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课堂上巧用心理暗示

2017-04-13龙川县老隆镇第二小学

师道(教研) 2017年9期
关键词:詹天佑体态课文

文/龙川县老隆镇第二小学 刘 淦

在语文课堂上巧用心理暗示

文/龙川县老隆镇第二小学 刘 淦

心理暗示是指在受暗示者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基础上,通过议论、表情、手势、服饰、环境等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地刺激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通过平日的教学体验和学习归纳,在语文学科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运用心理暗示的:体态暗示,团体参照,反向诱导,角色参与。而且借助班主任工作的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地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不仅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心理潜能,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排解了他们的心理障碍。

一、体态暗示

所谓体态暗示,是指教师用眼神、表情、姿势、动作等体态语言对学生加以暗示,从而起到传递、感染、调控、激励等作用。这是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语言,比如在授课时的微笑,当学生练习时教师进行的巡视,对学生给予肯定时拍拍他的肩膀等等。

体态暗示的成功运用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权威性,让学生在敬佩、信任的情感体验中产生崇拜感,有利于增强暗示信息的亲和力和有效性。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信赖和期望,当然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刚接手的这个毕业班级许多学生不习惯举手发言,于是我通过实例讲发言的好处,一些孩子动心了,但是仍然不好意思举手。我知道这需要一个过程,于是放慢了教学进度,注意在提出问题后环视全班同学。这样有些孩子按捺不住就举手了。 “万事开头难”,当成功迈出第一步后,后面的发言就轻松多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二、团体参照

团体参照也称榜样学习。心理学家B·M·纽科姆普指出每个人所认定的参照团体目标、规定、行为方式等,会成为他的态度和行为表现的榜样,使其自动地与之趋于一致,因此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学生这种 “参照改变”的心理。当学生了解到我所教的上届毕业生不论在平日学习还是在毕业考试中成绩都名列前茅时,他们对我也产生了敬佩心理,希望自己也能像上一届学生一样为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所以在学习时学生就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兴奋情绪。这种情绪又使学生的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推动他们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正所谓 “爱之深,知之切也”。

这样大范围学习面貌的改变和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又激发了集体中的个体,作为个体的学生因此又逐步改变学习的动机、情绪等,提高了学习水平,学生的潜能也顺势得到了挖掘和发挥。

在作文课上,我打破以往教师的讲授方式,随便抽出学生的习作,选读其中的句子或者段落。这样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有机会被读到,全班的注意力就集中了。然后再让学生互相评价,学习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于是学生就会主动修改自己的作文,使自己的作文更精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取长补短,不仅仅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都呈现螺旋上升之势。

三、反向诱导

这种操作方式是先承认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推断的结果,然后巧加点拨,步步逆推,让学生在恍然大悟中懂得去弥补和矫正,运用得当会收到正向诱导和直接教育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在教学 《詹天佑》一课时,我制作了教学课件,导课时展示给学生的是课文最后一段内容所涉及的詹天佑的铜像,旁边出示问题:“你看到了这尊铜像想到了什么?”学生在预习了课文的基础上,不仅把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谈了出来,还有的学生已经查阅了大量资料,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更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我再顺势让学生从书中找出对詹天佑的评价,于是整体感知课文的意图就水到渠成了。

四、角色参与

教师将自身融入在学生之中,或者教师假设自己成为一名学生,将师生双方的距离拉近,就容易激起和学生相同的想法,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练习时可以说 “假如我是……” “如果我来处理……”“如果我们……”这样更容易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顺着老师的方向不断前进。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心理主宰系统产生影响的第一要素是当时的内心情绪与状态。积极的学习心态可以促使学生勇于面对学习的挑战,充满乐观与自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碰到的最大敌人不是自己能力不够,而是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动机障碍。教师和他们融在一起,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和老师的起点是一样的,面对的问题是要大家共同来解决的,自然就由被动转为主动。在了解学生对作文有厌烦情绪后,我没有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而是在讲桌上划出50条线,49条代表学生的学号,另外一条红色的代表我。然后让学生背对着讲桌任意抹,抹掉那一条线,谁就到讲台上作两分钟模特,让其他同学观察神态,再细致描写。由于师生机会同等,作文形式又新颖,所以这次练笔效果出奇地好,而且使写人的作文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詹天佑体态课文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简介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