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写训练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4-14田玉华
田玉华
【摘 要】
很多小学生的作文都存在内容空洞的情况,围绕主题不知道如何开始,更不能将一件具体的事情完整表达,导致整篇作文就如流水账一般,没有突出作文的中心思想和要表达的重点。扩写训练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其循序渐进的原则能使作文将重点突出,内容更加充盈。因此,本文对扩写训练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对常见的扩写训练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扩写训练 小学作文 教学 应用研究
扩写是在原文主要思想不进行改变的情况下,把短文或是内容的简单篇章以作文形式进行扩写发挥。扩写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原文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将其内容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更加深刻的体现出来。目前,扩写训练已经成为我国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主要部分。
一、扩写训练的基本原则
小学阶段中,教师应当根据年级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扩写训练。低年级阶段的学生主要针对扩词和扩句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写出更加完整、具体的句子。中年级的扩写训练可以以片段、情境为主,培养学生能够写出主体鲜明、完整的段落。高年级学生的扩写训练应当以全文为主,对其中的重点段落进行扩写,使整个作文不仅语句通顺、结构完整,还能突出重点内容思想。
扩写主要是对内容进行篇幅加大,但盲目的在内容中进行增加,或是在原文重点以外增加其他重点是必须注意的问题。所以,扩写中应当不要改变原文的主体结构。在进行扩写训练时,首先对原文内容进行熟悉,掌握内容的主体思想,围绕主体情景来将原文内容进行补充和完整。
二、扩写训练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注重描写心理活动
在扩写训练时,着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使人物性格特点有效突出,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比如学生在写“我第一次洗衣服”时,如果大致内容為打湿衣服,加入洗衣液,用水冲洗这样的形式进行写作。虽然作文将整个洗衣过程进行描写,文章整体较为完整,加上部分动作的描写也算一篇完整的作文。但是如果在内容中加入一些心理的描写,势必会让作文更加鲜活。比如在洗衣服的过程中,体会到做家务的不易,甚至想有中途放弃的想法,但想起自己的父母每天做的何止这一点,上班、做家务,哪件事情又有过中途放弃的时候。想起这些,人物内心有些惭愧,自己怎么能在这么一点小事情上面轻言放弃,故重拾信心,下定决心将衣服洗好,一来实现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二来为父母减轻些许家务量。通过这种人物心理的描述,可以使原文简单的事件描写更加生动,文章整体也能前后呼应。
(二)加强对动作语言的描述
在作文扩写训练中,人物形象是经常出现的对象,不管是人物作文还是记事作文,要对人物行为进行描写,就少不了人物的动作,要使文章内容更加突出,动作的描写应当尽量准确、详细。比如在写有关于“体育课”的作文时,学生在写有关于羽毛球的情景,但内容却较为枯燥,比如张三打了一个过来,李四挡了一个过去,非常精彩。学生要在此基础上,将原文进行升华,主要可以在羽毛球的拍打动作上多加描述。学生可以空余时间对正在打羽毛球的人物动作进行观察,对双方动作上的细节加入到文章中,适当增加一些动词,如“跳、跑、挡”等,来增加打球过程的灵活度。
(三)突出语言在扩写中的作用
在对人物行为进行扩写,要使人物性格特征更加突出,语言是最有效的方法。比如“我的同桌”这种作文中,如果内容中只是将一些常见的事例进行列举,要对同桌善良、热心的人物形象进行描述,会显得单调枯燥。所以,在扩写中多增加一些语言描述,可以使文章中心思想更加突出,比如,“你忘记带直尺了,我借你吧”“下雨了,我可以和你共用一把伞”等这些直接的语言,来重点突出同桌热心善良的人物形象。由此可见,对某个事物进行一番比较贴切的描述,不但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丰富小学生的作文词汇量。
(四)主体内容的重点扩写
在记事作文上,少不了要对事件过程进行描述,只有将过程前后重点准确说明,才能有效充实作文。比如在作文“帮妈妈买礼物”这种作文时,学生要说明母亲节到了,为了感谢妈妈对自己的付出和辛苦,为她选择一个小礼物。学生在从出门到商店,在到选好礼物回家整个过程都是流水账一般的记录,字数也相对较少,文章中没有体会出真正内容意义。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当面指导,让其在过程中增加一些细节描述,比如在选礼物时,左右为难,不知道该选择什么颜色,什么样式的礼物来送给妈妈。此时还能增加人物的心理活动,自己竟然不能对妈妈的喜好有所了解等,将过程的描写进行展开以突出文章中心。
【结 语】
要使扩写训练在小学作文中起到实际的作用,教师必须在教学手段上进行相应的改进。学生只有在培训中不断克服作文空洞、语言重复这些主要问题,才能写出更加充实、具体的作文。
【参考文献】
【1】熊艳华.利用扩写训练提升小学作文课堂效果【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8)
【2】郭苏姗.创新小学作文教学形式的有效手段【J】.考试周刊,2016(34)
【3】吴丹.浅议扩写对小学作文的促进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