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微课”时代应用教学实践反思
——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为例

2017-04-14荆丽娜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知识点教学内容微课

荆丽娜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互联网+微课”时代应用教学实践反思
——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为例

荆丽娜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课作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应用日益广泛。如何在实践中找准微课的价值,充分发挥其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本文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为例,提出了基于微课平台的高校实践教学设计及应用的要点,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微课教学设计模式,并对“互联网+微课”的教学应用作出了反思。

“互联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微课;教学实践

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运用微课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设置顺应了互联网时代对新媒体人才的大量需求,从2011年教育部批准第一批院校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起,根据教育部公开的文件及各高校新闻传播类院系专业设置情况收集整理,截止2014年9月,全国约78所院校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1]可以说,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刚刚起步,还处在摸索阶段。部分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仍然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滞后、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比重小、独立实践机会少、实训效果难以呈现等诸多问题。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科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要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必修课程中有诸如网页设计与制作、非线性编辑、平面设计等软件技能类课程。此类课程实操性较强,知识点繁杂,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会因为没有充分掌握某个核心知识点而影响后续的学习。因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长久积累下去致使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对软件技能类课程产生厌倦甚至恐惧心理。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有效化解单一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2]因而微课的教学指向更明确针对某个具体的教学环节或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讲授,并以模块的方式将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关联,形成一个内容完整、重点突出的资源包。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选择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源进行多次学习,消除知识盲点。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开放式学习是“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便捷地获取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课程教材上的内容往往滞后于信息社会的实际发展,单一的课堂讲授和实践训练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日益增长的需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更应突破传统的教与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扩展至互联网领域,而微课灵活、便捷的特点可以随需应变,延伸教学过程,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大多具有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新媒体编辑、视音频制作、新媒体营销等主干课程本身都涉及多媒体信息元素,与微课有很高的契合度。微课作为一种新兴学习模式,与其他的网络化资源结合紧密,其碎片化、移动化的特征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微课学习模式中鲜明的“互联网”烙印和创新特质契合了新媒体专业网络教学的实质,更易于传授学生前沿的新媒体技术,并逐步渗透超越技术层面的“互联网思维”。

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微课设计与应用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在确定微课教学内容之前必须要进行前期分析,要了解课程讲授中现存的问题,再深入论证课程应用微课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有效性。并非核心课程的所有知识点都适合制作成微课,需通过具体细致的前期调查了解教学对象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选择恰当的专题,再将相应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细化成小的知识点作为微课的教学内容,力求做到“小而精”,但又不能将知识点分割得过于零散,要保证选题的独立性。

根据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应用型、融合型人才目标的需求和微课的特点,应选择以实践教学为主体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作为微课开发的对象,如新媒体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版面设计等。实验教学大多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作出讲解或演示,而这类内容在微课制作上难度不大,便于教师操作,也利于学生反复学习,掌握要点,易于应用微课教学。

(二)明确微课的教学目标。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教学模式,教学时间相对较短,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明确集中,以1~2个目标为佳。清晰单一的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师理清教学思路,凝聚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如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新媒体编辑课程中,微课“网络互动的管理”的教学目标就可设定为“了解网络互动的管理策略,掌握不同网络互动类型管理的基本方法,能进行网络论坛管理的实际操作”,这种目标的设定就明确了知识的层次和学习的效果。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准确判断知识的学习维度,并将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微课设计与教学过程中。

(三)优化设计教学内容。微课既是学习者知识构建的理论支撑,也是以学习内容为中心构建的学习共同体。微课简洁精炼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同于常规课的教学,在设计微课教学时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优化,将精华浓缩在20分钟以内。若要保证微课的品质,需要在制作之前,创编文字脚本,并选择好图片、动画、背景音乐等资源。在微课教学中,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遵循引入主题,逐渐深入,启发思考的大体脉络将知识点讲解清楚,利用翻转课堂、案例示范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又要考虑到图片、声音、画面等多媒体元素之间的契合,做到声画合一,视听同步,操作流程演示清晰,尽可能多地运用适合互联网展示的技术手段,力求简洁、直观,有震撼力。并将微课视频教学与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相关的学习活动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实践类课程的知识点前后连贯性较强,故应宏观统筹、精心设计,并随着教学需要不断调整和扩充微课资源,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技能。在教学中要将微课与常规的PPT讲授、动画展示相结合,并利用专业特点辅以微信及QQ平台互动等形式,形成网络资源共享、学习资源再造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在微课的设计应用过程中,要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及他人评价等多种方式。微课课程的选择、课前作业的布置、研究问题确定和解决方法的选择,都间接体现出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反馈、评价结果,而测验结果、课程进度、思考题目的提交和课上参与表现等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3]。教师应观察并记录学生在微课课堂中的表现,如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及质量,与教师交流的频率及练习完成的情况等。学生课后可在线撰写学习心得,互相交流,教师也可通过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的形式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微课教学的应用效果,并据此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进,让微课发挥最大的效用。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的微课教学要依据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并结合时代特征和学生的需求及思维模式、接受规律进行设计。现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离屏Canvas”内容为例做微课教学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课程,其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知识点繁杂,知识之间又有较强的连贯性,适合开发为专题式的微课程。“离屏Canvas”是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HTML5Canvas”专题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技术主要用于图像的渲染和HTML5游戏制作。笔者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来讲解“离屏Canvas”技术的基础应用。“离屏Canvas”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的主要理念是示范性教学与参与性教学。在教师示范之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动手操作,不仅能使学生在操作训练中直观感受“离屏Canvas”技术的应用,从而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互联网+微课”教学应用的思考

(一)要理性看待微课,探索微课教学的有效性。微课具有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景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等特点[2],能有效弥补教学的种种弊端。教师通过录制教学微视频,强化了重要知识点,便于学生反复学习、思考、交流,增加了教学中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囿于5~10分钟的时间限制,微课主要适用于一些知识点具体、单一、清晰的课程,对于理论性强、晦涩难懂的学科不适于盲目使用微课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进行科学选择。此外,要将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而不是完全依赖于微课。微课只是教学的一种方法,一种资源,并非教学的全部,要将传统课堂讲授与微课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微课教学内容集中、趣味性高、可移动的特点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如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新媒体设计类课程中,微课每次只教学生一个重点技能操作,针对性较强,通过更具情境化(比如FLASH小动画)的方式展现新媒体设计技术,更易于学生掌握抽象的知识,并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巩固和评价。认为“互联网+微课”能替代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仅充当放映员,在课堂上放微课视频的做法错误的理解了微课的价值,在实践中并不可取。

(二)微课不等同于浅薄、零散的学习,要开发系列微课。微课便于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自主学习,延展了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掌控学习,适应了学生碎片化的学习需求。但并不等于说微课的学习就是零散的、浅薄的、没深度的。一个微课虽然只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但不能将微课仅仅理解为“一个知识点的微课”,不能将微课抽离出整节课的框架、整门课的教学体系。教师要围绕学科特点,以团队的形式,集众人所长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设计制作不同层次的、具有逻辑关联的系列化微课集,这种系列微课集即是教学工具又是教学资料库,可在开放的平台上供学生自由选择。如网络新媒体专业的UI设计课程中就可以“图标设计”为主题,开发包括扁平化图标、剪影图标、写实图标等在内的系列微课,这样既避免了单一的碎片化教学,又能让学生完整系统地学习某个专题知识,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建构完整的教学体系。

(三)构建“移动互联网+微课”的多元互动平台。微课的学习不局限于课堂,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各种移动终端(智能手机、iPad等)制作和学习的移动微课逐渐兴起。微课应用者可利用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或专用的APP平台,如“易企秀”、“问卷星”、“小影”等创建微课、传输微课资源、进行微课学习,搭建师生交流、微课评价的多元互动平台。通过移动微课,既减轻了教师制作微课的技术负担,也使学生的微课学习与分享更加方便快捷,指导教师也能监督学生完成课程的后续学习,并随时答疑解惑,反馈及时有效,改善了学习与管理的效果,使微课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微课为基础的移动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会越来越普及,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越来越紧迫。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应与时俱进,以互联网为平台,打造核心课程的微课矩阵,基于校本特色推进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微课应用模式的研究,让微课在实践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1]张合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缘起、动态及其建设探究[J].新闻界,2015(4):63.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2.

[3]许丹丹.MOOC背景下以课程开发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材出版研究[J].出版广角,2016(1):81-82.

[责任编辑 靳开宇]

G642

A

2095-0438(2017)09-0118-03

2017-04-23

荆丽娜(1981-),女,黑龙江五大连池人,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教育、新媒体传播。

绥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P20140071)。

猜你喜欢

知识点教学内容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