂,在达到峰值的时候,连续快速的扫描并可以通过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三维后处理,不仅可以清晰的显示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数量、瘤颈、瘤顶指向和载瘤动脉管腔的直径[5],而且可利用计算机的后处理软件去除周围软组织及颅底骨组织对要观察血管的影响,可以很好的显示动脉瘤瘤体内有无血栓,并且可以清晰的观察瘤栓的厚度和形态。另外图像可以旋转,方便多角度观察病变的情况和颅内血管的分布,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6]。

64排螺旋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本次研究表明,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为97.62%,有文献报道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为91.67%,两组数据表明CTA与DSA诊断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两组检查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定性中具有同等诊断价值。有研究表明[7],CTA对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瘤的敏感率为100%,而对后交通动脉的检出率为60%,对于直径2~5 mm破裂的动脉瘤检出率仅为50%。CTA漏诊病例直径为2.1 mm,位于大脑后交通动脉,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病灶较小,且靠近颅底,与周围骨组织存在一定的重合,影响了图像的清晰度,在检查的病例中应用最多的后处理技术为VR重建,可全方位立体的显示脑血管的全貌,图像清晰直观,为了图像使更美观,还可以人工加入伪彩功能,层次感更强,不受病灶血管交叉的影像,可清晰显示病灶的表面光滑程度和具体形态[8]。(MIP)是多个层面单一像素最大CT值得投影,具有高对比度的特点,因为成像数据来源于三维容积数据。因而可以随意改变投影的方向,并可以真实的反应组织的密度差异,可以任意角度观察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的关系,并且准确的多个角度显示瘤体和瘤颈,MPR是最简单的后处理方法,它能在任意平面实现图像的重建,结合VR,MIP来综合分析,从而为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从而为制定手术方案和路径提供准确的依据。

综上所述,CTA成像速度快,图像清晰,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操作方便,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患者的扫描,降低患者移动的几率,可清晰显示颅内血管的全貌,轴位像与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可多层次,多平面,多方向的观察复杂的不同位置的血管瘤,但CTA受患者躁动,操作人员技术,扫描参数的设定,后重建的处理等因素的影响,都会对图像的质量和诊断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操作是必须仔细做好各个环节的衔接,必须把薄层轴位扫描和后处理重建技术联合应用,以平扫为基础,掌握好对比剂引入的时间,剂量,扫描参数因人而准确设定,然后对原始图像进行VR,MIP,MPR技术综合运用分析,才可以完整的显示整个颅内血管的全面,避免发生误诊,漏诊。更能清晰的描述颅内的病理状态,为制定具体的治疗策略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因此CTA的应用同时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可弥补DSA,MRA的局限性,可以大大提高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并能准确的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具体位置,大小,数量,分布及瘤颈和载瘤动脉的情况,可作为复杂颅内动脉瘤检查的首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臧海英,李涛.颅脑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10):1538-1539.

[2] 丁燕萍,杨莹.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中的价值[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613-615.

[3] 罗飚,陈唯实,江俊毅.等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6):30-32.

[4] 郑功远,周志刚.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7):26-29.

[5] 白海平,孙续祥,舒博学,等.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手术探讨[J].海南医学,2012,23(11):59-61.

[6] 董家军,伍益,李智斌,等.3D-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开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0,9(6):496-500.

[7] 刘伟锋,杨蕊梦,龙大宏,等.320排容积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J].解剖学研究,2014,36(5):337-340.

[8] 孙大勇,谢德宁,高松岩,等,64排128层CT血管成像在微小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疑难病杂志,2016,15(3):303-30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1.034

猜你喜欢

三维重建螺旋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旋风“螺旋丸”
螺旋变变变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