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唐寅《题画二十四首》中的画境与诗情

2017-04-14汪晓雪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题画唐寅

汪晓雪

广西大学文学院,南宁,530004

论唐寅《题画二十四首》中的画境与诗情

汪晓雪

广西大学文学院,南宁,530004

唐寅在《题画二十四首》的创作中展现了作为画家独特的取景能力和构图技巧,作为诗人丰富的艺术表现及思想内涵。在《题画二十四首》中,唐寅在情感上表现出复杂性和矛盾性,在艺术上则展现出了多样性和多变性,这些特点是唐寅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研析《题画二十四首》,总结唐寅在画境构筑、艺术表现、情感抒发方面的特点,解读诗歌创作背后的文化内涵,对于唐寅和题画诗及类似的艺术品赏析研究有重要的价值。

唐寅;题画诗;画境;诗情

1 问题的提出

唐寅,字伯虎,后改为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1]2。绘画上,他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风格清俊。画人物,色彩艳丽,神韵独具;画花鸟,墨韵明净,洒脱秀逸。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诗文上,唐寅以才情取胜,所作之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前期诗作工整妍丽,有六朝骈文气息;后期多有伤世之作,情真意挚,常含傲岸不平之气。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唐寅的诗作见于《六如居士集》,存诗900余首。其中属题画诗与其绘画作品交叠最深,既具有画面感,又不乏深层意蕴。唐寅作有多组题画诗,而《题画二十四首》是其中篇目最多的一组题画诗,共24首。这一组诗各具特色而又彼此联系,代之以水墨用文字勾勒出了一个个精致秀丽的山水世界,能充分表现出唐寅题画诗的创作特点,也较为全面地表现出掩藏在美丽风景背后的唐寅特定时期的生存样态及独特的情感体验。情感真挚,对于唐寅在当时情况下的真实心理状态有真实的反映。因此,对于《题画二十四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不仅可以总结唐寅诗、画的创作特点,亦可管窥掩藏在山水抒情背后的唐寅的心理,且可发现当时社会的文化审美取向。

本文通过分析《题画二十四首》,总结《题画二十四首》中画境构筑的表现特点。结合唐寅的生平经历分析唐寅在《题画四二十首》中景物结构方式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结合唐寅画境的勾勒和情感的表达总结唐寅在《题画二十四首》中艺术风貌的表现和艺术技法的应用,进而揭示唐寅《题画二十四首》所表现文学书写特点背后所具有的时代文化内涵。最终解析《题画二十四首》的艺术风貌与文化内涵,进一步探究诗与画两种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的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 《题画二十四首》的诗境构筑

唐寅《题画二十四首》之作,除了“诗情”之外,还同时展现了属于唐寅自己的独特“画意”。题画诗,顾名思义,既然是题在画上的诗,不仅要符合画作的整体意境,还要起到补充画面、增添画作意蕴的作用。在这24首诗中,唐寅以生动的语言进行了画境的勾勒,使得诗歌读来充满画面感。考察唐寅《题画二十四首》对于画面的描写,其所表现的画面内容主要集中于时节、地点、情境三方面。

2.1 诗中对于时节的表现

《题画二十四首》中常有对时节的表现,时节指画面中表现出的一天中的某一时段和当时的节令,是小说艺术故事情节展开的要素,亦是画作的要素之一,是画面展开和诗境描写的基础,无论是在诗中还是在画里所有景物的设置都必须符合当时时节的特征。

时节的表现有多种形式。唐寅《题画二十四首》中有的直接点明时节的语句,如“春驴仙客”“野渚秋”“又是一番春计了”“桃李春风”等,以明确的“春”“秋”“冬”词语说明所处的季节。但更多的时候为了使诗歌表意不至于太过直露,多数情况不直接说明时间,而是通过时令景物的描写从侧面显示出所处季节的特征。如“为赏临溪好杏花”,杏花开放当为三月底至四月初,由此可知时间处于春季。又如“杨柳阴浓”,柳树在春天发芽而在夏天长得茂密,故而时间应是夏季。还有“芦苇萧萧”“黄叶玲珑”,芦花满溪萧萧簌簌,枝头树叶由浓绿转为金黄分明是秋天的景色。而“绿萼梅”“雪压江村”则分别写出了冬日绿色梅花盛开和村中积雪厚重的情境。从《题画二十四首》对于时节的表现,可以看出唐寅对于时令把握得相当精准,由此不难可见,唐寅作画、写诗时对于节气物候十分稔熟。

2.2 诗中对于地点的指示

唐寅《题画二十四首》之作,重视对诗中描绘之景所在地点进行指示。地点,作为叙事的要素之一,不管是在小说、画作还是诗歌中都是描写的重点和中心。不仅如此,在诗歌中对地点的明确指示也有助于记录诗人的游览路线,起到纪行的作用。在画作的表现范围有限的情况下,题画诗能用文字对位置信息进行补充,对画作的创作背景起到补充作用,让看画之人更快、更为清晰地了解到画作所要表现内容。

唐寅《题画二十四首》中多处清楚地指明了诗中所写之景的具体地点,如“长夏山村”“邓尉山边七宝滩”“好溪山”“三峡桥边”“端阳竞渡”等语句都明确得对所处的地址进行了说明。有的只是所处县镇名称,有的则精确到了具体的山峰和河流。而在另外一些作品中,虽然没有对具体的地址进行说明,但也点明了所处的位置,如“一丛楼阁空江上”“空山寂寞”“独木桥边”“草屋柴门”“山亭寥落”等语句,虽然从中难以获知具体位置所在,但都点明了所处之地的位置特征,从这些特征性的描述不难分析出作者所处的地界、所览的景致。这些有关位置信息的描述从侧面展现了观景者的视角所在,揭示了诗作的画面中心。《题画二十四首》中诗歌地点的频繁转换,涉及景观众多,充分反映出了唐寅山水游览范围的广阔。

2.3 诗中对于情境的勾勒

唐寅《题画二十四首》之作,重视诗中物象的组合和情境的勾勒。情境之于诗作如同情节之于小说,都是最重要的内容。情境的勾勒在无论诗歌还是画作中对作者情感思想的传达,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唐寅作为出色的画家原本就擅长构图选景,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更是发挥了作为画家善于构筑画境的能力。

《题画二十四首》在画面的构图上注重丰富性。唐寅在诗中讲述了一个个富有意趣的故事,有时是山间林中的游览行迹,有时是沽酒作诗的生活画面,有时则是对弈健词的闲情雅趣。唐寅隐现于这些故事中,有时作为亲历者,有时则作为旁观者,在身份的变换中展现着不同情境下的多样画面。唐寅笔下的这些情境不是模式化的,往往充满了真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审美意趣。如“邻翁陪坐自捞虾”“日有群鸥伴苦吟”“灯火荒鸡细雨中”“自跨青驴得得来”“泥补柴门叶补衣”“斗鸡走狗夕阳街”等句都写得很独特又富有生活气息。这样有些怪异却又令人印象深刻的情境在其他诗人的笔下从未出现过,而在唐寅的笔下这些普通的事物总是能展现出别样的色彩,这就是唐寅的独特视角和观感之所在。当然,《题画二十四首》中这些充满意趣的生活情境并非生活场面的简单直现,而是经由诗人的精心拣选剪裁,才将其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展现了出来。

3 《题画二十四首》的艺术特色

唐寅无论是作为一位杰出的画家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都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创作特点,这是唐寅的画作和诗歌能够受到时人追捧,并长久流传于后世的重要原因。唐寅在《题画二十四首》中展现出了独特多变的艺术风貌,而这种艺术风貌的形成,源于唐寅的个性特征,但最终归因于唐寅在长期艺术创作中所独锤炼出的创作能力与技巧。

3.1 独特的意象选择

首先,唐寅喜欢咏花。花,在古往今来诸多诗人的笔下都始终有着美丽的形象,被当作美好的象征。而唐寅亦不免俗,对于花有深刻的热爱。在《题画二十四首》中,唐寅多处写到了花,其一“为赏临溪好杏花”[2]15,其十四“磐口山茶绿萼梅”[2]16,其十五“满坞桃花一醉人”[2]16,其二十“看花拼逐纷纷蝶”[2]16,其二十二“桃花浪暖锦层层”[2]16,其二十三“亦有疏梅唤客看”[2]16,都是有关花的内容,无不是花朵初放,满载生机。在《题画二十四首》这些有关花的描写中涉及花的种类众多,有杏花、梅花、桃花,花朵娇嫩艳丽,在不同的季节中展现出了不同的风姿。

其次,唐寅在《题画二十四首》中擅长塑造寂静萧条的景物形象。平常的事物在唐寅的笔下经常笼罩上一层哀伤忧愁的气质。就好像唐寅常写到的“雨”——每逢下雨,天色阴沉而路面又湿滑难行,总让人心觉困顿。整个世界因为雨幕而变得模糊不清,让人增添了一种飘零迷离之感,这无疑暗合了唐寅此时感觉前路茫茫无所归依的迷茫心境,其三“满蓑风雨独归舟”[2]15,其九“灯火荒鸡细雨中”[2]15表现的正是这种孤寂迷茫的情境。空阔无人的世界原本就寂寥荒芜,而“雨”作为前行的阻碍,作为唐寅生活中遭遇的磨难,加深了这种孤独无依的悲戚。

最后,唐寅在诗中还喜欢使用动物意向。唐寅善于以特殊的动物形态表现自身的情感波澜,如其四“日有群鸥伴苦吟”[2]15和其九“酒旗瘦马行人路”[2]15中“群鸥”和“瘦马”的形象,都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孤苦无依。这些动物的描写常常具有拟人化的特征,意图是借由动物的形象以表现人的情感,虽看上去是在写动物,但事实上“伴苦吟”和“行人路”却让人已经分不清楚是鸥鸟在苦吟还是诗人在苦吟,是瘦马在行路还是诗人在行路。又或者也无谓分得那样清楚,无论是群鸥还是瘦马还是诗人,都是同样的悲苦姿态。

3.2 多样的手法运用

唐寅作为一名出色的画家,作画时精于构图,在作诗时巧于设计,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题画二十四首》中多种技巧的使用使诗歌在意境的营造和情绪的表达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唐寅喜欢在诗作中使用叠词。比如其三中的“芦苇萧萧野渚秋”“处处风波处处愁”[2]15,其五中的“布衣衲衲发星星”[2]15,其十二中的“自跨青驴得得来”[2]16,其十七中的“班荆相对语劳劳”[2]16,其二十一中的“犬吠嘹嘹惊夜梦”[2]16,其二十二中的“桃花浪暖锦层层”[2]16,其二十四中的“柴门深掩雪洋洋”[2]16,都通过叠词的使用使得诗歌更为形象生动。《题画二十四首》中使用的叠词,一些是拟声词,而另一些则是描写状态的词语。这些叠词的使用一方面让诗句读起来更具有声韵美,另一方面则增添了诗作的趣味性。这些叠词的使用,不管是模拟声音还是描述状态都十分形象,可见唐寅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细节的关注和留心。

唐寅在诗中重视典故的使用。其二中“肯逐朱门褦襶流”[2]16一句化用杜甫《自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3]2265一句。其十二中“自跨青驴得得来”[2]16暗指道家八仙之一的张果老。而其十三中“端阳竞渡楚江湄”[2]16则借竞泛龙舟指代端午,以楚江暗指汨罗江,此句意在怀想屈原。其二十二中“恐有李玉鳞甲变”[2]16一句用到鲤鱼跃龙门变成龙的神话典故。唐寅在《题画二十四首》中对典故的运用一方面有助于在有限的篇幅中用简练的字句表现出更为丰富的意涵,另一方面有助于用诗句更为隐晦地表达出自身的思想和情感。

唐寅善于将自然景物和风土人情结合在一起。唐寅《题画二十四首》中经常将人文活动的描写穿插在自然景观的描写中,重视动景与静景的结合,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的结合,在独具匠心的景物组合中营造独特的意蕴。如其一中“邻翁陪坐自捞虾”[2]15,其十中“邻翁挈盒乘清早”[2]15,其十三中“纨裤分曹唱健词”[2]16,其十五中“满坞桃花一醉人”[2]16,其十七中“瓦盆儿女共村醪”[2]16,其二十二中“勤尔渔郎莫下罨”[2]16,这些诗句对各种阶层、各个年龄段、各种职业的人都有相应的描写,对每种景物、每类人的描写都十分精到。唐寅在诗中准确得表现出了不同身份人物的不同特征,又将人物放在相应的自然环境中使之表现出不同的韵味。

3.3 精简的语言表达

《题画二十四首》在语言表达上表现出了唐寅突出的个人特色。唐寅作为一位出色的诗人,表现出的是对诗歌传统的承袭和突破,在语言塑造上,简省干净,关注细节,用词精妙而准确。在诗歌的创作中用简单的语句、词汇清晰地表达内心的思想,对于景物的描写、形象的塑造达到生动的表现。

唐寅对传统的突破首先表现在用浅近通俗的语言书写题画诗。不可否认诗歌在语言上追求浅近早在唐代白居易时已初见端倪。但由于书画自古便被视作高雅的艺术,而题画诗作为写在画卷上的诗作更应符合雅致的要求。题画诗在唐寅以前一直保留着对雅致风格的追求,而唐寅的题画之作无疑打破了这种对古雅的执着,他的题画诗语言浅近而昌达,但并不流于低俗,反而比传统的题画诗多了一些天真的趣味。

唐寅语言表达的另一个特点是畅达。唐寅仕途失意,以至于后来走上了卖画为生的道路,这种远离官场,回归市井和田园的生活,使得他的语言风格由最初的靡丽转而显露出浅俗且近于生活的面貌。唐寅《题画二十四首》写景时笔调轻快明丽,抒情时则见其胸中垒块蓬勃之气。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有言:“伯虎诗少喜秾丽,学初唐,长好刘白,多凄怨之词,晚益自放,不计工拙,兴寄烂漫,时复斐然。”[4]297而《题画二十四首》作于其中年遭祸之后。唐寅虽然因为有感于自身遭遇而多有凄怨之词,但对自然风光之美的表现依旧句句传神,充满巧思。

同为江南四大才子的祝允明曾评价唐寅的诗歌:“务达情性而语终璀璨,佳者多与古合。”[5]76而唐寅自己评价自己的诗歌创作主张时则有言:“言寡则可信,清真则可亲。”结合唐寅《题画二十四首》可见其评价是不失公允的,唐寅的诗歌确是情感真挚而不失古韵。唐寅善于诗歌语言的塑造,但这种有心的塑造并不会显得过度雕琢,故而唐寅的诗歌在语句精丽的同时亦能做到近于人情。

4 《题画二十四首》的情感抒发

画作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展现。题画诗,对于画家的创作意图起到了揭示作用,使看画之人对于画中包含的内在感情有更为顺畅的理解。题画诗有时候是题自己的画,有时候则是为他人的画作而题,但不管是因为何种缘由,所代表的都是作诗人对于画作的理解,必然受到自身经历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唐寅所作《题画二十四首》除了与画作相互配合的画境表现外,在诗人的情感表现上也表现出了突出的个人特点。

4.1 表达作者经历仕途困顿的悲慨与愤懑

表达仕途困顿的悲慨与愤懑是唐寅《题画二十四首》中的重要内容。唐寅虽然才华过人,但是他的一生可谓坎坷,少年得志曾让他经历过一段鲜衣怒马的肆意岁月,但在30岁时唐寅因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此后人生跌至谷底,而后又经历了妻子改嫁,连续遭遇了仕途重创和家庭变故,使唐寅心灰意冷。对于自己的遭际,唐寅在《与文征明书》中便有言“僮仆据案,夫妻反目,旧有狞狗,当户而噬”,说明自己遭遇亲近之人背叛的惨境。唐寅对于现实的绝望很大程度上都源自于对人心的绝望。此后的岁月唐寅游历名山大川,寄情书画,又最终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这样的日子看似逍遥,然而山水之美却未能够使唐寅忘情。周遭种种始终是他心中的隐痛,以至于在表现景色优美的同时常常难掩内心悲慨,而使得眼前山水美景都染上了层层叠叠的愁绪。《题画二十四首》作于唐寅30岁造变之后,其中多首诗表现了他游赏山水时的愁肠百结。例如其二:“松阴满地凝空翠,肯逐朱门褦襶流。”[2]15这句诗写的是无人赏识的痛苦和郁闷。松树的树荫浓重可以铺满地面,便可想知松树树冠必然十分茂密,但是即便是这样茂盛壮美的树木依旧没有人赏识,只能空自凝翠,浪费了那满树的碧绿。如此美景却被辜负,很是可惜,然而这样的状况无法避免,除非能够巴结讨好得到权贵的提携。朱门,以朱红的大门代指官府显贵之家,而褦襶是宽大的衣袍,此处暗指官员宽大的官袍,追逐朱门褦襶就是讨好权贵之流。唐寅看到了官场的真实,如果得不到权贵的支持,即使满腹才华也终是无用。

4.2 表达作者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挣扎

除了对于己身命运遭遇的悲慨和不平之外,唐寅《题画二十四首》中还有一些作品表达了面对岁月流逝,世事多变难以掌控的无奈之感。唐寅经历了年少时的得意后又遭逢中年的失落,人生方才过半,然而人情冷暖却似乎已经看尽,前半生的周折已经让唐寅产生了许些厌弃之感。美好总是短暂的,而痛苦则让人感到时间异常漫长难熬。因此,在唐寅看来,自己已经为了追逐仕途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也在命运的痛苦中挣扎了太久,岁月蹉跎,却最终一无所得,让唐寅变得格外狼狈。在经历了这些之后,山水世界的无限美好激发了唐寅对于自我人生的悔过和感慨。感慨时光变迁,自然山水始终如旧,数年不曾改变,而自身年华却已然逝去,追逐一生,却除过尘土满身外,一无所得。因而,唐寅《题画二十四首》中的一些作品表现出了这种命运无法改变的沧桑和无奈,同时还交杂有长期追逐仕途在命运中无尽挣扎的疲惫,为诗作增加了沉重之感。例如其九:“奔走十年才歇脚,偶看画景忽消魂。”[2]15这句中也提到了“十年”,对于十年所代表的漫长岁月,唐寅用“奔走”形容。奔走,是慌乱快速、匆忙行走的姿态。这里代指唐寅自己长时间匆忙慌乱的生活状态,奔走十年而不是生活,说明这段岁月度过的草率和匆忙,没有享受,没有品味,只是白白荒废了岁月。以至于时至今日,年华老去,方才有空闲,停下脚步去看自己曾经的生活只有疲惫,只有对功名的追逐,却没有真正的收获。此处诗人偶尔看曾经画下的景色,似是回想经历的种种,进而对往昔的自己有了更多深刻的反思。

4.3 表达作者纵情山水田园的闲适与旷达

《题画二十四首》作为题画之作,诗中最多的是对自然景致的描写。山水之美醉人,一方面美好的景色总是让唐寅疼痛而疲惫的内心得到了适时的安抚,而另一方面美景激发了唐寅的诗兴,唐寅通过题画诗中的山水画境描写表达了对于山水之美的热爱和游赏中的惬意。唐寅作为一位出色的画家,对于美好的事物有着敏感的触觉和天然的感受力。在遭逢变故之前唐寅刻苦躬读,为了科举仕进而兢兢业业,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读书获取功名上。而在仕途的无望之后,唐寅不再执着于官场,在中年被黜仕途无望之后,唐寅全然远离了官场,在山水自然中找到了新的寄托,开阔了眼界,也开阔了心境。在漫游岁月之中,唐寅享受着波折的命运中难得的闲暇和偶然的平静。在亲身经历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生活之后,唐寅笔下的农家和乡村都再不平庸,展现着温柔恬淡而又生气盎然的样貌。不难看出,唐寅对于田园岁月真心地热爱和珍惜。因此,在《题画二十四首》中还有一部分描写田园生活表达闲适之情的作品。例如其一:“山佃驮柴出换酒,邻翁陪坐自捞虾。”[2]15这句中写的是田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山佃即是农夫,农夫驼着沉重的柴火出门换酒,看似是写普通的农户,但实际上细细品味就不难发现,如果是普通的农夫忙着养家活口,又如何会用辛苦打来的柴火换酒。从不畏辛苦背着柴火只为换取酒喝可以看出,这位山佃必然是十分懂得享受的嗜酒之人,故而这位山佃应并非真正的山野农夫,很可能是唐寅因为自己久居山林而自谦为山佃。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农村生活是粗鄙无趣,但在唐寅笔下,山佃的生活也可以是丰富而充实的,与邻家的老翁相伴闲坐捞虾,何尝不是人生的另一种乐事。

5 《题画二十四首》的文化解读

唐寅《题画二十四首》之作一方面反映明代题画诗共性的艺术特点,另一方面反映唐寅个性的创作习惯;既有属于明代诗坛在文化大背景下共同的审美取向,也表现着唐寅在个人经历引导下所作选择。通过分析《题画二十四首》可知,唐寅诗歌创作特点的形成是社会历史条件和唐寅个人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

5.1 唐寅身处的时代背景

唐寅诗歌创作特点的形成首先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在作为个体诗人之前,唐寅首先是明代诗歌创作群体中的一员。唐寅的创作基础来源于这个时代,开始于对时代风气的追逐,对前人创作的学习,直到在学习和模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辨别拣选的能力,最终成为独当一面的诗人。

唐寅所在的苏州,在明朝时是全国的文化活动中心。一方面,苏州气候适宜,经济发达,聚集了来自各地的文人墨客。物质的富足让人们更加重视精神的享受,因此文化艺术在这样的土壤中快速发展,在此期间出现了很多如唐寅这般诗画皆善的多才之士。诗画合流的艺术形式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而流行,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另一方面,明代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文明的进步。文艺作品已不再为高层阶级所垄断,其内容不再局限于表现上层阶级的审美价值,而更多的关注到市民的生活。这些市民和商人的形象在明代的文学作品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诗歌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也表现出了对世俗趣味的关注,关注到普通人平凡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同时又以更为浅近的文字表达出来,因而表现出了让更多人能感受到的感情真挚感人的特质。唐寅题画诗的创作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一潮流的影响,在诗歌的写作中不仅展现了古雅的一面,同时他又摒除了明代台阁浮靡风气的影响,在远离朝堂平凡的社会生活中发掘出了真实的美好,更在与诗画同好的交往中,提高了自身诗画创作的能力。

5.2 唐寅经历的人生起落

唐寅诗歌创作特点的形成受到了自身经历的影响。诗歌在艺术风貌、情感表现等方面显示的特点是诗人的身份经历和知识背景的反映,唐寅个人经历的变化,个人阅历的积累,推动了其诗歌创作特点的变化。

唐寅的生命中曾有过一段光明灿烂、充满壮志的岁月。唐寅出身于商贾之家,但是其父从小寄望于唐寅一举中第而光耀家门[1]2。而唐寅也确实才智过人,又用功非常,16岁考中秀才头名,可谓少年得志。而29岁时,唐寅的才华受到主考官梁储和程敏政的赏识,仕途的顺遂看起来触手可得,似乎所有的痛苦已经过去,而将要迎来光明的未来。从小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唐寅对于仕途官场有着诸多美好的期待和遐想。唐寅内心充满喜悦,以至于在这一时期的题画诗中都充满了积极昂扬的情感以及对于仕途诸多的向往和期待。他在《题画》中写到:“一朝欣得意,联步上京华。”[2]6这首作于得志之时的题画诗有《题画二十四首》中所不见的朝气蓬勃和壮志万千。

但是唐寅的命运在中年时出现了波折。在24岁那年,唐寅的父母、小妹接连过世,使得唐寅看到了死亡的可怕,深切地体会到了命运的无常多变。很长的一段时间唐寅都因此而意志消沉,充满孤苦无依之感。虽然经过好友的鼓励,受到山水美景的抚慰,唐寅后来逐渐摆脱了消极痛苦的状态,但是这种对于死亡的本能恐惧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改变了他对人生的看法,促使他及时行乐观念的形成。而30岁这年的会试中,唐寅无心中代答考题被同乡都穆举报,最终被捕入狱,更是让唐寅看到了官场的黑暗,看尽了现实的丑恶,而对官场失去了信心。被贬黜归家后更是让唐寅看到了人情的冷暖,经历了妻子、亲友的背叛,让他感怀自己的处境悲戚,家门衰落,而自己“衣履之外,靡有长物”[6]236。此后开始了长期的远游,在自然风光中陶冶情操。虽然自然之美可以治疗心伤,但是并不能够全然抚平已经留下的伤疤,他对自己的经历依旧难以释怀,以至于在此期的诗中时有郁愤不平之感。在这个时期所作的《题画二十四首》中已不见了当初题画诗中的昂扬意气,而充满了久经沧桑的颓唐。对于自然景物表现出的也是更为复杂的体认和理解,如“莫嫌此地风波恶,处处风波处处愁”[2]15,“空山寂寞人声绝,狼虎中间读道经”[2]15,已然多了许多在险恶环境中的不安之感。唐寅一生渴慕功名,南昌最终失落被弃。天生敏感多情,却偏偏情路坎坷。欲求放荡不羁,却无法完全不顾世俗。过往遭际带给唐寅太多伤害,因此他唯有在山水之中求取安慰。而人生历经的起落,使他在情感上表现出强烈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5 结 语

综上所述,时至明代,在整体安定的生活环境和逐渐发展的城市文明下产生了一大批兼擅诗画的文人,大量的创作促进了题画诗这一文体的发展。唐寅《题画二十四首》创作于这一背景下,是适时而作。《题画二十四首》充分展现出了唐寅画家与诗人这一双重身份的特点,唐寅在这组题画诗中以文字为画笔,在诗中勾勒了独特的画境。将自己的经历融入诗句,表现了真挚感人的诗情。在《题画二十四首》中“画中之景”和“诗中之情”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成了最深刻的画、最生动的诗。唐寅《题画二十四首》不满足于对画面的单纯描摹,更在景色的描写中融入了自己内心的悲喜,赋予诗、画以灵魂,使之获得了深邃悠远的意蕴。总之,唐寅对艺术技巧和情感表现的探索,对题画诗的进一步成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陈伉,曹惠明.唐伯虎诗文书画全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2

[2]唐寅.唐伯虎全集:卷三[M].成都:巴蜀书社,1995

[3]彭定求,沈三曾.全唐诗:第七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2265

[4]钱谦益.唐解元寅.列朝诗集小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297

[5]冯其庸.历代文选[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76

[6]祝允明.怀星堂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12:236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8.017

I206.2

A

1673-2006(2017)08-0067-06

2017-04-15

汪晓雪(1991-),女,江苏金坛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责任编辑刘小阳)

猜你喜欢

题画唐寅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元代民族诗人题画诗刍议
《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直抒胸臆,寄情于画
沈周&唐寅:佛系老师与跳脱徒弟
如何鉴赏题画诗——以2019年高考试卷中的陈与义诗三首为例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别出心裁 自成一格——唐寅《灌木丛筱图》赏析
浅谈题款在中国画中的应用
唐寅书画艺术问题浅说(之四)
《明 徐枋题画诗》
沈鹏《题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