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新乡古固寨方言单字调声学实验研究

2017-04-14于上官

文教资料 2016年35期
关键词:声调

于上官

摘 要: 河南新乡属于晋语区,声调还保存有入声,有五个调类。本文通过实验语音学的办法对河南新乡古固寨方言单字声调进行调查分析,利用实验数据、T值公式及其与五度值的转换得出阴平的调值为34,阳平的调值为52,上声的调值为43,去声的调值为41,并对入声舒化方向进行简单梳理。

关键词: 新乡方言 声调 语音实验

新乡地处河南省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紧邻省会郑州。城区位于境域中西部,南距省会郑州80公里,北距首都北京600公里,为豫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在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乡市现辖四区(新华区、红旗区、北站区、郊区)、六县(新乡县、获嘉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长垣县)、两市(辉县市、卫辉市)。新乡县位于太行山南麓,卫河上游。东与东北邻延津、卫辉,西毗获嘉,南接原阳,北与新乡市、辉县相连。据2005年新乡县统计年鉴,全县辖大召营、合河、翟坡、小冀、七里营、郎公庙、古固寨七个乡镇和一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362.9平方公里。

按传统的七大方言区划分,新乡县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1985年,李荣从北方方言中分出“晉语”区,指的是“山西省及其毗邻地区有入声的方言”,并依据此标准,明确指出河南省黄河以北的新乡、延津、获嘉等17个县市也都属于晋语区。具体说来,新乡县方言属于晋语区邯新片的获济小片。晋语的一大特点是有入声,新乡方言中,就有大量入声存在。总体来看,新乡县方言有入声,具有晋语的特性,但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距中原官话近,受官话影响也比较大。

一、实验目的和原理

我们进行单字调语音实验有以下几个目的:拟测新乡古固寨方言单音节字的调值;利用软件制作新乡古固寨方言单字调分布图;了解新乡古固寨方言的单音节字的声调特点。

声调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基频的变化,从声调的最低音到最高音的变化范围就是基频的变化范围,单字调语音实验会通过测量基频的变化来确定声调的调值,然后转化为五度标记法来记录调值。需要注意的是,音节的基频变化跟声调不能完全等同,每个人说话时的音高变化范围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声调研究中采用的是相对音高。

二、实验工具和材料

1.实验工具:Adobe Audition录音软件;Praat标注软件;“提取音节或声韵母的音高数据”数据提取脚本;Excel数据处理软件。

2.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主要是录音字表中的单字。录音字表中的单字选择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是新乡古固寨方言口语常用字;一方面因为声调主要与主要元音相关,为了实验准确性,尽量避免选择有浊声母、鼻音韵尾和介音的单字。另外,因为新乡古固寨方言中有入声的留存,并且有入声舒化的现象,为了梳理入声留存情况及舒化的程度,我们把中古入声字根据声母的清浊分开。

表1:录音字表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

(一)录音

1.发音人:张庞然,女性,年龄47岁,籍贯河南省新乡县古固寨镇,发音人长期生活在籍贯所在地区,且未接受普通话系统学习,受普通话影响较小。

2.录音工具:Adobe Audition

3.录音时间:2015年2月6号

4.采样率:44100Hz

录音样本以wav格式存档。

(二)利用praat软件处理音档

1.利用Praat软件对录音样本进行剪辑分组整理,并生成相应的Pitch文件。生成Pitch文件时需要设置基频,因为我们的发音人为女性,采用默认基频值设置即可,最小值为75Hz,最大值为600Hz。对Pitch文件出现的野点进行调整,之后生成相应的pitchtier文件,对pitchtier文件中的不规则点进行调整后进行保存,以待后边利用。

2.标注。标注部分分为两层,第一层标注音节,以对应汉字命名。第二层标注声调,标注声调的承载段的时候我们在这里选择韵母段,去掉弯头和降尾。声调的命名我们采用数字,分别用1、2、3、4、5、6代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清次浊入和浊入。这样我们便得到相应的Textgrid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浊入字的情况比较奇怪,清入和次浊入的字声调变化相同且有规律,但浊入的变化比较难以确定,有的在听觉上有明显的区别,如:“局”“剧”同属浊入,但听起来完全不同。有的听觉上不明显,但经过prrat软件处理,还是可以发现全浊入的字声调明显分为两类。所以我们把录音材料内浊入部分明显不同类的字拿出来分别提取数据,看浊入字是否向两个方向变化。这样浊入(本来统一标注为6)组的单字根据发音不同分为两类分别标注为7、8。这样通过第一步和第二步我们便得到与阴平(1)、阳平(2)、上声(3)、去声(4)、清次浊入(5)、浊入(7)、浊入(8)相对应的六个pitchtier文件和六个Textgrid文件。

3.运行脚本。在praat软件中打开脚本“提取音节或声韵母的音高数据”,提取每个样本十个控制点处的基频值,得到相应的pitch.txt文件。

(三)运用Excel表处理数据

1.在Excel表中打开脚本提取的数据,并算出每个声调的平均时长以及每个控制点的基频值平均数,对数据进行整理,结果如表2、表3:

表2:平均时长表(保留两位小数,单位为s)

表3:基频点平均值(保留两位小数,单位为Hz)

2.运用T值的计算公式:(控制点的平均基频对数值—最小对数值)/(最大对数值—最对数小值)*5可以得到每个调类语音样品的平均T值。在Excel表格中计算出每个控制点的平均基频对数值并找出最大对数值和最小对数值,代入平均T值计算公式,可以得到我们分的六组语音样品的T值(表4)。根据刘俐李教授T值转换五度值的原则:T值0-1.1为五度值的1;T值0.9-2.1为五度值的2;T值1.9-3.1为五度值的3;T值2.9-4.1为五度值的4;T值3.9-5为五度值的5,我们可以得出所分六组语音样本的五度值(表5)。

表4:T值(保留两位小数)

表5:五度值

3.根據T值制作“河南新乡古固寨单字声调曲线图”。由上一步的图表数据可知,河南新乡古固寨方言里全浊入一部分变为阳平,一部分仍然保持入声调与清、次浊入相同。所以虽然原来我们因为浊入归属不定的原因分了六组,但是实际上仍然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调类,在Excel表格里制作声调曲线图如下:

图1:河南新乡古固寨单字声调曲线图

四、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这次单字调语音实验,我们可以清楚认识到新乡古固寨方言里有五个调类,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他们的调值分别为34、52、43、41、3。新乡古固寨方言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演变情况大概与普通话相同:平分阴阳,浊上归去。与普通话中入派四声情况不同,新乡古固寨入声的演变比较特别,其中古清入、次浊入和部分古全浊入字依然保持入声,部分古全浊入字变为阳平。从各个分类的时长可以看出:调值变为52(即阳平)的部分全浊入字(类别7)的时长要比与本身就在阳平类的字(类别2)的时长短促许多,两者分别是0.2s和0.47s。这大概是由于入声字在舒化过程中所遗留的痕迹,说明新乡古固寨地区的入声正处于舒声化的过程之中。

目前对新乡声调有过论述的著作有:张启焕《河南方言研究》、袁蕾《豫北方言区语音规律探析》以及董洁茹《新乡方言语音词汇研究》。大家对于新乡声调调类的划分大概是没有争议的,看法不同的是调值,三位在文章中对调值的看法分别是34、42、45、213、3;33、31、54、213、3;24、41、44、21、3。通过本文得出的结论与三位的结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具体调值差异较大,但大致调型大致是相同的,阴平大致都是中平调,阳平大致都是高降调,上声大致都是高平调,入声大家的结果相同都是3。差异较大的是去声,张启焕和袁蕾都拟作转折调213,但是本文通过语音实验得到的结果为降调41。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声调调查的具体方言点和时间的不同,新乡方言内部的差异和时间跨度上的声调演变造成的;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传统记音方式与实验语音各自不同特点造成的。

以上是本文对新乡古固寨单字调方言调查的全部内容,这次实验得到了新乡古固寨方言的单字声调调值、制作了声调曲线图、梳理了入声舒化的方向,为进一步认识、研究新乡方言问题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新乡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新乡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05.

[2]林焘,王理嘉,著.王理嘉增订.语音学教程(增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08.

[3]张启焕,等著.河南方言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01.

[4]刘俐李,等著.江淮方言声调实验研究和折度分析[M].成都:巴蜀书社,2007.12.

[5]袁蕾.豫北方言辨正与研究[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09.

[6]董洁茹.新乡方言语音词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7]李荣著.方言存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0.

猜你喜欢

声调
声调范畴感知和声调复杂度对音乐音高感知的跨领域影响*
声调符号位置歌
声调曲谱与元刊杂剧校勘
海豹幼崽可以像人类一样改变声调
小小帽子作用大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