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让孩子写好日记
2017-04-14胡玲
胡玲
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已经成为小学生的一种普遍现象。怎样让孩子喜欢上作文,把作文当做是生活中的一种需求?笔者认为,日记就是最好的方式。林语堂说,教小学生作文,只须教日记。
我们班从四年级寒假过后开始每天写日记,已经坚持了一个学期,成效初步顯现:一部分孩子已经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不再把写日记视为畏途。有些孩子甚至一早到校就乐颠颠地跑进办公室,“老师,你给批一下我的日记呗!”如果得到的答复是“老师现在很忙,等一会儿好吗?”他们一定会撅起小嘴。如果你答应了,拿出一支红笔圈圈画画,他们会紧盯着你的表情,密切观察你的神情,看到你笑了,他也释然了,仿佛得到了一个极大的奖赏。
现在,孩子们的习作更多地有了自己的真实情感,语言鲜活了,生动了,选材也富有了生活气息,不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面。如何指导孩子写日记?我的体会是,以下“四招”一定要学会:
第一招:降低门槛,不设要求
为了鼓励孩子动笔写起来,我从不规定日记的字数,长短不限,写法不限,只要写真事,抒真情即可。日记的内容尽情发挥,写景,记事,抒情,状物,读后感等等都可以。刚开始孩子确实很烦恼,每天都在问:老师,今天日记写什么?于是放学前,我都要组织大家讨论一下,今天的日记有哪些素材可以写?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有了写作内容。坚持一段时间后基本就不用再讨论了。观察生活,用日记来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自觉。有的孩子得到了一个布娃娃,爸爸出差归来这样的小事,也能写上一段具体生动的文字。自然流畅,有真情实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日记也越写越多,少则三五行,多则好几百字。一学期结束,有的孩子用完了两三本练习本,这学期他们全都换上了漂亮的日记本。
日记,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隐私,有的孩子不愿日记内容传播,做老师的一定要尊重孩子。当孩子在日记里向你倾诉烦恼,表达心声,我一定是真诚地与他们交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朋友。这样,孩子们才会在日记里对你敞开心扉,“师道尊严”千万要不得。
现在批改日记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享受,读着孩子们的日记,仿佛身边就站着一群群孩子,他们七嘴八舌,叽叽呱呱,讲个不停,好不热闹!日记让我和孩子们的心贴得更紧了。
第二招:精简作业,多读多写
现在学生的学业负担不轻,语文、数学、英语,门门都有作业,作业量大势必影响孩子写日记的时间及质量。减负增效,首先从语文开始。通常我们班的家庭作业只有三项:读书、写日记、积累背诵。作业量减少了,自然有时间写日记了,而且越写越有兴趣。
除了日记,每周我还会用一节课时间把孩子带进图书馆读书。坐在学校宽敞明亮的图书馆里,手捧一本心爱的书慢慢地、细细地阅读,这是多美的画面!这一刻,时间仿佛停止,你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阅读是积累吸收,日记是倾吐表达,吸收的多了,表达自然也就流畅、生动了。
第三招:多种形式,体验成功
既然写了,当然要批改,要反馈。我从不精批细改,只是用大量的红色波浪线画出优美语段,有的孩子的日记远看就是一片红色的海洋!我也绝不吝啬赞美之词:“好有趣!你太幽默了!”“ 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写得太棒了!”“你简直就是一个小作家啊”
每星期我都要用一节课来点评日记,请一些写得好的孩子上台来大声朗读。(当然,如果涉及到隐私,他们不愿意读也没关系)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的故事,孩子们别提多感兴趣了,他们听得可认真了!现在,每周的点评课已经成了孩子们最为期盼的时刻。
不仅如此,批改时我还会在优秀日记的后面打上一颗星,两颗星以示表扬,最多的会打上四颗甚至五颗星。孩子们的日记我经常放在班级群里晒一晒,其他孩子看到了,自然会学习效仿,这就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势头。题材新颖的,有进步的我还写上一行字——“打成电子稿!”这些日记一部分粘贴在校园网站上,一部分向报刊、杂志投稿。孩子们的习作变成了铅字,印在了报纸、杂志上,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激动的吗?
暑假里我布置了一项作业:整理日记,用打印或者手写的形式编成一本书。结果假期结束很多孩子交上了自己的“作品集”,有题目,有序言,有目录,有正文,有美化,俨然就是一本本“专著”!自己的文字变成了书,谁会不高兴呢?
第四招:师生同写,其乐无穷
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写日记,教师如果不写当然也就没有说服力。 “其身正,不令而从。”每天下班回来,不管多苦多累,我都要写上一篇日记。当然,我写的是教学日记。我在日记里如实记录课堂上发生的一切,没有添油加醋,没有抒情议论,平实的文字娓娓道来。写好后我会及时发布在我的QQ空间里,任人评说。虽然我的文字还不够成熟老练,也不够生动厚重,但是因为真实,因为坚持,我赢得了孩子们的尊重和信任!有的孩子说,每天早晨起来读一读我写的日记已经成了习惯(有时候发布时间过晚),有的迫不及待地要找找老师的日记里有没有自己的名字。读日记,成为了一种期待。
当我们的孩子都爱上了写日记,把写日记当做了一种习惯,一种自由表达、倾吐心声的工具,写作文还会是一件让孩子头疼不已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