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魔幻电影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2017-04-14李秋实

文教资料 2016年35期
关键词:前景现状问题

李秋实

摘 要: 纵观目前世界电影主要的商业类型,不得不提占据着一席之地的魔幻电影。而中国电影市场在2011年国庆档后爆发了“魔幻”热潮,中国影人纷纷将创造“东方魔幻世界”视为打造好莱坞式大片的新希望。近两年,中国魔幻电影迅猛发展,多部魔幻大片接连创造票房奇迹,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打造了与不好莱坞魔幻电影截然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魔幻电影。本文从中国魔幻电影界定出发,结合当下最新最热的魔幻电影,阐述其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对中国魔幻电影的未来进行大胆预测

关键词: 中国魔幻电影 现状 问题 前景

2005年,中国首部魔幻大片《无极》闪亮登场,力揽兩亿元票房的好成绩,然而骂声一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更是成为陈凯歌导演史上的污点,《无极》也成为导演陈凯歌最具争议的一部影片。2011年国庆档后,创造“东方新魔幻”被视为中国电影人打造好莱坞式大片的新希望。《新倩女幽魂》(2011年)开路,《画壁》(2011年)和《白蛇传说》(2011年)紧随其后,紧接着《画皮Ⅰ&Ⅱ》(2008年&2012年)、《西游:降魔篇》(2013年)、《白狐》(2013年)、《狄仁杰之神都龙王》(2013年)等一堆“中国魔幻大片”逐一登场。近两年,魔幻电影更是迎来了井喷式的大爆发,2015年就有《钟馗伏魔:雪妖魔灵》、《捉妖记》、《寻龙诀》、《九层妖塔》、《万万没想到:西游篇》等多部魔幻大片,其中《捉妖记》更是创造了24.4亿的好成绩,成为当时内地影史票房最高的影片。2016年刚过半《美人鱼》、《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封神传奇》、《盗墓笔记》多部魔幻大片上映,也都取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中国电影市场终于迎来了魔幻大片的时代。

一、魔幻电影的概念

很多电影的概念是从文学延伸而来,谈及魔幻,就要涉及到魔幻文学,相对于魔幻电影,魔幻文学是立于一个更高的平台之上的,而魔幻电影仅可归置于魔幻文学的其中一种表现方式。“魔幻电影是隶属于魔幻文学的范畴,而魔幻文学在种类上包括喜剧、小说、绘画、电影、电视、音乐(尤其是歌剧),它为一种自成体系的叙述方式,创设出一个异常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的故事遵循着一种异于现实世界的独特逻辑而展开。”①作家简﹒莫伯瑞曾提出“魔幻文学是种非理性的形式……它源于一种巫术、魔法的世界观。作为小说,它使读者进入一个另类的世界并跟随一个英雄去冒险。这个另类的世界与读者的日常经验不同,它由魔法构筑而成,并要求读者无理由的去接受”②。在电影诞生的初期,法国乔治·梅里爱就开始将魔幻作为一种不同的表现手段引入到电影创作当中,呈现出视觉上的奇观效果,并通过最原始的多重曝光、间隔拍摄及“叠印”等特技拍摄出了在电影史上具有深刻意义的魔幻题材影片《月球旅行记》(1903年)、《仙女国》(1903年)等。这两部影片在当今来讲,是对魔幻题材电影的初期探索,而在魔幻类影片发展的历史记录中,能够代表魔幻电影早期成就的,则是在1939年改编自同名小说的作品《绿野仙踪》。但直到21世纪之后,魔幻类型电影才从众多混杂的电影类别中分离出来,单独的发展成为一种电影新类型。从20世纪末以来,投入大规模资金和最前端的电影技术打造出来好莱坞魔幻大片为代表的魔幻电影风靡全球,更是成为抢占世界各国电影票房的主打类型。以《哈利·波特》、《暮光之城》、《纳尼亚传奇》、《霍比特人》等魔幻大片为标志,魔幻电影迅速风靡全球,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主流。

由于中国神话、武侠等题材小说的特色,中国早期也曾创造了许多像《火烧红莲寺》(1928年)、《荒江女侠》(1970年)和《盘丝洞》(1927年)等当时被称作武侠神怪片的具有魔幻色彩的影片。中国魔幻电影诞生较早,而现如今,由于文化传统、技术条件等各方便的限制,像《蝙蝠侠》《蜘蛛侠》这类美国科幻大片移植到中国本土几乎不太可能,于是开创了本土化的武侠故事和好莱坞经典的魔幻题材相结合,形成了像《画壁》、《画皮》、《西游:降魔篇》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魔幻电影。

二、中国魔幻电影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自主技术薄弱,技术成本过高

电影本身就是声音和画面两个要素构成的,国际著名美学家阿莱斯·艾尔雅维茨曾讲过:“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自身在当今都已处于视觉成为社会现实主导形式的社会”③。毋庸置疑,电影的传播就是视觉的传播。尤其是以绚烂、奇妙、宏大、神秘的视觉效果吸引着众多影迷为之疯狂的魔幻电影。新世纪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给观众呈现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世界,而且还将各种神秘的仙神鬼怪带到了我们的面前。就目前来看,中国魔幻电影的制作水准远不及好莱坞,由于资金与技术等方面原因,中国电影的特效水平相对落后,反观一些热播的影视剧,经常会有观众吐槽“五毛钱”特效的尴尬局面,由此可见特效技术在当前的中国电影中还是比较薄弱。很多中国魔幻大片的特效,都是国外的技术团队参与制作完成的。《画壁》中万妖仙境的制作,邀请了美国《变形金刚3》的特效团队。电影《封神传奇》的后期制作,更是一个跨国团队的合作,影片集结了全球包括中国、美国、英国、瑞典、加拿大、韩国和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共12家公司进行通力合作,并有超过20家公司提供支持,总计超过2000位后期人员,绝对堪称是国际性的大制作,仅电影特效镜头这一项,数量就超过了2200个。最终《封神传奇》在视觉特效上给人一种前无古人的感觉,流畅自然,一气呵成。的确魔幻电影“提供了最具魔力的消费品——梦幻”,④因此中国魔幻电影首先就要在视觉上征服观众。2016年9月底,郭敬明的号称中国首部全真人CG的电影《爵迹》上映,这是中国电影技术上质的飞跃,但在大荧幕上呈现出的效果,人物的逼真性和灵动性仍然和好莱坞的魔幻大片有着不小的差距,中国电影人需要不断像西方学习先进的数字技术,形成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到技术上不依赖甚至能超越国外,拥有最先进的技术,降低技术成本,才能打造更优秀的中国魔幻大片。

(二)题材老套,创新不足

中国的魔幻电影离不开中国的神话故事,《山海经》、《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榜》、《镜花缘》,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自盘古开天辟地,数千年来积累下来的神话、传说、怪力乱神,再与历史、科学、游戏等嫁接,就形成了魔幻、玄幻、科幻、奇幻、穿越、架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魔幻电影。中国魔幻电影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由于大多改编自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或广为流传的古典小说,原本的故事耳熟能详,很容易被大众接受。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可以说中国魔幻电影的发展一直离不开“西游”的故事,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取材自《西游记》的中国电影就已超过25部,而近10年间上映的“西游”题材的电影,票房更是高达20亿之多。中国魔幻大片的最初嘗试者周星驰的大片之路,就离不开对“西游”的改编,从早期的《大话西游》系列再到《西游:降魔篇》,都是对“西游”的改编,尤其是《西游:降魔篇》取得的超高票房也间接引发了中国魔幻电影市场对“西游”题材的依赖。近两年的《万万没想到:西游篇》、《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以及预计2017年上映的《大话西游3》和《西游伏妖篇》都是改编自“西游”这个超级大IP。除此之外,《聊斋》、《白蛇传》、《封神榜》以及当代的“盗墓题材”的小说也都是魔幻电影的热门选材,可这些题材也有着和“西游”一样的问题就是同一个IP有两部甚至多部电影,比如《寻龙诀》和《九层妖塔》同为《鬼吹灯》的IP,《画皮》、《画壁》以及《倩女幽魂》都是改编自《聊斋志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中国魔幻电影选材匮乏,对经典文学作品依赖过高,缺乏原创力。而现如今,除了中国神话故事、传统的文学作品,中国现当代很多玄幻类的小说等等都是可以利用的优秀文学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创新,在选材方面对中国魔幻电影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三)主题浅显,缺乏深度

在故事层面上,中国魔幻电影与好莱坞相比,相去甚远。在《蝙蝠侠》与《哈利·波特》这类成功的典型好莱坞魔幻电影中,正义与邪恶的对决是电影无法离开的主题,这种对人性复杂性的拷问与探讨,是目前国内魔幻题材作品无法比拟的。《哈利·波特》作者罗琳除了采用巫术、魔法、半人半马等欧洲文化历史中共有的奇观素材,在“伏地魔”这一邪恶形象之中,还可以发现《指环王》中魔王索伦的影子;“伏地魔”与哈利·波特之间的奇异感应,也可以从索伦通过魔戒与小霍比特人之间的奇异感应中发现关联;更妙的,哈利·波特居然也是伏地魔的一个“魂器”,战胜伏地魔其实意味着杀死自己灵魂深处的黑暗部分。⑤正义与邪恶相互制约集于一体,要想战胜对手首先要先战胜自己,承认个体内心深处潜藏的原罪,这是中国魔幻电影与好莱坞的最大差距所在,目前中国的魔幻电影迫切需要尝试对人性的探讨这种更为真实更有意义的创作理念。

而中国魔幻电影“爱情+魔幻”一成不变的主题套路,将《画壁》、《新倩女幽魂》、《白蛇传说》、《钟馗伏魔:雪妖魔灵》等这些高票房电影表现的单一,且没有深度。影片《画壁》中,除了书生朱孝廉与芍药之间展开了爱情叙述,同时还讲述了孟龙潭、书生和武士这三个男人与其他九个仙女的爱恨纠葛。《画壁》就像一面镜子,古装魔幻的外壳内照见的是现代人的情感。而在《新倩女幽魂》中,全篇围绕小倩与宁采臣、延迟的三角关系展开。虽然与《画皮Ⅱ》相似,都在暗指时下的一种价值观,但是这样的人物关系设置无法引发观众得到情感共鸣。除此之外,电影中经常出一些常识性错误,人物情节的设置、故事的逻辑性都存在问题。尽管《大闹天宫》上映后票房大卖,但剧情轻浮浅显备受诟病,只是在娱乐层面上满足了观众的需求,而在主题意蕴、剧情设置上都略显单薄,空洞无物。

不难看出,中国魔幻电影在故事内核上的挖掘尚浅,相较于好莱坞魔幻电影的深度,没有和平、自由等这种普世的价值观。其实中国魔幻电影巨制并不缺乏奇观化的视觉呈现,但仅仅是感官上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其中注入更多的内容,比如,对人性的思考,普世价值观的呈现。只有思考和奇观化的视觉感受结合起来,给观众以启发和思考,才能让国产魔幻大片成为真正的有故事的影像巨制。

三、中国魔幻电影的前景预测

(一)魔化大片将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流

说起好莱坞电影,给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些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美国大片,据中国影市10亿级别的影片与全球票房最高的影片做对比发现,包括科幻和魔幻题材在内的电影最容易获得高票房。据统计,在全球票房超过十亿美元的17部电影中,包括魔幻、科幻和超级英雄题材在内的幻想类电影多达11部,而总票房高达27.8亿美元。从全球范围来看,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乔治·卢卡斯的《星战》系列,票房已达35亿美元,并通过后产品开发,创造了惊人的200亿美元的财富。史诗级的魔幻大片《指环王》三部曲全球票房高达30亿美元,而《哈利·波特》系列的票房更达到60亿美元。不只有史诗魔幻,《暮光之城》《爱丽斯梦游仙境》《夺宝奇兵》《范海辛》等主题不那么厚重,但具有传统西方魔幻色彩的电影在全球都拥有数目惊人的拥泵。⑥纵观好莱坞近十年的电影史,魔幻电影一直占剧绝对的主导地位。魔幻大片创造的奇观影像,正在成为电影产业的巨大引擎。

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随着电影投资的扩大,数字技术的进步,为中国魔幻电影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电影市场也出现了越来越多优秀的魔幻电影,从首部备受关注的魔幻电影《无极》到创下6天破亿元票房的《画皮》,从引发了“西游”题材热潮的《西游降魔篇》到以“盗墓”题材改编的《寻龙诀》,从创造了票房奇迹的《捉妖记》再到目前中国内地总票房排名第一的《美人鱼》,几乎每一部魔幻电影都取得了较好的票房,“魔幻电影”同样对于中国的电影市场也具有巨大的票房号召力。纵观每一年的贺岁档、暑期档、黄金档的影片,魔幻电影都是当时的主打影片。现如今很多没有上映的魔幻电影都“未播先火”,像郭敬明执导的《爵迹》、刘镇伟执导的《大话西游3》等多部魔幻电影,在上映之前甚至拍摄之初就引发了观众的高度关注。随着魔幻电影题材的扩容,魔幻电影的增加,毫无疑问,魔幻电影将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流。

(二)魔幻神话将成为对抗好莱坞电影的中间力量

对比好莱坞的魔幻大片,2015年暑期档上映的魔幻大片《捉妖记》,两个月的时间票房达24亿,创造了当时的票房奇迹,而2016年贺岁档上映的具有魔幻色彩的的《美人鱼》上映一个月,票房突破33亿,仅用了12天的时间就超过了《捉妖记》耗时两月创造的24亿的票房纪录,问鼎中国影史的票房冠军。其中包括全球首周末票房冠军的成绩。两部带有强烈特色标签的魔幻电影擦肩在半年的时间里接连创造票房奇迹,在电影市场类型化趋势明显的今天,魔幻电影的成绩表现令人侧目,中国魔幻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中更是有着不亚于好莱坞魔幻电影的强大吸引力。然而,虽然同是魔幻电影,受东西方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的魔幻电影以其独特的奇幻元素,与好莱坞的风格截然不同。中国的魔幻电影有着丰富的神话资源,神话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积淀,东西方电影对此在艺术表达截然不同。中国神话电影所传递的是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宇宙观和民族精神,这是好莱坞式叙事所无法代替的,也是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讲述中国神话故事时必须要克服的障碍。

对于中国观众而言,中国魔幻题材拥有强大的受众基础,从传统的《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榜》、《山海经》,到当代的《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等,魔幻题材是中国文学IP的丰富度上唯一可以与武侠相媲美的类型。而小时候追看《西游记》电视剧更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都非常熟悉,这些都说明中国的魔幻神话故事历史悠久,这也是中国魔幻电影最强大的根基。

好莱坞魔幻题材其实和中国市场对接是有隔阂的,再加上超级英雄等科幻题材的同质化逐渐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可以预期,在未来数年中,“中国式魔幻大片”将成为电影市场的主导类型之一,将不断地发展壮大,在电影、动画甚至影视的周边产品等各个领域,成为对抗好莱坞的一把利剑。

四、结语

中国魔幻电影,特别是近两年的魔幻电影无论从题材范围、主题意蕴、人物角色、特效制作等方面都做了许多探索与突破,对于中国魔幻电影未来的发展有强大的推动力。电影是一门需要好故事的艺术,魔幻大片亦是如此,中国魔幻电影的真正繁荣,还需要中国电影人不懈的创新与努力。大场面的魔幻影视作品是当前中国魔幻电影的掣肘,中国电影人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数字技术,全方位多方面的提高制作高水准,给中国影迷带来全新的体验,让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

注释:

①刘帆.“中土”的想象与指涉———略论魔幻电影的生态与类型特征[J].电影文学,2008(06).

②巴赞.电影是什么(第二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③(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胡菊兰,张云鹏,译.图像时代[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5.

④[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3:358.

⑤田卉群.想象界的实现:中国魔幻电影的突围之路[J].中国艺术报,2011年3月7号,第005版.

⑥http://shizheng.xilu.com/20150305/1000150003930733.html.

參考文献:

[1]刘帆.“中土”的想象与指涉——略论魔幻电影的生态与类型特征[J].电影文学,2008(06).

[2]巴赞.电影是什么(第二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3](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胡菊兰,张云鹏译.图像时代.[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5.

[4]田卉群.想象界的实现:中国魔幻电影的突围之路[J].中国艺术报,2011-3-7,第005版.

[5][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3:358.

[6]http://shizheng.xilu.com/20150305/1000150003930733.html.

猜你喜欢

前景现状问题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量子纠缠的来历及应用前景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