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细读的小学古典诗词教学策略
2017-04-14吴春明
吴春明
古典诗词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史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是中华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的集中体现。小学阶段强化古典诗词的教学,能够有效地促发学生在拓展视野、陶冶情操的基础上,感受汉语独有的魅力和韵味,提升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运用能力。
一、三位一体:强化诗歌教学的备课艺术
教学是一门千锤百炼的艺术,这就需要教师强化备课流程,凸显备课的有效性。而古典诗词其历史久远,特有的语言习惯、深远的诗歌意境都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悉心体悟才能终有所得。因此,强化诗歌教学的备课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1.教师本位:熨帖修养底色
教育心理学研究曾经得出过这样的结论: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决定了学生对这位教师所教学科的态度,教师的人格魅力越大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心理质态也就越好。这里的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学生都希望教师学富五车,无所不知。因此,教师的文化修养对于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到每次教学的成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其文化修养的习得绝对不能仅仅评价一本语文书和所谓的“教参”。语文教师要广泛涉猎大量文学名著,从文学经典中汲取语言养料和人文情愫,提升自身对教材的解读认知能力。另外,教材中的课文涉及面较广,除了文学之外还有众多关于美术、音乐、书法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成为多面手,在文学作为主攻研究方向的同时更要将关注方面朝着各个领域伸展,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不管涉及哪个领域,教师都能游刃有余地进行引导面对。鉴于此,语文教师要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在不断地学习积累中夯实自身的文化修养,从而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2.学生本位:考量学习起点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备课过程缺失了备学生的环节,所有的流程设计将如空中楼阁流于形式。教师对于文本的阅读理解代替不了学生自身的理解,更不能以教师能力所能企及的高度来度量学生。否则,课堂教学起点的衡定将成为一句空话。诗歌作为语言炼字的经典文学体裁,其意境的深远、语言的凝练,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理解维度和深度。备学生,就要求教师要能站在学生与诗歌理解的契合点上为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探寻路径;备学生,就要求教师要准确判断学生在解读诗歌上存在的难点和认知落差点,从而在教学中凸显重点。
3.教材本位:注重教材开掘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诗歌的教学应该聚焦于对诗歌情感元素、审美元素以及语言元素的开掘,使得学生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直观思维、理性思维、促进其思维品质广博性、深刻性、创造性的提升。
诗歌较之其他文本相比,更加凸显了作品的抒情格调。因此,诗歌教学从诗歌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入手,从诗歌语言的对称、和谐以及起承转合的运用效果引领学生尝试对诗歌语言的赏析。
二、关注三“美”:鉴定诗歌体验基础
1.关注诗歌语言的形象美
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练,具有极强的形象性、概括性和跳跃性,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与解释,让学生真正理解诗歌大意,从而为诗歌意境的体验奠定基础。
例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白雨跳珠乱入船”写出了夏雨的调皮可爱,尤其是“跳”“乱”字简洁而灵动。教师则通过视频展示“白雨”滴落在船头、水面、树梢等画面进行修饰,通过视频形象直观地展示,加之教师语言的渲染衬托,学生不仅理解的诗句的整体意识,更对诗句所形成的整体画面有了触摸与感知,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之感。
2.关注诗歌语言的音律美
诗歌语言不仅在内容上简洁凝练,在形式上整齐划一,在音律上更是抑扬顿挫,朗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的诗歌语言铿锵有力,读来令人心潮澎湃;有的诗歌语言舒缓沉静,令人赏心悦耳。教学诗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诗歌语言的音韵之美,通过诗歌特有音韵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蕴藏在语言之中的情感元素,从而为诗歌意境的感知开辟另一条有效渠道。
戴建荣老师运用诵读诗歌音韵进行诗歌教学的高手,他在执教李白的《靜夜思》时,通过对诗歌节奏停顿、声调的起伏、声音的长短变化等策略将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意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音韵之美得到充分地展示。
3.关注诗歌语言的人性美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诗人创作诗歌就是源自于对人世界各种情怀地抒发和表达,教学中如果不能引领学生对于诗歌情感的体验就无法真正吸收对诗歌意境和情趣实现有效地体验。因此,诗歌教学不仅要做到有感情,更要做到情感深厚,只有这样才以情激情,激发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进而收到情感的熏陶和浸润。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枫桥夜泊》这首诗时,就紧扣一个“愁”字,通过对诗歌中景物“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等景物的感受,以及诗人在诗歌中透射出来的“对愁眠”的心境状态,让学生感受诗人生命的博大情怀。整节课的教学将学生浸润在浓郁的诗情之中,让学生形成了情感的共振。
三、补充资料:引领学生真正感知
情境是作者主观层面与现实生活的场景彼此交融之后使得参与其中的主体想象和体验的空间。教学情境的设置得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益,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诗人的情感才能真正走进诗歌的意境。不同的诗歌蕴藏着不同的意境风格,这些诗歌意境有的雄浑、壮奇,有的已经淡雅清新。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诗人以及其作品的整体风格,尤其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引领学生借助这些外来的资料介绍把握当时的情境,从而产生真实有效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江雪》一诗时,作者通过“万径”“踪灭”“千山”“鸟绝”“孤舟蓑笠”“寒江雪”等意象营造了孤寂清冷的境界,将诗人自身内心世界的悲凉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这种意境的感知停留于物象的感性层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则通过诗人柳宗元的个人简介以及诗歌创作的背景资料,让学生知道由于柳宗元受到朝廷排挤内心苦闷而形成的独特心境。通过这样的感性和理性的双面夹击,学生才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四、紧扣文本: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境况凭借自身的机灵智慧和教学经验对现状作出的应即性的判断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师课前的钻研如何深入,预设多么充分,课堂中总会出现许多教师无法预知的突发状况。尤其是在古典诗词,这种体裁的文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作者的思想意志、语言习惯都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制约。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更容易产生全新的问题和理解上的偏差。教师则需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而迅速地做出调整,从而引领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
例如,在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一文中,学生对诗歌中的“不须归”首先在理解上由于“须”字的理解存在歧义,课堂由此进入了辩论状态。而对诗歌中有没有必要“不须归”,为什么要“不须归”则存在着巨大争议。教师则通过自身的教学机智引领学生从诗歌自身的内容以及张志和的生平资料入手,感受诗歌特有的境界和魅力,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诗歌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诗歌的教学更是一门艺术。诗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更多声情并茂的朗读,少一些繁琐的分析。由于诗歌音韵的和谐之美和情感,诗歌教学就要求教师自身要以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的热情,才能更好地走进诗歌文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