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利用文物资源发展五华旅游业的思考
2017-04-14翁照全
翁照全
关于利用文物资源发展五华旅游业的思考
翁照全
五华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旅游业差。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文物资源丰富、文物较集中有地方特色、交通方便是五华发展旅游业的三大优势。五华应该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充实文物景点的文化内涵和培养高素质的讲解员,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文物资源 利用 旅游业 发展 优势
人类文明的延续需要载体,文物即是载体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对文物工作作出批示,他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五华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要与时俱进,抓住发展旅游事业的大好契机,积极利用丰富的文物资源,发展五华旅游业,推动五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上新台阶。
一、五华利用文物资源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一)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可借旅游业发挥其作用
五华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据五华县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考证,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劳作生息。秦汉时期,南越国王赵佗,曾在五华山下筑长乐台(狮雄山建筑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狮雄山建筑遗址
唐代时期,先民已在华城董源陶坑里烧制日用陶器;宋元时期,客家先民不断迁入,人丁日旺,生产益升;明清时期,制瓷业日益兴旺,具有一定规模,建筑工艺和石雕艺术大放光彩,明代华城“长乐学宫、狮雄山塔、董源桥”,双华“英烈庙”,清代棉洋“喜雨宫”……。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长乐学宫
科举制度,人才出众,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李威光赴京会试名列榜首会元,殿试钦点为武科状元及第,是广东历史六名武状元之一,梅州唯一的状元,其故居位于华城镇黄埔村。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威光故居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烽火征程,英雄造就,1925年3月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等率部东征,讨伐祸国殃民的逆贼陈炯明,攻下五华县城后,东征军政治部设在位于华城镇十字街的宗圣祠内,1926年起五华县农民协会曾设于此。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征军政治部旧址(宗圣祠)
民国著名足球运动员李惠堂,曾多次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赛事,扬中华民族之威,1927年被誉为亚洲球王,1976年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名居首位,2002年被国家体育部认可为体育界百员英豪之一,是梅州八贤之一,其故居位于横陂镇老楼村。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惠堂旧居(联庆楼)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古大存,是粤东地区早期的农民运动领导人,曾历任中共党和军队有关领导职务,为革命奋斗终身,11位亲人为革命先后献出宝贵生命,一门忠烈报国酬,其故居位于梅林镇优河村。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大存故居
据五华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认定,目前全县辖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09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0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未列级不可移动文物223处。乡间还蕴藏着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民居、革命旧址,2005年文物补查的数据统计中,五华现存较完整的古建筑民居、革命旧址2700多座。
这些依托在古建筑的文化遗产、革命遗址尚存,名人的感人事迹宛在。文物资源与旅游的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十分密切的关系,旅游业离不开文物资源,文物资源借旅游业发挥其作用,流传其历史,传播其信息;文物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而旅游业的发展,又加强和促进了全社会对文物资源的关注和保护。
(二)文物较集中、保留完整,具有地方特色,便于利用开发
北片华城镇不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狮雄山建筑遗址、长乐学宫、狮雄山塔、李威光故居”共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征军政治部旧址(宗圣祠)、戴氏祖祠(桂圆围)”共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董源桥、凤凰台摩崖石刻、新民楼、上新屋、城皇庙”共5处,还有未列级的不可移动文物共23处,状元故里占地面积在六千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四千平方米左右的古建筑大型民居10多座。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狮雄山塔
中片横陂镇不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惠堂旧居(联庆楼)”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魏大斌故居(都督府)”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新月桥、李南馨墓、儒林第、魏言兴墓、健德楼、弹亭、李法宠公祠、李大超故居(光华楼)”共8处,还有未列级的不可移动文物共14处。
南片梅林镇不仅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大存故居”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华县农民自卫军训练旧址、中共五华县委旧址、碗窑坪窑址”共3处,还有未列级的不可移动文物共9处。
这些文物资源不但较为集中,而且保留完整,具有地方特色。工艺精湛、风格独特的典型古建筑、名人故居、革命旧址、大型民居是旅游者寻觅书香、找古探幽、感受乡情的好去处。据文物专家介绍,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现在只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旦开发,潜力巨大。
(三)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华历来是岭南西、南、北通向梅州各地的咽喉之地,是古老岭南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交汇点,是中国革命粤东地区农民运动的红色摇篮。五华位于梅州西大门,是梅州区域通往珠三角地区的主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称“梅州之屏障、珠三角之咽喉”。改革开放让五华焕发了勃勃生机,从一个欠发达县一跃成为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繁荣、初具现代规模的城市。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国道、铁路、高速公路网的建成,五华交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五华将成为梅州西部商业活动的集散地、交通运输的枢纽,海内外旅游者畅游、休闲、吸氧的新热点,而且旅游业将成为五华产业结构的新优势。
二、利用文物资源发展五华旅游业
(一)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由于岁月的沧桑、风雨的侵蚀及人为破坏,这些文物古迹虽然保存下来,但大多已破损不堪,要利用它们为现代社会服务,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先对它们进行有效保护。
文物保护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文物的维修要遵循“修旧如旧、保留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的原则,这样才能保护好文物的原始风貌。否则,变成“建设性破坏”或“破坏性建设”,使其“焕然一新”,就会失去原有的价值。对文物资源的保护,不但要保护文物主体,而且要对其周围环境进行保护,这些在现代化建设中尤为重要。
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保护是为了利用,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合理利用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主要是指在肯定文物所拥有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文物深层次内涵,发挥其教育、借鉴和科学研究的作用。
利用文物资源的优势,发展旅游事业,然后反哺整个文物保护工作,实现“保护、利用、再保护”的良性循环,是近几年文物主管部门拓宽思路、积极探索的目标。在有效保护的条件下,大胆探索合理利用的各种形式,各级政府应直接参与指导,从实践中开拓更加广阔的合理利用途径。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利用文物资源来发展旅游事业,促进五华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充实文物景点的文化内涵
文物工作属上层建筑范畴,肩负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任;而旅游业属经济基础范畴,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重任。文物,特别是历史文物,毕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不同时代的文物会留下不同时代的烙印,要利用它来为社会主义服务,颂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开发“狮雄山建筑遗址”“长乐学宫”“狮雄山塔”“李威光故居”“李惠堂旧居(联庆楼)”“古大存故居”等作为旅游景点时,应该重点发掘建筑物的精髓,突出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风格和沉积的文化内涵、发挥其教育、借鉴和科学研究作用。另外,还要充实文物景点的文化内涵。根据五华古老文化之乡、足球之乡、石匠之乡、华侨之乡、革命之乡,以及木偶、采茶、竹马之乡的特点配套建设民俗或近代史博物馆,陈列五华历史沿革过程的文化、习俗和风情,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为广大海外华侨及他乡游子提供一个了解家乡、寄托桑梓之情的场所,激发他们为家乡作贡献的热情,恢复山歌、木偶、采茶、竹马做戏习俗,让“木偶、采茶、竹马”这三颗“红豆”在五华民间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使民俗博物馆或近代史博物馆在梅州西部山歌、木偶、采茶、竹马舞韵的缭绕中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只有充实了文物景点的文化内涵,才能提高景点旅游的品位,增加旅游容量,增强社会教育功能。
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们的文化需要,其“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无不渗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物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整治好文物的环境、建设好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以促进景点品位的升级,拓展出旅游和文化活动结合的新空间,促古老的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增强服务意识,培养高素质的讲解队伍
文物资源是凝固的历史、静止的画卷,而且各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要准确地了解其内容和特点,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讲解员活灵活现、趣味生动的讲解,方能增进文物展品与旅游者之间的交流,使旅游者身临其境,收到最佳效果。讲解员在讲解接待中起的是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好的讲解员,要有渊博的知识。历史知识、文物中的故事游人未必全知,然而一经讲解,往往使游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好的讲解员,要有很好的语言运用技巧,方能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旅游者的心田,潜移默化地起到教育作用;好的讲解员,要有高度的工作热情,方能感染震撼观众。
讲解是一项综合艺术,需要体力与智力、知识与艺术的结合,是口才与交际、机智与严谨的融汇,讲解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的旅游接待水平。所以,要发展五华的文物旅游,一定要加强文物单位的服务意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讲解员队伍,提高讲解接待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保护文物资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物资源的保护是为了利用,合理利用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保护。利用文物资源发展五华旅游业,实际上就是保护文物资源。根据五华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旅游业差的实际,十分有必要利用文物资源发展旅游业。一要抓住当今发展旅游业的大好契机,各级政府应积极利用丰富的文物资源,实行宏观调控,重点开发代表五华的特色精品,做好利用文物资源发展旅游业的总体规划和分期实施方案。二要积极努力创造条件,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积极引进企业家投资开发。争取早日实现利用文物资源发展旅游业,推动五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上新台阶。
[1]习近平.对文物工作作出批示语[J].南方,2016:57.
[2]吴伟鹏.试谈文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大众文艺,2016.
2016-9-13
翁照全,男,广东五华人,任职于五华县狮雄山秦汉遗址管理处,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