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愁》教学设计

2017-04-14万海全

关键词:船票余光中思乡

万海全

教材分析:《乡愁》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乡土之思,怀亲之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作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学习本诗,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创作小诗,抒发自己心中所思、所感 。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诗深刻的主题,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

2.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能力、品味语言的能力、自学探究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3.深刻理解作者的乡土之思、怀亲之情、及更为深沉的爱国情怀,将感情上升到激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

教学重点:体会意象和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诗中四种意想的体会和把握。

教学过程:课前3分钟播放歌曲《想家的时候》,创设氛围。

一、导入新课

故乡,是每个离家的人都魂牵梦绕的地方,它是起点也是终点,是开始也是结束,离开故乡,有时带着憧憬、梦想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有时带着寂寞惆怅和一份深沉的苍凉去奔波,但不管怎样,家乡总是游子心中最温柔、最留恋的地方.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真正的痛啊!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哪个同学根据你积累的资料,简要的把你所认识的余光中先生介绍给大家。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1928年出生于南京, 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三、指导朗诵

1.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播放课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录音朗读深沉、图文并茂,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了)

2.明确感情基调、语速。(深沉中略带哀伤的,缓慢的)

3.划分诗的节奏。

诗歌是讲究节奏的艺术,节奏是感情的外在体现,“感情动于中而节奏形于外”朗读诗歌必须讲究节奏,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根据课后习题三的提示,边标出节奏边小声朗读(生边小声试读边快速标出朗读节奏,师来回巡视着,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4.诗歌朗诵赛

请同学们自由朗诵3分钟,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朗诵,全班6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最优秀者上台。

每位选手上台自由朗诵,然后由全班同学一起举手表决,一次举手算一票。得票前三名者分别为一二等奖,后三名为优胜奖。

5.全班同学一起朗诵,再一次把握诗歌朗诵技巧,体会诗歌感情。

四、赏析诗歌

1.全诗共四节,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时间顺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现在……

2.每个时间段诗人的忧愁有什么不同?这四节诗之间是什么关系?

层层深入,把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 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3.詩人把思乡之情寄托在那几个具体事物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效果?

小时候——母子分离——邮票

长大后 ——夫妻分别——船票

后来啊——母子分别 ——坟墓

现在——与大陆相隔 ——海峡

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乡愁投射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事物上。

五、艺术特色

1.语句简洁,用语明白但意味深长。

2.化抽象感情为具体形象,感染力强。

3.形式整体,节奏感强。结构精巧,形成了诗歌的形式美和节奏美。

六、拓展,仿句

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除了这些事物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的思乡情绪。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吗?(适当穿插评、表扬)

例: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乡愁是一根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是一碗老醋,每尝一口,都让人心酸。

乡愁是母亲头上的乱发,理也理不清。

乡愁是一湾湛蓝的海洋,望不着边际,看不到底。

乡愁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苦的、涩涩的。

猜你喜欢

船票余光中思乡
红色的船票
静夜思乡情意浓
思乡
火星船票“开售”啦!
不怕找茬
船票预定中
本期主题:思乡
思乡美丽又忧伤
泰坦尼克号生还者船票拍出3300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