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标准的构建
2017-04-13徐新新
徐新新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标准的构建
徐新新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如火如荼,但是大多集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对于考核标准的改革相对较少。如果考核标准构建不合理,不但无法准确评价教学效果,还会影响考核应该具备的反馈、调节、评价和促进等相关作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如何构建考核标准。
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标准;构建
1 引言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必修课程,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计算机已经完全普及和应用的今天,计算机技能是衡量人才的首要和基本的要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同时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熟练操作计算机,利用计算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然而,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主要是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主,很多学生在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取证书之后,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却发现自己动手操作能力也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遇到一些实际中常见的问题,也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虽然学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也对基本的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缺乏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而且由于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很难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
2 当前考核机制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等教育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主要是计算机等级考试和期末的笔试和上机考试,特别是计算机等级考试,很多学校都将计算机等级证书与毕业证挂钩,甚至有为数不少的学校把计算机等级考试当作期末考试,这就导致很多老师和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应付计算机等级考试方面,教师为了追求考试的合格率,学生为了顺利拿到毕业证,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很多学生即使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却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成为典型的“高分低能”的学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无从下手,难以解决。很多学生都是在工作中才开始真正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重新学习,这不但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符合,不利于学生的成才成长,也让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校产生负面看法。
2.1 考核目标
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目标是为了考核被测试者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是,现在被很多高等教育学校用来当作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考试合格率成为衡量学生计算机能力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这就导致学校把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视作教学目标,以这个目标来指导教学。
教师为了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合格率,让学生可以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用来复习和备考,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让本来可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变成了应付考试。而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的也是为了顺利通过考试,从而拿到毕业证,也被动去学习,搞题海战术。这就导致高等教育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变成了纯粹的应试教育,将正常的教学变成了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这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真正的教学目标是相违背的,也不符合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初衷。因为考核和测试只是一种考核的手段,是为了教学而服务的,如果教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就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2.2 专业性缺乏
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是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主,加上期末考试和上机考试等,但是,这些考试大多是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核,没有对学生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进行考核,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通过考试之后仍然无法很好地适应职场需要。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大多是针对“办公文秘”这类岗位的计算机能力来设计的,但是,并没有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有机结合起来,没有考虑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没有根据学生本身的专业所应该具备和掌握的能力、技能和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核。
2.3 缺乏个性化培养
我国早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目前,大部分的中小学都已经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但是,由于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教育发展也极不均衡,因此,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是千差万别。对于高等教育学校而言,刚入学的学生,有些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很高,操作很熟练,而有一些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较低,对计算机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和了解,缺乏计算机基本的操作技能,甚至有些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崇尚个性化发展,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再是千篇一律,要求人才具有创新性和创造力,因此,我国教育界也鼓励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但是,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标准却过于强调共性,缺乏个性化培养,无法科学合理地考核和评价学生个体的进步程度。目前,无论是计算机等级考试还是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和上机考试,都是按照同一套标准来考核和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原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也对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后期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容易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产生不良的影响。有很多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由于觉得课堂教学很简答,对考试也是得心应手,因此,开始骄傲自满,导致逐步失去了学习动力;而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计算机基础知识晦涩难懂,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心理压力很大,容易自暴自弃。
2.4 部分考核功能缺失
考核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得科学合理,就能够对教学效果进行准确评价,还能够引导教学,同时还能够对教学起到反馈、调节和促进作用。相反,如果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不合理,不但不能准确评价教学效果,也无法帮助教师准确获取教学情况的反馈。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部分考核功能缺失,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缺乏反馈功能。无论是计算机等级考试还是期末考试和上机考试,都只是告知学生学习成绩是否合格,对于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和教师都无法获取及时准确的反馈。
其次,缺乏促进作用。当前的考核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考试结果,这种方式让教师过于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不重视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提高,也让学生只是重视考试成绩,而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另外,缺乏激励功能。当前的考试内容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考试题型都是相对固定的,对应的知识点也很有限,学生只需要反复对几种题型进行练习,就能够应付考试。这就导致考试无法准确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 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标准的构建
3.1 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有机结合
当前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都是结果考核,唯结果论,因此,要构建新的考核标准,就必须把过程考核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来,把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改变当前“一考定终身”的情况,采用不间断的考核评价方式,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得出最终的考核评价结果。
过程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评价,并且将评价结果当成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依据,全方位了解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过程考核相对结果考核而言,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课堂学习,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信心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标准的过程中,不但要关注一些容易量化和相对静态的指标,还应该要关注难以量化和动态的内容,要从更高的层次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也促进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3.2 纵向考核和横向考核相结合
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标准不能搞一刀切,不能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这样不合理,也不公平。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标准,不但需要照顾学习基础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发展和创新需求,也要照顾基础薄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习和成功的需求,因此,在构建考核标准的过程中,应该要制定一套适合所有学生的、标准的横向考核评价体系,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情况构建纵向考核评价体系。将纵向考核和横向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保障考核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3.3 个人考核和团队考核相结合
学生在进入用人单位之后,需要面临团队合作的问题,因此,需要学生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还应该要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根据实际情况分配一定数量的学生。
每个小组都分配相应的任务,将任务又进行适当细分,每个学生完成一个小任务。每个学生不但需要完成自己的小任务,还需要在小组中担任相应的角色,这就考验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教师要根据任务的特点来确定个人考核和团队考核的权重,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3.4 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目标
高等教育学习应该要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当成教育目标,目前,在教育体系改革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上的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却相对滞后,仍然是采用相对落后的笔试和上机考试来考核学生学习效果。因此,要构建考核标准,就应该要充分掌握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以相关专业工作为指导来构建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
[1] 朱志勇.创新视角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J].怀化学院学报,2011,30(S1):89-90.
[2]金东萍.以能力为导向构建本科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15(02):55-56.
[3]吕峰,普奕,马开阳.高等中医药院校基于能力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过程花考核标准探索[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37(07):93-96.
[4]唐淑玲.邮件合并和随机函数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11):235-236.
Establishment of Examination Standard for Computer Basic Course
Xu Xinxin
(Hun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Changsha 410004,Hunan)
At present,China's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is in full swing,but most of them focus 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s.If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is not reasonable,it not only can not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teaching effect,but also affect the feedback,adjustment,evaluation and promotion.Computer basic course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higher education,and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assessment system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s,and then expounds how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computer basic course;evaluation standard;establishment
G424.74
A
1008-6609(2017)05-0087-03
徐新新(1981-),女,湖南益阳人,讲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